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支持率持續領先,直接鎖定下一任總統?關鍵時刻韓軍重啟邊境實彈演習,朝韓局勢驟然升溫,半島和平的背后,究竟是誰在攪動波瀾?
自前任總統尹錫悅下臺后,韓國迎來了為期60天的總統大選,和以往的大選有所不同,此次競選總統的候選人中,出現了李在明單方面領跑現象,候選人民調支持率差距如此之大,成為韓國歷史上的罕見現象。
根據最新民調,李在明的支持率攀升至48.8%,遠超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以及其他競爭者,可以說選舉過程中如果沒有任何意外,那么李在明很有可能登上韓國總統的寶座。
同時他的支持率之所以不斷飆升,除了在戒嚴期間展現出英勇果敢的一面外,最重要的還是他的政治主張,在競選宣言中,李在明表示要把經濟發展放在首位,還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經濟計劃,這一點無比切合韓國民眾目前的期望。
在外交路線上,李在明沒有延續尹錫悅政府對華一刀切的態度,主張在中美這兩個大國之間保持平衡,加強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合作,強調韓國主權獨立,一系列政治主張為他贏得不少民眾的認可。
面對李在明的春風得意,國民力量黨卻有些無力,即使推選出多位候選人,但這些候選者的支持率僅維持在個位數,根本無法與李在明一較高低,如果李在明勝選,那么執政黨或將面臨政策清算與權利重組,這是他們不愿意看到的。
為了扭轉頹勢,執政黨不得不借助外部矛盾轉移民眾視線,而與朝鮮之間的“摩擦”,或許就是其手中最后的底牌,4月21日,位于韓朝軍事分界線附近的韓軍,突然展開炮兵實戰射擊演習。
韓軍對于此次演習給出的理由,是為了應對朝鮮之前的挑釁,縱使韓朝雙方近些年來摩擦不斷,但韓軍選擇在這一時間段演習,實在有些耐人尋味,像極了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在南海頻頻挑釁中國。
如今韓國國內的局勢對李在明十分有利,而他本人主張對朝“溫和政策”,此時的韓軍進行的實彈演習,很明顯與他的主張相背離,如果朝鮮對此做出強烈回應,那么將直接導致半島局勢的緊張,李在明的優勢或將被逆轉。
如果執政黨在此時借助輿論手段,不斷渲染在野黨在“應對朝韓問題”時過于軟弱,將直接轉移選民的注意力,削弱了李在明的民意優勢,在美韓雙方軍事合作十分密切這一背景下,有了美國這一因素,執政黨才敢“放手一搏”。
然而半島局勢背后,不只是美韓朝三方的角逐,中國的立場也尤為重要,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和平談話來解決問題,如果朝韓發生的沖突較小,中國還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矛盾如果威脅到中國的戰略安全,必然會遭到解放軍的反制。
韓軍此次重啟邊境實彈演習,或許會在短期內引發半島局勢緊張,進而影響國內總統大選,但從長期來看,大規模的沖突的發生可能性較小,如今特朗普政府大搞關稅戰,國內政治經濟一片混亂,對于半島局勢分身乏術。
所以執政黨手里的這張底牌,威力或許不夠大,甚至還會引發民眾反感,畢竟韓國民眾對于國內經濟惡化的擔憂,超過了朝韓不斷發生的“小打小鬧”上,韓國政局自戒嚴后風波不斷,如今在邊境挑起矛盾,無疑使國內形勢雪上加霜。
不管是國內民眾,還是中美這兩個大國,都不希望在近期看到半島局勢緊張,與此同時,李在明當日獲得了29億4000萬韓元競選贊助,再度向外界釋放了重要信號,那就是韓國民眾對李在明的競選主張抱有期望,希望他能夠打破國內現有的經濟困局。
政經不分家,韓國民眾對于國內經濟發展抱有希望,也就證明他們不愿意在近期看到半島局勢緊張,說明部分選民認可李在明對朝稍微緩和的外交態度,所以韓軍的此次演習,很難為執政黨力挽狂瀾,甚至會再度引發民眾不滿。
韓軍此次演習,為韓國總統大選增添了幾分緊張氛圍,而這背后復雜的政治斗爭,或許會在韓國民眾對于“經濟發展”與“民生問題”高呼聲中落下帷幕,正如中國的古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生問題才是國家發展的首要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