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呂正操:從東北軍團長到冀中軍區司令員

0
分享至

文/李金明




1939年初,呂正操與聶榮臻(左)的合影

駐扎北平的東北軍與共產黨

1930年夏,蔣介石和閻錫山、馮玉祥等之間的中原大戰爆發,東北邊防軍副司令兼黑龍江省政府主席萬福麟奉命率部進駐華北,被委任為新編第4軍軍長。進步軍官呂正操任該軍第116師參謀處處長。

1933年2月,日軍進逼熱河,東北軍參加作戰失利,熱河失守,一時聲譽掃地。東北軍廣大士兵普遍產生了“喪家之苦、亡國之恨”的情緒。時年29歲的呂正操更是悲憤交加。他原籍奉天省海城縣(今遼寧省海城市),因為家鄉淪陷,抗日情緒分外強烈,對蔣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感到不滿。1933年2月,國民黨軍隊施行新的編制,將關內東北軍一部編為第53軍。萬福麟任軍長,呂正操任該軍第116師參謀處處長。

1934年春,第53軍被調往鄂豫皖蘇區參加對紅軍的“圍剿”作戰,遭到重大傷亡。“圍剿”結束后,調防河北,防守北平永定河一線及豐臺至石門的平漢線沿線。呂正操所部一度駐河北省易縣。在那里,他經黃顯聲介紹,認識了《西京民報》記者、共產黨員孫志遠。

1933年2月,孫志遠化名孫國鈺到東北軍騎兵第2師,以該師黃顯聲師長秘書的身份為掩護,參加該師黨的秘密工委,從事上層人士的統戰工作。他和秘密共產黨員劉瀾波等人領導該師地下黨及黨的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經黃顯聲介紹,孫志遠結識了駐易縣的東北軍第116師647團長呂正操,他們經常交談抗日救亡的想法。不久,孫志遠被黃顯聲安排到了第647團擔任少校副官。這樣,工作就更方便了。他在呂正操的支持下,佩戴少校軍銜標志,往返于一些營、連,宣傳抗日救國思想,同時還秘密成立了基層組織“反帝大同盟”,用以團結有進步思想的官兵。

第647團移防北平南部擔任城防后,孫志遠和劉瀾波經常到團部與呂正操見面,借組織部隊開展體育活動之名,推動該團抗日救亡運動。不久,呂正操告訴劉瀾波:孫志遠引起北平國民黨特務注意了,北平軍統特務通知東北軍第53軍軍長幫助尋找孫志遠,一旦見到,立即逮捕。

劉瀾波將消息報告給河北省委,上級指示他們盡快撤離第53軍。劉瀾波迅速通知孫志遠,讓他安全轉移,而自己卻被捕了。敵人再三逼供,劉瀾波機智地應對敵人,始終未說出孫志遠的去向。此后,孫志遠前往山西平遙中學當英語教師。后來,經天津前往蘇聯伯力蘇軍遠東情報站學習偵察、爆破技術。

東北軍第53軍和第116師的反動軍官開始對呂正操產生了懷疑,并對他進行排擠。呂正操等人的處境越發艱難。

1935年6月,新任北方局書記兼河北省委書記高文華(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部長、輕工業部黨組書記兼副部長、水產部黨組書記兼副部長等職務)領導地下黨恢復工作。在天津,他見到了從莫斯科回來的林鐵,確定林鐵擔任東北軍第53軍中共工委書記。林鐵從天津到北平后,見到了剛剛從蘇聯秘密回來的孫志遠,并通過他與呂正操取得了聯系。呂正操堅持抗日,擁護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在共產黨秘密組織的影響下,東北軍第53軍647團組織了東北武裝同志抗日救亡先鋒隊(簡稱“東抗”),呂正操任總隊長。

永定河守軍與53軍中共工委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最終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張學良送蔣介石去南京后,被扣押在南京。東北軍沒有了核心人物,內部矛盾重重,高級軍官和少壯派爭權奪利,局勢一片混亂。

先是主戰的少壯派槍殺了第67軍軍長王以哲,接著第105師師長劉多荃誤認為107師619團團長高福源參與了殺害王以哲的活動,派人于1937年2月5日將他誘殺。

面對嚴峻、復雜的局面,孫志遠問林鐵:“上級有什么新的指示嗎?”

