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布的2024年財報顯示,智飛生物在營收下滑超50%的同時,凈利潤下滑超七成。智飛生物將業績下滑歸因于民眾接種意愿下降、市場需求變化等因素。事實上,有疫苗“金牌代理”之稱的智飛生物,手握HPV疫苗、帶狀皰疹疫苗等全球市場價值最高的疫苗產品。在代理產品競爭提速、自主產品貢獻有限的情況下,智飛生物從2024年下半年以來,已經陷入連續虧損的境地。
“黃金單品”不再“一苗難求”
智飛生物2024年營利雙降,其中營收規模為260.70億元,同比下滑50.74%,凈利潤為20.18億元,同比下滑74.99%。從季度分布來看,智飛生物營收與凈利潤去年逐季度下滑,在第三、第四季度出現了虧損,對應的虧損額分別為8369.64萬元、1.32億元,加上今年第一季度3.05億元的虧損,智飛生物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虧損,且虧損額逐步擴大。
“主要產品受民眾接種意愿下降、市場需求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市場推廣工作未達預期”,這是智飛生物在財報中給出的業績下滑原因。報告期內,智飛生物代理產品四價HPV疫苗、九價HPV疫苗、五價輪狀疫苗、進口23價肺炎疫苗、滅活甲肝疫苗的批簽發量均出現下滑。
成立于2002年的智飛生物,主營業務集疫苗、生物制品研發、生產、銷售、配送及進出口為一體。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有15種產品上市,其中1種產品附條件上市,包括預防流腦、宮頸癌、肺炎、流感等傳染病的疫苗產品,其中代理產品包括HPV疫苗(四價、九價)、五價輪狀疫苗、帶狀皰疹疫苗等。公開資料顯示,除了新冠疫苗外,2023年全球市場價值最高的疫苗依次是HPV疫苗、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季節性流感疫苗和帶狀皰疹疫苗,智飛生物代理產品的“含金量”可見一斑。代理產品也一直是智飛生物的絕對業績主力,2024年也不例外,報告期內代理產品貢獻的營收比重達94.61%。其中,合作伙伴默沙東旗下的HPV疫苗仍是影響業績的關鍵,年報顯示,智飛生物從默沙東的年度采購額為263.77億元,占公司年度采購總額的86.94%。
不過,智飛生物代理的這些產品,也不好賣了。目前國內市場獲批的HPV疫苗包括二價、四價和九價產品,其中四價和九價HPV疫苗市場由默沙東獨占,進展最快的國產疫苗處于申報上市階段。而隨著供應量的日漸充足,一度“一苗難求”的九價HPV疫苗也變成“苗等人”。2024年,智飛生物代理產品四價HPV疫苗、九價HPV疫苗批簽發量分別同比下滑95.49%、14.80%。
從約定采購額也能看出企業對國內市場的判斷。根據默沙東與智飛生物約定,HPV疫苗(四價、九價)在2021-2023年6月的基礎采購額分別為102.89億元、115.57億元、62.60億元,但在雙方新簽訂的協議中,2024年-2026年的基礎采購額分別為326.26億元、260.33億元、178.92億元,在2024年達到銷售高峰后,逐步減少。這也與市場預期一致,有研報分析,2025年后國內將有多款九價HPV疫苗上市,默沙東獨攬市場局面將被打破。
默沙東還宣布,受整體市場環境、消費者需求疲軟及渠道庫存高等因素影響,從今年2月起將暫停HPV疫苗產品向中國市場發貨,這一決定至少將持續到今年年中。
下調采購額的,不止這一款產品。2024年12月,智飛生物與葛蘭素史克(GSK)簽署補充協議,將雙方此前約定的帶狀皰疹疫苗合作期限延長了8年,同時調整了采購計劃,將此前約定的近3年采購206億元調整為近6年采購216億元,年平均采購額明顯下降。智飛生物表示此舉可“降低因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相關風險”,畢竟在帶狀皰疹疫苗市場,葛蘭素史克也要面臨來自本土企業百克生物的沖擊。
存貨與應收賬款周轉時間增加
在業績下滑之際,智飛生物的“二代”接班也提上日程。2024年9月,智飛生物實控人蔣仁生之子蔣凌峰出任總裁,該職位此前一直由蔣仁生兼任,蔣仁生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出生于1980年的蔣凌峰,也一直在智飛生物體系內“鍛煉”,近年來先后在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北京智飛綠竹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并擔任北京智飛綠竹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智飛空港(北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智飛生物副董事長、副總裁。
蔣凌峰上任之際,幾乎與智飛生物業績下行同步。彼時公司剛剛公布了2024年半年報,在營收同比下降25.31%的同時,凈利潤同比下降47.55%。這是智飛生物自2017年以來的營收首次下降,也創下了公司自2017年以來的凈利潤最大降幅。
擺在蔣凌峰面前的,還有去庫存的問題。按照智飛生物在年報中披露的內容,公司實行“以銷定產”模式制定生產計劃,保持適度庫存,同時穩步推進銷售工作。2024年,在疫苗銷量同比增長35.27%的情況下,智飛生物生產量同比下降52.28%,在此基礎上,公司疫苗庫存量同比下降了13.20%,公司還在消耗此前的庫存。據同花順,智飛生物2024年存貨周轉天數為296.69天,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也達299.18天,均接近一年時間。而在2023年,存貨周轉天數還是79.15天。
智飛生物一直有疫苗“金牌代理”之稱,公司也多次公開強調重視自主產品的研發和銷售,公司還設立了包括北京智飛綠竹、安徽智飛龍科馬、重慶智睿生物醫藥產業園在內的研產基地,2024年度披露,公司研發投入金額為13.91億元,近五年累計研發投入突破51億元。不過,同此前多年類似,自主產品的業績貢獻仍有限,2024年這一數字為11.82億元,占營收比重為4.53%。
在國內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同其他疫苗企業一樣,智飛生物也把目光瞄向了“出海”,從2024年年初開始,公司結核診斷試劑宜卡正式在印尼獲批上市、在中國澳門獲批使用。不過目前出口占營收的比重僅為0.07%,對挽救公司虧損局面的貢獻有限。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校對 盧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