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無疑是中國低空經濟蓬勃興起的關鍵一年。
據不完全統計,僅這一年的第一季度,全國新增的低空經濟企業就超過200家。各地政府積極響應,紛紛出臺專項扶持政策,這些政策涵蓋研發補貼、空域規劃、基建配套等多個重要維度,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低空經濟” 再次成為焦點,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政策的春風與資本熱潮雙重驅動下,這個熱門賽道再次迎來前所未有的井噴式發展。與此同時,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相關產品逐漸從幕后走向臺前,走進大眾視野。
在這場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成立僅四年的沃蘭特航空脫穎而出,憑借自主研發的復合翼架構VE25-100這一世界范圍內起飛重量最大且客艙最寬闊的載人eVTOL航空嶄露頭角。
今年4月,該型航空器審定基礎(G-1)確定,標志著中國高等級載人eVTOL航空器的適航審定工作進入了實質性階段,再次成為行業焦點。
人們不禁好奇,這家總部位于上海的低空經濟“獨角獸”,緣何能在群雄逐鹿的低空戰場搶占先機?其技術路徑又有哪些獨特優勢?
從大飛機到空中巴士,以“快”取勝
我國的低空經濟與國外有數量級的差距,發展空間巨大,在新能源汽車三電的技術沉淀和優勢推進下,發動機和材料的“短板”變成了電池和碳纖維的“長板”,航空電動化成為了低空經濟繁榮的重要路徑,政府工作報告將“低空產業”發展列為了新增長引擎。
而這一新引擎的發展會催生一個萬億級的市場,競爭格局也會逐漸白熱化,那么誰能率先實現產品商業化落地,精準對接應用場景需求,清晰展現產品價值,誰就會贏得市場先機。
從規模商用化的速度來看,沃蘭特航空在國內eVTOL行業里已坐穩了第一梯隊。
2025年1月,沃蘭特航空與南航通用航空正式簽訂了中國首批高等級商用客運eVTOL確定訂單。這不僅是沃蘭特航空VE25-100的首批確定訂單,也是中國高等級商用客運eVTOL首批確定訂單。
除了南航通用航空以外,沃蘭特航空還與亞捷航空簽署了確認訂單,并與金鹿公務、中國通航、中國飛龍等客戶達成了超860架的意向訂單,訂單金額超過220億元,充分體現了市場對其研發能力的高度肯定與期待。
沃蘭特航空的優勢除了體現在市場化速度上,VE25-100的研發進程更是迅速。
2023年9月,沃蘭特VE25實現場內轉換飛行,2024年7月,領先行業率先實現全尺寸轉換飛行;
2024年10月,該型號合格審定首次審查會召開;
2024年12月,確定VE25-100型航空器審定基礎(G-1)階段3內容,今年4月,確定VE25-100型航空器審定基礎(G-1)。
隨著中國高等級商用客運eVTOL航空器的適航審定工作進入了實質性階段,預計經過1-2年的試飛和工程開發,這款eVTOL便能進入商業運行環境,飛進千行百業、千家萬戶。
從產品本身價值來看,VE25在市面上眾多eVTOL機型中也顯得格外突出,堪稱“龐然大物”。
沃蘭特航空向鎂客網透露,VE25是目前世界上起飛重量最大、客艙空間最寬闊的載人eVTOL,可搭載一名駕駛員和五名乘客,巡航速度可達235km/h ,里程可達200km至400km。
之所以選擇選擇較大機型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寬敞的客艙空間不僅提升了客運時乘客的乘坐舒適性,還能通過增加載客量降低單位乘客運營成本,提高飛機運營的經濟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VE25是目前中國唯一一款能夠放置標準醫用擔架并搭載醫護人員的載人eVTOL,這一特性使其在應急救援、醫療轉運等領域將發揮著重要作用。
此外,寬闊的客艙讓VE25 具備了一機多用的功能,可服務于城市內、城際間通勤,還能用于觀光旅游、物流運輸等場景。
沃蘭特航空能夠在產品研發上取得如此“快人一步”的成績,離不開其強大的團隊。
包括創始人在內,團隊成員均來自中國商飛、空客、GE、霍尼韋爾等全球一流航空企業,深度參與過中國商飛ARJ21、C919以及航空工業西飛民機新舟MA700、加拿大龐巴迪C系列、德國道尼爾海翼等9款客運機型的研制取證和商業化過程。
可以說,公司團隊本身就有豐富的大飛機制造經驗,在“空中巴士”的技術實現上自然更游刃有余。
對標到行業頭部美國制造商Joby,目前沃蘭特航空的研發進展與之僅相差一年左右,但研發資金使用只有Joby的十分之一,這充分彰顯了沃蘭特航空在資金使用效率、人才效率、產業鏈伙伴效率等方面都處于世界前列。
從地面看向低空,打通經濟增量點
長期以來,我國的“低空” 資源一直未得到充分開發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地面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沃蘭特航空所在的長三角地區,客運交通需求極為旺盛,商務出行對準時性要求也極高,短途開車不僅耗費時間,還具有較高的堵車不確定性。
因此,空中交通的需求就應運而生。
eVTOL對比地面交通擁有更快的速度和靈活性,其效率優勢不言而喻。
正如前文所述,政府積極的政策扶持和起降點等基礎設施建設,將助力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快速崛起。類比新能源汽車,電動航空器也是需要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布局,但也因為電動化,飛行起降點由加油改為充電,造價得以大幅降低,安全性和噪音等問題也有了很大改善。
因此,目前各個城市或者地方政府都在積極開展低空經濟的起降基礎設施建設,這比政府造機場、造高速公路還是快捷和容易很多。
沃蘭特航空表示,與直升機相比,eVTOL在安全性、噪音、制造成本和運營成本等方面有顯著優勢,理論上安全性更高、噪音小,運營成本則有10倍級的下降,起降點建設成本也大幅降低。
長三角地區城市開放程度高,城市管理成熟度也較高,非常適合由政府牽頭部署低空經濟產業,綜合考慮城市內及城市間起降點的科學規劃,這將顯著提升人民的出行水平。
另外,經行業客戶核算,低空商用載人客運可以做到5分鐘行駛空中距離20公里單座成本僅60元,非常適合商用高效出行,是普通百姓都可以享受得起的未來出行方式。
基于此,沃蘭特航空選擇深耕高等級“商用客運” 這一安全要求更高、技術難度更大的應用場景,力求做深做透,以滿足城際、城市內的定點接駁、市內外客運服務、商務出行等場景需求,
同時,再覆蓋比如低空觀光、應急救援、貨運載物等多樣化的低空需求,才能全面支撐“天空之城”的建設。
結語
對于沃蘭特航空來說,“聚焦造好一架飛機,適當參與產業鏈上下游”是當前的主要目標。
除了持續推進產品研發和生產,公司還致力于構建全新的新興通航生態。
除了廣泛意義上的航空公司、維修單位、基建單位、租賃公司等一批航空重要參與者,沃蘭特航空都在積極布局推進商業化合作外,也還會有比如地方政府、地產商業、知名物業等新加入低空經濟領域的伙伴,也會為他們這些傳統企業注入新的活力。
在談到長期規劃時,沃蘭特航空表示,今年的重點工作主要還是推進VE25-100型號eVTOL的研制及適航審定工作,爭取實現首款產品機的下線及首飛,并實現真人飛行員試飛。
未來,公司還計劃為公眾進行飛行演示,讓更多人親身感受未來空中出行的獨特魅力,推動低空經濟真正走進大眾生活。
本文作者:jh,圖片來源:沃蘭特航空
記得星標微信公眾號:鎂客網(im2maker),更多干貨在等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