林鐵說:據內部消息,西安事變時,為了防止國民黨中央軍威脅西安,張學良曾給萬福麟等發來密電,令萬福麟統率所部搶占鄭州,卡斷隴海路。但萬福麟態度曖昧,遲遲不行動也不回電,并軟禁了力主支持西安事變的黃顯聲副軍長。西安事變后,萬福麟已致電南京,表示效忠蔣介石。這些跡象表明,萬福麟是支持投蔣的堅定分子,明確倒向了國民黨一邊。

林鐵頓了一下,說:“現在局勢險惡,上級指示我們,不能整軍策反,就從基礎較好的團一級、連一級策反。適當時候,我們可以和呂正操團長進行正面接觸這個問題。”隨后,他們商定,第53軍工作委員會派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去聯系呂正操見面。聯系人回來報告說,呂正操沒有在部隊。

1937年初,呂正操重返東北軍任第53軍647團團長。這個團的基礎很好,但是他們的活動已經引起萬福麟等人的警覺。萬福麟趁蔣介石縮編東北軍的機會,決定把第647團拆散,分編到兩個師的三個旅里。第647團全體官兵反對這次改編,黨員和“東抗”隊員紛紛要求把隊伍拉出去。萬福麟等怕部隊發生嘩變,就把呂正操調到新成立的第691團當團長。隨即,林鐵派去幾名黨員進入該團,加強了對第691團的策反工作。

5月的一天,東北軍第691團團部窗簾緊閉,屋頂的燈發出昏黃的光。燈下,桌子旁坐著幾個人,分別是團長呂正操和營連長趙承金、沙克、于權伸,還有第53軍工委書記林鐵和胡乃超等人。在呂正操的介紹下,大家知道了第53軍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這些事情說明局勢確實很險惡。

前段時間,萬福麟撤銷了黃顯聲的第119師師長職務,并不準其回師。萬福麟多次借召開團長會議的名義,想把呂正操也扣留在軍部。呂正操識破了萬福麟的險惡用心,每次都派中校團副徐榮奎前往,萬福麟的詭計才沒有得逞。接著,萬福麟乘鐵甲車前往徐水車站召集第691團官兵訓話,訓話后讓呂正操即刻跟他同去軍部駐地保定。呂正操堅決不去,并事先做了防備。他們在徐水縣的漕河橋頭埋上了炸藥,由營長沙克負責準備炮火,如果萬福麟敢硬來,即把橋炸掉,再動用迫擊炮,截斷鐵甲車去路,把萬福麟扣留。萬福麟看到形勢不妙,只好乘鐵甲車敗興而歸。萬福麟走后沒兩天,就把第691團強行調到定縣師部附近,以便于監視該團的活動。

7月7日夜,盧溝橋事變爆發。以林鐵為書記的53軍工委與中共北平市委積極組織各地民眾團體,為中國軍隊送來慰問信、慰勞品,并送水、送飯,搬運軍用物資,協助軍隊固守宛平城。日軍的進攻遭到了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東北軍各部奉調開往前線。7月中旬,呂正操按照上級命令,通知第691團各營集結,從石家莊出發,開向北平方向。胡乃超和楊鼎昌等第53軍工委工作人員,積極開展兵運工作,在第691團成立了抗日俱樂部,創辦了抗日旬刊。部隊集結北進途中,在火車上就提出了“北上抗日”的口號。

