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為什么那么牛?霸王茶姬的創始人叫張俊杰,小說都不敢寫他的故事。
他一天正式的學都沒有上過,不是沒有上過大學,而是連小學都沒有上過。他15歲開始學漢語拼音,名字也是自己給自己取的,戶口是自己上的,身份證也是自己去拿的,真的是一個很苦的孩子。他10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離世了,所以他就在昆明的街頭流浪。他告訴我:“張老師,15歲之前我還在流浪啊。”我聽到這句話,心里有點難過,覺得這個男孩子真的非常不容易。
然后,他就去了一家奶茶店做員工,是云南的一個區域品牌。他從員工開始干起,一步步成為店長、合伙人店長、大區經理,然后加盟這個品牌,到最后自己創立了這個品牌。他跟我說:“張老師,那個時候有一個奶茶店招我去做員工,我真的非常擔心老板不要我,所以我拼命工作。別人工作8個小時,我工作12個小時。我覺得哇,終于有口飯吃,終于有地方睡覺了。我比所有人都拼搏,比所有人都努力。我沒有認為我在打工,我認為是老板給了我一個機會,我把老板的公司當做自己的公司。我覺得老板給我個平臺,讓我去學怎么去創業。所以我有種感受,好員工未必能夠成為好老板,但是好老板曾經一定是好員工。你連員工都當不好,你憑什么當老板,認可吧?”
所以他非常拼命,沒有學歷并不代表他不學習,他非常愛學習,每一年看幾十本上百本書,線上聽課、線下聽課,瘋狂學習,要把他的時間補回來。
但是你們知道霸王茶姬現在是什么樣的結果嗎?霸王茶姬現在在全球有4500家門店,年銷售額2023年達到100個億,今年第一個季度50個億。今年在中國市場大概率會超過星巴克,而且這個品牌是2017年成立的,7年時間就實現了百億銷售額。92年出生,又帥又多金又勵志,真的小說都不敢這么寫,原來生活比小說豐富啊。
所以我和霸王茶姬的張俊杰對話了4個小時,我覺得他的認知極高。我把他整個對話的內容跟你們分享一下。
“張老師,我成立霸王茶姬的時候,我的對標非常清晰,我的對標就是星巴克。”
“哎,我非常好奇。我說所有的新式茶飲都在對標星巴克呀,你是怎么對標的?”
“他說你看,咖啡是農產品,茶也是農產品,為什么咖啡有一個世界級的品牌,而茶沒有呢?我說是因為茶的標準化問題,對嗎?”
“他說不完全對,茶的上游已經完全標準化了。今天你們看到的立頓也好,你們看到我們中國的很多鐵觀音啊、普洱啊,實際上茶從采摘到制作,茶的上游已經完全標準化了。沒有標準化的在哪里?跟咖啡比,跟星巴克比,是茶的現場制作,茶的零售終端的現場制作。咖啡能夠成為世界級的品牌,星巴克能夠成為世界級的品牌,首先是咖啡工業,咖啡的那個現場制作的咖啡機,咖啡可以變成一個標準化的產品,拿鐵、美式、馥芮白,你看咖啡已經完全被星巴克做成了標準化產品。現場的制作的那個咖啡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今天的新式茶飲上游可以標準化,但是下游的渠道網絡終端是沒有標準化的。所以我們在設備上花了大量的時間來完成現場制作的標準化。”
“他說在北京我們有一家店,我們的那個設備一天可以出1.3萬杯新式茶飲。哇,1.3萬杯,你的門店不釋放量,你怎么變成一個超級品牌呢?各位,他在對標星巴克,他在看星巴克和星巴克之間的差距是什么?”
“當然,隨著喜茶、奈雪的茶這些新式茶飲的出現,茶的終端設備現場制作的標準化起來了,但是遇到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問題是什么呢?霸王茶姬說他做的是茶,但是他遇到了一個挑戰,就是真正做茶的人覺得他那個不是茶。比如說我們認為中國的茶是什么?中國的茶要煮、要泡、要掂,那是傳統茶的喝法。我問過他這個問題,我說霸王茶姬,很多人說你那個不叫茶呀,你怎么理解?”
