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信息化的時代,注意力成為了孩子們學習和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能力。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自控力相對較弱,注意力正處于發展階段。然而,電子多媒體產品的普及使得孩子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注意力挑戰。這些產品對孩子的刺激強度遠遠超過了書本知識對他們的吸引力,導致小學生在學習和課后作業中反映出的注意力問題日益凸顯。因此,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水平,成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關注的焦點。
注意力是我們對世界認知的途徑,在人們的日常活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注意力不集中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的普及,讓孩子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但也讓他們面臨更多的誘惑。研究表明,使用媒體會增強兒童的沖動性,從而對學業活動產生消極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兒童注意力品質的保護和提升顯得尤為重要。
注意力對學習成績有著顯著的影響。相關研究發現,注意力的各品質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例如,在課文背誦中,注意力集中的學生只需要幾遍就能記住內容,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則需要上百次的閱讀。因此,提升小學生的注意力品質對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具有重要意義。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個華中師范大學的研究。研究采用實證研究的方式,對注意力訓練的干預方案進行效果研究。研究選取了 40 名小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 20 人。使用傳統的注意力測驗對兩組學生進行前測,并進行組間同質性檢驗。之后,對實驗組進行為期 15 周的注意力提升訓練干預,對照組不進行訓練干預。在實驗干預結束后,同樣用注意力測驗進行后測,并收集數學和語文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及其排名數據,以驗證干預的有效性。
研究對象
選取某小學在讀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包括:家長知情同意且遵循自愿原則;智力水平正常;排除 ADHD。實驗組和對照組各 20 名。
測量工具
1、學習成績 :以學生在學校語文、數學期中測驗成績作為前測,期末測驗成績作為后測。
2、瑞文測驗聯合型(CRT)量表 :用于測定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確保被試智力正常。
3、注意力劃消測試 :檢測注意的集中性與穩定性。要求被試在 0 至 9 的一千多個隨機數字中,去除兩個無關數字,每次限時 3 分鐘,間隔 1 分鐘休息,共進行 4 次。通過計算注意集中性(B)、注意穩定性(CV)和警戒性注意能力指數(E)來評估注意力水平。
訓練方案
依據相關理論設計了專門的注意力訓練方案,包括針對視覺通道和聽覺通道的視聽訓練,感覺統合訓練,執行功能訓練等,工六種訓練課程。
研究結果
(一)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同質性檢驗
通過卡方分析檢驗實驗組與對照組在性別、年齡和年級上的分布差異,結果顯示兩組在人口學分布上無顯著差異,具備可比性。
(二)前測比較
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前測時各指標無顯著差異,說明兩組在注意力水平、語文成績和數學成績上初始狀態一致。
(三)后測比較
后測結果顯示,實驗組在注意力指標 E(警戒性注意能力指數)、CV(注意穩定性)上顯著優于對照組。在語文成績和數學成績上,實驗組得分也顯著高于對照組。
(四)實驗組的前后測比較
實驗組在注意力三個指標上均出現顯著差異,表明注意力訓練對實驗組學生有效。在語文成績上,前后測差異不顯著;在數學成績上,前后測差異顯著,說明注意力訓練對提升數學成績有積極影響。
(五)對照組的前后測比較
對照組在注意力指標 E 上前后測存在顯著差異,其他指標無顯著差異。這可能是由于小學一二年級是注意力發展的關鍵期,學生自身注意力也在不斷發展,以及練習效應的影響。
研究結論與啟示
通過 15 周的注意力提升訓練,可以顯著提高小學生的警戒性注意力和注意力穩定性,對提升數學成績有顯著效果,但對語文成績提升效果不顯著。這是因為數學成績更依賴于注意力的穩定性和警覺性,而語文成績還受到其他因素如閱讀理解能力、詞匯積累等的影響。
本研究驗證了注意力訓練課程的有效性,為小學生的注意力培養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實際教育中,家長和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學科知識和學習習慣,設計并實施類似的注意力訓練方案,幫助學生提升注意力品質,為其后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