8月底,第116師師長周福成有意將第691團派到離盧溝橋不遠的永定河邊堅守。這是一片危險地帶,三面受敵。呂正操帶領部隊到達后,命令立即構筑工事。工事還沒有完全構筑好,就遭到了日軍的進攻。呂正操趕到第1營陣地,看到營長、副營長、9連連長都已陣亡,人員傷亡過半,遠處浮橋上,不斷有日軍沖過來。呂正操命令迅速架上重機槍掃射。在密集的火力下,沖過來的日軍被打得七零八落,有幾個人從堤坡上滾下河。但很快日軍從第691團與692團之間的接合部突破,呂正操只得命令部隊放棄陣地撤退。幸虧有高粱地掩護,再加上日軍只顧長驅直入,第691團損失不大。他們一路沿著平漢鐵路向南撤退。


孫志遠

東北軍第691團冀中舉義旗

呂正操帶領第691團一路南撤,過了高碑店、徐水、保定,直到冀中的滹沱河,才追上了第53軍大部隊。追上大部隊后,師長命令繼續撤退,并讓他們在后面掩護。連續幾天的敗退,越走離東北越遠,下級官兵火氣大起來,開始罵罵咧咧。

1937年10月10日,第691團先頭部隊行軍至深澤縣半壁店村時,發現日軍騎兵五六十名。敵人騎兵也發現了第691團先頭部隊,企圖搶先占領村莊。第691團尖兵連連長果斷命令尖兵排以極快的速度搶先占領了村莊,其余兩個排由村兩端采取包圍之勢進攻敵騎兵。經1小時激戰,斃敵少尉隊長1名、士兵八九名,敵騎兵狼狽逃竄。這雖是一次小勝,卻極大地鼓舞了撤退途中士兵的士氣。

當晚,第691團1營進駐藁城縣梅花鎮,呂正操帶領團部和第3營一起進入四德村。兩村相隔四五里地。夜里10點多,梅花鎮方向傳來激烈的槍聲,連長于權伸跑來報告呂正操:“1營和日軍打起來了!”

呂正操走到西屋,向報務員口授了電文,向南撤至百里外的師長、軍長報告這里的情況。不久,報務員傳來師長的命令:就地堅守,掩護全師安全撤退。呂正操拿著電報,命令通信兵通知各營長、連長來開會。會議開得很簡短,呂正操傳達了上級的電報內容,接著部署大家加緊搶修工事,準備堅守。

呂正操率領的團部和第3營及直屬隊等因隱蔽得好,始終未被日軍發現。而梅花鎮的戰斗卻越打越激烈。日軍遭到第1營火力殺傷,其支援部隊陸續到達,第二天中午已達到近2000人。第1營在當地百姓熱情支持下頑強作戰,給敵以大量殺傷。呂正操和大家商量后,決定冒險把第1營接應出來。天黑后,呂正操首先指揮團重迫擊炮猛烈轟擊梅花鎮東門下的日軍,然后命令第7連突擊,最終接應第1營撤離梅花鎮。當夜,第691團轉移,擺脫了敵人,于凌晨進駐晉縣小樵鎮。他們在小樵鎮隱蔽休息,并連夜召開黨員秘密會議,討論部隊轉移方向,接著召開了有士兵代表參加的官兵代表會議。

當人到齊以后,呂正操說:“今天不是普通的會議,而是商討決定我們大家的前途命運。近來時局變化很快,還不到半個月,日本侵略軍就占領了華北大片土地,可是中央軍還是一味撤退。如果我們繼續跟著跑下去,不但打不了日本,而且還有斷送部隊的危險……”呂正操的講話,像是干柴上加了一把烈火。這時,只見一個“東抗”隊員站起來說:“國民黨不抗日,跟著他干什么?大家想想,在任丘大清河,在永清永定河,挖了兩次工事,結果怎么樣,撤下來了。梅花鎮這一仗,他們也還是消滅雜牌軍的圈套。想起犧牲的那些弟兄,真寒心!”

