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七號7國合作,嫦娥八號入選的項目更多?
4月下旬國家航天局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初步的說明了一下2025年的任務,并且指出了我國后續嫦娥八號等任務的一切情況,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航天的不斷擴大合作,越來越多的國際合作項目呈現,這是令人非常高興的。
這也說明了我國航天在推動全球化,走向一個新階梯,下面就一步一步來看看。
2025年中國航天又將創造多個奇跡
對于2024年來說,不少人也看到了,我國的發射還是不錯,2024年累計發射運載火箭68次,創歷史新高,同時,完成了不少的成果,比如:嫦娥六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并且是人類第一份月球樣品。其載人航天任務刷新紀錄,天舟七號、八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八號、十九號載人飛船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還有我國的中法天文衛星合作,成功回收首顆可重復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實踐十九號”等等,都說明了202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可能很多人覺得比較可惜的是,我國可重復使用火箭沒有出現爆發,但話說回來,這的確也著急不了,畢竟研究也只能一步一步來,在2025年我國多款可重復火箭都宣布了試飛的說明,結果如何,大家后續再來看看。
不過,在2025年,我國還有更多重要的航天任務,又將創造多個奇跡,在這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我國也是簡單的先說明了一下。如:
中國天問二號將執行小行星伴飛取樣探測任務,這是我國首次進行小行星樣品采集,這一次任務也關系到我國天問三號火星采樣返回的計劃,因為是進行一次技術驗證的過程。
載人航天工程將實施神舟二十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任務,其中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已經是箭在弦上了,完全已經就位了,就等到4月下旬我國點火發射了,這一次任務也是我國空間站在軌進行第六次“太空交接任務”,而下一次神舟二十一號任務,預計是在2025年下半年執行。
中國與歐洲合作的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簡稱“微笑衛星”)將揭示太陽風與磁層相互作用過程和變化規律
中意電磁監測衛星02星將擇機發射,服務地震預測研究。
看到沒?這些重點任務在我國2025年是非常明顯的,并且后面兩個任務都是我國國際合作任務。
然而,關于我國嫦娥系統工程任務,我國也在推動更多的合作,這可能都是國外都沒有想到的。
美禁止嫦娥七號1個合作國,最終卻有7個,嫦娥八號項目更多
的確,對于接下來的嫦娥工程項目,我國嫦娥七號,嫦娥八號任務是非常關鍵性的任務,但是嫦娥七號在我國開展國際合作之下,美國又是跳出來搞事情了,可以說這美國還想要中國嫦娥五號,嫦娥六號月壤,這完全不可能,真的是見不得中國好一樣,那這美國為何禁止了中阿合作呢?
的確,此前中國與阿聯酋進行了嫦娥七號的合作,阿聯酋希望用嫦娥七號把阿聯酋的“拉希德二號”月球車送上月球,但遇到尷尬的一面,那就是技術轉讓的問題,導致其合作受到了問題,
由于美國的技術轉讓限制,令其不得不放棄這一計劃,而且,美國還公開說明了該事情。所以,這導致美國直接采取措施,禁止中阿嫦娥七號合作。
而美國做這樣的事情,我相信不少人也會知道原因,那就是希望阻擾中國的航天崛起,甚至影響其他國家不跟中國合作,結果呢?美國完全失算了,不僅沒有讓其他國家對中國航天合作感到擔憂,反而讓更多的國家與中國合作了。
其中嫦娥七號合作比嫦娥六號合作國家更多,來了7個,嫦娥六號只有4國,按照公布的情況來看,我國計劃于2026年前后發射的嫦娥七號,將搭載埃及、巴林、意大利、俄羅斯、瑞士、泰國、國際月球天文臺協會等7個國家、國際組織的6臺載荷,共同飛赴月球,開展相關科研工作。
看到沒?禁止中阿嫦娥七號合作,結果還有更多的合作,而且我國嫦娥八號的合作更多,在今年航天日上,我國進行嫦娥八號任務國際載荷合作清單公布。
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發布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八號任務合作項目遴選結果。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1個國際組織的10個項目入選。
看到沒?這后面的合作也是越來越多了,中國的航天開放是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所以,我國也是多次對外說明——中國航天是開放的,只要符合我國要求,大家都可以合作發展,而嫦娥系列工程不斷擴大其中國航天朋友圈,也說明了中國航天在走向一個新高度,我國也是相信,在相互合作之下,大家的研究成果也可能會更加突出。
所以,美國禁止中阿嫦娥七號合作,卻來了7個,嫦娥八號項目更多。
美國所謂的“冷戰思想”可以改變一下了,合作才是大家一起走向新高的道路,不要隨時來干擾別人,這種想法都是錯誤的,而且除了嫦娥工程之外,我國還有更多的項目合作。
中國航天朋友圈一直在增強
的確,除了嫦娥工程,我國最為典型的空間站工程合作也在加強,除了與國外簽訂航天員合作之外,在首批次科學實驗項目之中,印度,日本等17國的項目也入選了,還有火星探索工程,天問系列后續工程,月球科研站,甚至載人登月項目等等,我國都說明了其合作的發展趨勢。
你說中國航天朋友圈不是更大了是什么?根據4月我國再次披露的數據顯示,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國已與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近200份政府間航天合作協議,涵蓋對地觀測、深空探測、衛星研制、月球探索、載人航天等多個領域。
中國航天“朋友圈”不斷擴大,航天科技成果也在更好地造福人類。
所以,這會50多個,在我國繼續擴大航天朋友圈之下,會看到更多,這就是趨勢,這也證明了中國航天發展路線完全是正確的。
那么,也期待我國在航天各個領域,創造更多的奇跡,讓我國整體的航天實力走向新高,沒有最強,只有更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