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的戰略部署,落實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的意見》中“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全要素全過程”的核心要求,世貿小學于4月27日舉辦“深度求索·賦能課堂”骨干教師專題講壇,由世貿小學黃翼齡老師作《DeepSeek輔助教學設計》主題講座,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剖析與實操演練相結合的形式,呈現了一場人工智能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課。
聚焦痛點 技術賦能
講座上,黃老師針對當前信息化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的三大痛點展開分析:一是教學資源與學情匹配度不足;二是教學設計個性化程度受限;三是優質案例轉化應用率偏低。通過現場調研發現,大多數教師表示在備課時面臨時間精力有限與教學設計質量要求的雙重壓力,急需智能化解決方案。
講座重點推介的DeepSeek智能輔助系統,作為國內領先的教育AI工具,展現出顯著的技術優勢。黃老師現場展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課例,從三維目標設定、情境導入設計到分層練習編排的完整生成過程,僅用15分鐘即完成常規需2小時的基礎備課,且生成內容與教材契合度達90%以上。
凝練方法 開啟教學創新新征程
經過實踐探索,學校總結形成DeepSeek教學設計應用策略:首先,基礎接入階段需精準輸入教學目標、學情特征等核心要素;其次,通過迭代式提示語優化,逐步完善設計細節;最后,借助典型案例分析功能,實現優質教學經驗的數字化沉淀與共享。
世貿小學以一場專題講壇為起點,開辟了一條“工具賦能-模式創新-生態重構”的進階之路。這場由AI驅動的教學革命,正在重新定義“好課堂”的標準,為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實踐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