“寧愿北走一千,也不愿南下一竿!”許多人同聲喊著,揮動著手臂,圍著反對北上的軍官質問。眼看著大局已定,呂正操便趁熱打鐵,站起來宣布:“根據大家的意見,全團立即回師北上!”他的話音剛落,會場上掌聲雷動,群情沸騰。呂正操揮揮手,說:“從今天起,我們成為抗日的革命隊伍了!”

接著,討論改變部隊名稱,大家一致建議要堅決甩掉第53軍的番號。因為這個部隊在河北駐防期間,群眾紀律差,與當地群眾關系緊張。當時很多人希望改稱紅軍,但因還未和地方黨、紅軍接上關系,這個建議被否決了。接著,大家開始起名字,先后起了二三十個。大家主張不受地域限制,自然也包含著“打回老家去”的意思,最后決定改稱人民自衛軍。又討論戴什么臂章,大家認為應區別于國民黨舊軍隊,要有鮮明的革命標志。討論的結果是采用長方形臂章,白地藍邊,上面為“人民自衛軍”五個藍字,中間是一顆紅星。他們約法三章:嚴明紀律,不準擾民,發動群眾抗戰,官兵平等。

呂正操見時機已到,叫來報務員,當場燒掉通信密碼,斷絕了與第53軍的聯系。隨后,隊伍秘密開進小樵鎮,封鎖了消息,準備下一步的行動。代表們回去將會議情況傳達到全體官兵,即刻掀起一股回師北上的熱潮。全體官兵莫不歡欣鼓舞。因為臂章一時做不出來,士兵們就仿照在陜西見到的紅軍的樣子,找來一些紅布,做成紅五星縫在挎包上、碗套上。人民自衛軍改編后,總隊轄3個大隊,計1600余人,共有重迫擊炮4門、八二迫擊炮8門、平射炮4門、重機槍15挺、步馬槍1200支、短槍100余支。

第691團起義了。可是,隊伍能去哪里呢?一時間,呂正操和軍官們陷入思考之中。

冀中共產黨與人民自衛軍取得聯系

在呂正操等軍官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一名哨兵報告,有共產黨省委的人來拜訪。呂正操告訴身邊的人:趕緊請進來。

一個化裝成農民模樣的中年人進到屋里,自我介紹:我是中共保屬省委的侯玉田,孟司令員讓我來聯系你們。

呂正操疑惑地問道:“孟司令員?”侯玉田爽快地回答:對,孟慶山司令員!紅軍團長,毛主席親自派來的。隨后,他給呂正操詳細談了孟司令員和正在發展的抗日武裝河北游擊軍的情況。

孟慶山出生于河北蠡縣一個貧農家庭,參加了趙博生、董振堂領導的寧都起義,紅軍時期當過團長,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多次在戰斗中負傷。七七事變后,毛主席在延安親自找到正在抗大學習的孟慶山談話,派他去家鄉冀中開展敵后抗日活動。孟慶山帶著中央的信任和委托,只身一人來到冀中,在共產黨保東特委地下黨和人民的支持下,在安新、高陽等縣辦游擊訓練班,收編雜色武裝,發展抗日隊伍,當時已經有數千人,名稱為“河北游擊軍”。

呂正操仔細問過情況,經與一些軍官商量后決定開赴安國、高陽,與冀中的保屬省委和河北游擊軍會合。部隊很快開拔。在安國縣,呂正操見到了孟慶山司令員。孟慶山緊緊握住呂正操的手:“冀中人民歡迎你們抗日啊!”呂正操看到路邊夾道歡迎的群眾,高興地說:“有你們的支持,我們就有信心啦!”隨后,呂正操帶領人民自衛軍與河北游擊軍一道,攻占了由反動民團盤踞的高陽縣城。

