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似乎天生傾向于選擇輕松之事,卻常常誤將錯誤姿勢當作放松姿態。殊不知,一旦這些不正確的姿勢成為習慣,終有一日會誘發各種身體不適,甚至影響精神健康。在當今社會,與其將感冒視為萬病之源,我更傾向于認為“不自然的姿勢”才是諸多健康問題的根源。
以下是四種常見的易引發腰疼的姿勢:
1.腰背僵硬、舉步維艱型:
此類型多見于急性腰扭傷,俗稱“閃腰”。往往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如轉身、起床等,便可能突然感到腰部“閃”了一下,隨即劇痛襲來,彎腰困難,行走時小心翼翼,常需用手撐腰。嚴重時,連翻身都極為艱難,咳嗽一聲都會加劇腰痛。通常一側腰部肌肉會痙攣,堅硬如板,因此也有人稱之為“板狀腰”。出現此類腰痛時,應及時就醫拍片檢查,以排除骨性結構損傷,從而確診是否為“急性腰扭傷”。
2.腰動正常、坐臥不寧型:
此類型常見于慢性腰肌筋膜炎患者,即“腰肌勞損”。這類人群多為長期伏案工作或久坐不動者,常感到腰背部長時間酸痛不適,晨起時尤為明顯,活動片刻后會有所緩解,但長時間活動后腰痛又會加重。他們無法長時間保持坐姿,需不斷變換姿勢。腰肌勞損一般不影響腰椎的屈伸活動,姿勢看似基本正常。
3.立如斜塔、臥似彎弓型:
此類型多見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表現為腰痛,并伴有一側或雙側下肢的條帶狀放電樣疼痛。站立時,上身會向一側傾斜,脊柱不再是一條直線,而是呈輕度弧形,兩側肩膀明顯不等高。臥床時,患者無法仰面伸直腿平臥,常采取側臥位并彎腰屈膝,這種體位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腰腿痛,醫學上稱之為“代償性側彎”。
4.腰似鞠躬、間歇跛行型:
此類型多見于腰椎管狹窄癥,患者多為中老年人。行走時,腰部會略向前輕度彎曲,走一段距離后,由于腰腿疼痛加重,不得不停下來休息。然而,騎自行車時,他們卻幾乎與正常人無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