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宓日記》記載了陳寅恪的一個觀察,越琢磨越有意思:
中國之哲學、美術(shù),遠不如希臘,不特科學為遜泰西也。
但中國古人,素擅長政治及實踐倫理學,與羅馬人最相似。其言道德,惟重實用,不究虛理,其長處短處均在此。長處,即修齊治平之旨。短處,即實事之利害得失,觀察過明,而乏精深遠大之思。故昔則士子群習八股,以得功名富貴;而學德之士,終屬極少數(shù)。
今則凡留學生,皆學工程、實業(yè),其希慕富貴、不肯用力學問之意則一。而不知實業(yè)以科學為根本。不揣其本,而治其末,充其極,只成下等之工匠。境遇學理,略有變遷,則其技不復能用,所謂最實用者,乃適成為最不實用。
至若天理人事之學,精深博奧者,亙?nèi)f古,橫九垓,而不變。凡時凡地,均可用之。而救國經(jīng)世,尤必以精神之學問(謂形而上之學)為根基。乃吾國留學生不知研究,且鄙棄之,不自傷其愚陋,皆由偏重實用積習未改之故。
此后若中國之實業(yè)發(fā)達,生計優(yōu)裕,財源浚辟,則中國人經(jīng)商營業(yè)之長技,可得其用;而中國人,當可為世界之富商。然若冀中國人以學問、美術(shù)等之造詣勝人,則決難必也。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 第二冊,第100-102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