晉察冀軍區聶榮臻司令員派人來

這個時期,中共中央也在為獨立開展敵后游擊戰緊急布局。

1937年11月8日,太原城失守,日軍占領了華北的大部分鐵路和公路,國民黨軍隊和當地政府幾乎全部逃走,民族危亡的大潮把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推到華北抗敵的最前沿。平型關戰役后,八路軍第115師開赴五臺山地區。師政委聶榮臻在五臺山普濟寺的一座禪房里,圍著火盆,看了一份重要電報。中央指示成立晉察冀軍區,任命聶榮臻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唐延杰為參謀長,舒同為政治部主任,后又任命查國楨為供給部部長,葉青山為衛生部部長。

聶榮臻和其他同志商量拿出意見上報中央,以分散在五臺山四周的部隊和工作團為基礎,成立4個軍分區。

晉察冀軍區成立后,中共中央、北方局派了大批知識分子從陜北、山西跋山涉水來到五臺山地區。孫志遠從東北軍第53軍離開以后,輾轉到八路軍太原辦事處見到華北局的同志,被安排去阜平,見到了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孫志遠詳細匯報了第53軍工委的工作,引起聶榮臻的關注。

在此期間,騎兵營幾次越過平漢路到冀中邊緣活動。一天,他們給聶榮臻匯報工作時,無意中提到該營在定縣活動時,了解到有東北軍一個團撤到晉縣不走了,打起了“北上抗日”的旗號……他的話引起了聶榮臻的注意。聶榮臻立即叫來孫志遠了解情況,孫志遠說:“這個團很可能是691團。這樣吧,呂正操的弟弟呂正哲也在這里(軍區駐地阜平),派他去看看。如果不是691團,呂正哲就留在冀中做聯絡工作;如果是,我立刻去。”

聶榮臻果斷地說:“是691團你要去冀中,不是691團你也要準備去冀中。”呂正哲去了冀中,很快傳回消息:留在冀中的正是東北軍第691團。孫志遠聽罷很高興,去找聶榮臻請示。聶榮臻命令孫志遠立即出發,帶上密電碼和隨員去找東北軍第691團。

孫志遠很快來到冀中,在高陽縣見到了呂正操與河北游擊軍司令員孟慶山。這時的人民自衛軍已經發展到3個團,還有一些隸屬的地方武裝。孫志遠與呂正操握手后,相互介紹了情況。孫志遠到來不久,人民自衛軍的電臺便與晉察冀軍區的電臺進行聯系。接著,人民自衛軍又與八路軍總部的電臺建立了聯系。收音臺也開始抄收來自延安的新聞電訊。

12月初,人民自衛軍收到了聶榮臻通知該部進山整訓的電報。孫志遠通報給了保屬省委,保屬省委非常支持,呂正操也表示愿意去山里面見晉察冀軍區首長。12日清晨,呂正操、孫志遠率3個團分三路向路西出發。保屬省委領導和數千名群眾為他們送行,鼓勵全體官兵在整訓中取得好成績,希望他們早日返回冀中。人民自衛軍在進山途中分別襲擊了定縣城、新樂和寨西店車站,消滅日軍數十人,然后穿過平漢線,經過連日行軍,到達阜平縣的王快鎮,受到晉察冀軍區第3軍分區的熱情接待。軍分區的領導協助他們將部隊安排駐扎在幾個村子里整訓。呂正操、孫志遠前往阜平縣城謁見晉察冀軍區的領導。

初冬的阜平縣城天氣很冷,身穿軍裝、戴著人民自衛軍臂章的呂正操心頭卻洋溢著激動和興奮。當他走進一個有哨兵站崗的大院時,一位身穿軍大衣的高個子軍人從屋里迎出。孫志遠輕聲介紹:“這是聶司令員。”呂正操迅速立正敬禮,然后伸出雙手,緊緊握住了聶榮臻的手。聶榮臻親切地問:“一路上順利嗎?”呂正操連聲說:“順利,順利!”說話間,二人進了正屋。屋里的幾個軍人迅速立正,一個戰士撩起門簾將他們讓進側屋。多年后,呂正操回憶:“我初次見聶司令員,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軍容嚴整,正正規規,顯得很嚴肅,但是對同志卻很親切,使人感到見到的是一位忠厚長者。見到紅軍——當時我們習慣地這樣稱呼八路軍——這么正規,精神為之一振。”