“他說張老師,咖啡有很多種喝法,咖啡有現磨咖啡,有手沖咖啡,對吧?有咖啡豆,還有雀巢這樣的速溶咖啡。咖啡有很多種喝法,為什么茶不可以有很多種喝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喝茶的方式會發生變化。我們要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讓他們愛上中國茶和東方茶,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我問了他,我問的問題很犀利啊,我說網上都說你抄了很多的品牌,你抄了某某某品牌,你怎么看?”
“他說我抄全世界,我抄所有成功企業的底層邏輯。他的成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是他的品類給定對了。我問你們新式茶飲是什么?新式茶飲、奶茶?奶茶是奶還是茶?奶精和茶精泡出來的,味道很好,糖分很高,你能每天喝一杯嗎?你很難。還有很多做新式茶飲,做的是果茶,對不對?芒果,很好喝,但是很甜,你能每天喝一杯嗎?還有很多做新式茶飲的那個不叫茶,那個叫冷飲,對不對?”
“他說中國的很多新式茶飲,賣的不是茶,賣的是冷飲。我們要做原葉茶,我做原葉茶只有一個目的,我希望我的用戶每天能夠喝一杯。喝一杯咖啡每天可以喝一杯,美式你可以喝一杯,拿鐵你可以喝一杯茶,你每天可以喝一杯。冷飲你可以每天都吃嗎?芒果你可以每天都吃嗎?對吧?奶精、茶精你可以每天都吃嗎?不可以。所以他一開始就定位于原葉茶,因為他想到他一定要讓他的用戶不斷地去復購。所以他那個爆款賣了2億杯的那個爆款叫伯牙絕弦。伯牙絕弦的整個的味道和口味,比起其他新式茶飲品牌,他更有茶的味道。因為他選品就要回歸茶的本味。各位理解吧?因為他一直對標星巴克。”
“我又問他,我說你對標星巴克,星巴克說他賣的不是咖啡啊,星巴克賣的是辦公室和家的第三空間。對,所以你看一下霸王茶姬和所有的茶飲品牌的最大區別在哪,它的堂食比例比較高,所以它堅持第三空間。它的客單價是比較高的,它的盈利空間足夠的大,它的門店比其他很多新式茶飲的門店的投入門檻要高,這也是對標星巴克。”
“那么我接著說,我說我覺得其實對標星巴克這件事情非常有意思的。他告訴我全球4500家店,有100家是在東南亞,他今年將啟動美國市場。他說星巴克開在哪,我們就開在哪兒,我們就開在它對面,開到它側面。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崛起,東方的崛起,中國經濟繼續發展,中國繼續強大,一定會誕生中國的世界級的消費品牌。所以他提出了一個偉大的宏愿。他的宏愿是他要用它畢生的時間,要去真正完成中國茶的推廣,讓年輕人愛上東方茶。他要用一杯茶鏈接100個國家,不同的膚色、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地區都愛上東方茶,一天賣出150億杯。星巴克開在哪,我就開在哪。你們可以喝咖啡,你們也可以愛上東方茶,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去推廣東方茶。”
“七年時間,你聽一下,你覺得他的認知是不是非常高?他有一個很重要的思維叫做對標思維。身上對標星巴克是不是也是一個時間差的問題?發達國家經歷的是發展中國家正在經歷的。在日本最鼎盛的時候,60年代到80年代,到1995年,日本達到了一個經濟最強的時候。那個時候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五百強當中40%的企業是日本企業。那個時候美國人開的是凱美瑞轎車,看的是索尼的電視機,用的是三洋的微波爐。但是日本錯過了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幾乎錯過了電腦,幾乎錯過了手機,日本失去了20年和30年。中國經濟高速崛起,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今天已經不是40年前的今天了。隨著中國繼續崛起,東方繼續崛起,未來的世界五百強當中肯定有半壁江山是來自于中國企業。未來的中國品牌會有一大部分有機會成為世界級的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