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 年 8 月上旬的清晨,宛平四區被濃密的霧氣和細雨籠罩,天地間一片混沌。蜿蜒的山道上,200 多名日軍正借著這天然的掩護悄然前行,他們的目標是隱蔽在金雞臺的八路軍連隊。這個不足 200 戶的小山村,此刻正面臨著一場突如其來的滅頂之災,而拯救全村的,竟是一個名叫劉蛋的普通莊稼漢。
迷霧中的殺機
金雞臺像一顆被群山環抱的明珠,坐落在史家營據點東側的天然盆地里。因其偏僻隱蔽,成為八路軍訓練休整的理想之地,村民們早已習慣了戰士們的身影,從未想過危險會降臨。然而,一則無意間泄露的消息,讓這里陷入了險境。
村民董大旺的女兒從城里帶回同學,兩人好奇地談論著八路軍的駐扎情況,卻不知這番對話被同學的父親 —— 一名偽軍小隊長聽在耳里。情報很快傳到日軍耳中,他們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當即決定在凌晨 4 點趁大霧偷襲。
細雨敲打著樹葉,霧氣濃得化不開,日軍的皮靴踩在泥濘的山道上,幾乎聽不到聲響。村頭的崗哨在朦朧中瞪大雙眼,卻只能看到幾米外晃動的白影。此時,住在村外山坡的劉蛋剛走出屋,這個 30 歲仍未婚的年輕人,與年邁的父親劉老剛相依為命,靠打理地主果園過活。正是他早起解手的習慣,讓這場偷襲露出了破綻。
羊圈里的勇氣
“嗒、嗒、嗒”—— 異常的腳步聲穿透雨霧,劉蛋瞇眼望去,只見一隊穿黃軍裝的人影正弓著腰靠近。他的心猛地一縮,瞬間明白是日軍來了。就在這時,一名日軍脫離隊伍,走向不遠處的破舊羊圈。
劉蛋屏住呼吸,扒著羊圈欄桿觀察。那名日軍并未理會躁動的羊群,而是放下機槍蹲了下去 —— 顯然是腸胃不適。幾分鐘過去,日軍起身又蹲下,劉蛋的心跳得像擂鼓:“機不可失!”
他貓著腰悄悄靠近,趁日軍不備,一把抱起石頭上的機槍,轉身就往北山梁跑。泥土沾滿褲腳,露水打濕衣衫,他不敢回頭,只知道這挺鐵家伙或許能救八路軍。
幾分鐘后,日軍解手完畢,發現機槍不翼而飛,愣了半晌竟以為是同伴取走,匆匆歸隊。而此時的劉蛋已跑到北山梁,望著山下模糊的村莊輪廓,他想起了八路軍教過的警報方式 —— 槍聲。
歪打正著的警報
劉蛋從未碰過機槍,對著這冰冷的鐵家伙手足無措。他胡亂摸索著,突然 “咔嚓” 一聲,子彈竟上了膛。慌亂中,他猛地扣動扳機,“噠噠噠” 的槍聲在寂靜的黎明中炸開,像一道驚雷劃破霧幕。
正在逼近村莊的日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槍聲嚇懵了,以為中了埋伏,當即在路邊停了下來。而金雞臺里,八路軍連長魏武躍聽到槍聲,瞬間判斷出局勢危急,立即下令:“全體集合,向北山梁轉移!” 戰士們從睡夢中驚醒,迅速整理裝備,沿著小路撤離。
不到一分鐘,機槍子彈用盡,山間重歸寂靜。日軍指揮官疑竇叢生,派偵察兵探查后發現并無埋伏,才下令繼續前進。半小時后,他們將金雞臺團團圍住,卻只看到空蕩蕩的村莊 —— 八路軍早已轉移。
怒火中燒的日軍指揮官當即砍下了謊報 “八路軍仍在村中” 的偽軍小隊長的頭顱。恰在此時,那名丟失機槍的日軍跑來報告,真相大白后,他也被暴怒的指揮官處決。
從莊稼漢到機槍手
當魏武躍帶著戰士們返回村里,清點人數時發現兩名戰士受了重傷 —— 正是被劉蛋慌亂中射出的子彈誤傷。正當他疑惑槍聲來源時,劉蛋抱著機槍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連長,我弄來了一挺機槍!”
魏武躍摸了摸發燙的槍口,瞬間明白了一切。他緊緊抱住劉蛋,聲音哽咽:“好兄弟,你救了我們一個連啊!”
不久后,宛平縣政府授予劉蛋 “抗日英雄” 稱號。這個從未受過軍事訓練的莊稼漢,帶著那挺繳獲的機槍加入了八路軍,成為一名真正的機槍手。在后來的戰斗中,他苦練射擊技巧,將當初那慌亂的一梭子子彈,變成了精準打擊敵人的火力。
金雞臺的晨霧早已散去,但劉蛋奪槍報警的故事,卻在宛平地區流傳至今。這個普通農民用樸素的勇氣證明:在民族危亡之際,每一個挺身而出的普通人,都是照亮黑暗的光。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最本真的良知,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寫下了屬于自己的英雄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