呂正操在晉察冀軍區司令部住了一段時間。聶榮臻特地安排參謀長唐延杰與呂正操、孫志遠同自己住在一起,共睡在一個炕上,朝夕相處,可以隨時交談。呂正操很快把聶榮臻看成自己的師長,有事就向他請示。每逢夜幕降臨,聶榮臻處理完一天的軍務,就和呂正操聊天。聶榮臻還把長征時保存的一雙襪子送給呂正操。

擔任新成立的冀中軍區司令員

1937年12月14日,聶榮臻在給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的報告中說:呂正操率領到路西的部隊約2400人,步槍約1200支,還有輕重機槍60多挺,各種炮16門,騎兵1個連。在談話中,我對呂的感覺很好,政治上可靠,對黨的工作、部隊的改造、群眾工作都很注意……

呂正操和孫志遠按照軍區機關提出的整頓和訓練計劃,連續組織自衛軍干部到軍區直屬隊、軍政干校見習、參觀,學習八路軍的軍政工作和游擊戰術,同時整頓連隊黨組織,健全黨支部,對黨員進行短期培訓,使黨員增強了黨的觀念,并發展了一批新黨員。人民自衛軍在整訓過程中學習了八路軍的傳統和作風,學習了發動和組織群眾創建抗日政權的經驗,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1938年4月21日,冀中區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安平縣城召開。會議代表500多人,代表著全區8000多名黨員。大會分析了冀中地區斗爭形勢,總結了建軍和創建抗日根據地的經驗,確定了堅持平原抗日游擊戰爭的方針。大會選舉呂正操、孟慶山、孫志遠等為冀中省委委員,黃敬為書記。

5月4日,八路軍總部命令,人民自衛軍(2萬多人)和河北游擊軍(8.6萬余人)合編為八路軍第3縱隊,同時成立冀中軍區。軍區領導機關由縱隊領導機關兼,呂正操任司令員,孟慶山任副司令員,李英武任司令部參謀長,孫志遠任政治部主任,熊大正任供給部部長。縱隊下轄4個支隊(軍分區),每個支隊下轄4個團。其中第1軍分區司令員趙承金,第2軍分區司令員于權伸,第3軍分區司令員沙克皆為第691團的軍官。不少團、營、連干部也來自第691團。

冀中軍區成立后,領導冀中軍民堅持了艱苦卓絕的抗戰。他們反“五路圍攻”,堅持反“五一”大“掃蕩”。地道戰、地雷戰、敵后武工隊、雁翎隊等都是冀中軍民在對敵斗爭中創造的斗爭方式,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感謝林鐵之子林和平、孫志遠之子孫巨、孟慶山之子孟速為本文提供的資料)

本文為《黨史博覽》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等。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黨史博覽 incentive-icons
黨史博覽
黨史博覽雜志社官方賬號
690文章數 17698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汾西县| 上高县| 乌拉特前旗| 都安| 台南县| 封开县| 安达市| 灵宝市| 开江县| 岳普湖县| 南宫市| 海伦市| 抚顺县| 常州市| 宁陵县| 淮阳县| 金沙县| 贵阳市| 浑源县| 德钦县| 金阳县| 东乡县| 前郭尔| 盈江县| 新兴县| 确山县| 霍山县| 宁武县| 玛纳斯县| 潜江市| 宁都县| 辽中县| 山丹县| 张家界市| 潞城市| 资源县| 饶阳县| 青铜峡市| 平乐县| 辛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