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企江湖中,河北房企沒能形成派系,但也有華夏幸福和榮盛發展“雙雄”,其中榮盛發展一度被稱為“河北王”。
河北還有一個特殊稱呼——環京,在首都地產光環照耀下,河北房地產市場水漲船高,也成就了千億榮盛發展。但隨著地產行業下行,這位曾經的“河北王”也難免虧損命運。
2024年,榮盛發展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80.09億元,同比減少35.53%;歸 母 凈利潤虧損84.43億元。2021年至2024年,榮盛發展累計虧損金額已超過300億元 。
截至2024年末,榮盛發展資產負債率達86.08%,有息負債規模超600億元。年內新增逾期債務本金3.91億元,累計逾期債務本息達30.9億元。此外,訴訟糾紛金額達23.22億元。
2024年,榮盛發展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16.96億元,投資及籌資活動現金流同樣為負。
面對危機,榮盛發展折價出售商業資產,但買方壓價嚴重,估值或低于賬面值50%。另外,榮盛發展宣布進軍新能源領域,計劃重組榮盛盟固利,并探索低空經濟等新賽道,但短期內難成支撐。
進入2025年,榮盛發展在年報中坦言,“2025年是公司實現脫危解困的攻堅之年,公司面臨的形勢更加艱險,任務更加艱巨,實現2025年的目標比任何時期都更有意義。”
2024年虧損84億
榮盛發展成立于1996年,并于2007年8月成功登陸深交所,成為河北省首家通過IPO上市房企。
在業績表現方面,榮盛發展上市以來成績斐然。2010年,公司銷售額首進“百億俱樂部”。2018年,榮盛發展銷售額首次突破千億,邁入千億陣營。
除了銷售業績的增長,榮盛發展在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方面也表現出色。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9.12億元,同比增長25.80%;歸母凈利潤91.20億元,同比增長20.57%。
2020年,盡管某些原因對房地產市場造成巨大沖擊,但榮盛發展依然實現營業收入715.11億元,同比增長0.85%;歸母凈利潤約75.01億元。
在銷售方面,全年簽訂商品房銷售合同面積1174.4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96%;合同金額1270.97億元,同比增長10.18%。
步入2021年,房地產行業面臨政策調控與市場波動的雙重壓力。但榮盛發展實現全口徑合同銷售金額1345.6億元,同比增長5.9%。
同時,榮盛發展“三條紅線”指標全面轉綠,現金短債比為1.05,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9.49%,凈負債率為58.89%。
不過,這一年榮盛發展實現營業收入472.43億元,同比下降 33.94%;歸母凈利潤為-49.55億元,同比減少166.06%,首次出現虧損。
進入2022年,榮盛發展更是經歷了一道難關。該公司當年實現營業收入317.93億元,同比下降明顯;歸母凈利潤虧損163.11億元。
2023年,榮盛發展實現扭虧,凈利潤錄得3.85億元。然而,這一盈利被市場視為“短暫喘息”,因同期扣非凈利潤僅3.19億元,且現金流仍為負值。
2024年成為榮盛發展最艱難的一年。全年歸母凈利潤虧損84.44億元,同比暴跌2293%。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虧損14.25億元,第四季度單季虧損超70億元。
債務爆雷何時上岸?
盡管出現巨額虧損,但榮盛發展也展現出了積極向善的一面。
4月22日晚間,榮盛發展披露債務重組最新進展,計劃搭建“摯享平臺”及“至啟平臺”兩大輕資產運營主體,以平臺股權抵償約160億元債務。
榮盛發展的債務危機源于2021年。當時行業下行壓力增大,銷售回款難題逐漸顯現,榮盛發展資金鏈緊張局面日益加劇。
進入2023年,榮盛發展的債務問題開始浮出水面。2023年1月30日,中國民生銀行公告顯示,榮盛發展“20榮盛地產MTN001”未按期足額兌付本息,該票據發行金額10億元,債項余額9.4億元,違約金額0.78億元,后續展期仍未足額兌付。
2024年12月10日,榮盛發展“20榮盛地產MTN003”未能如期兌付本息約16.78億元,發行金額13.8億元。
其銀行間交易市場到期未支付的中期票據及定向債務融資工具本金與利息合計達26.25億元,且兩只中資離岸債存續余額8.470億美元也已違約。
面對困境,榮盛發展積極尋求解決方案。2025年3月25日,公司發布公告,擬制定以股抵債方案,通過梳理整合酒店管理、代建運營、商業管理、產業服務等優質輕資產子公司的部分股權作為償債資源,用于化解金融債務和經營債務等。
目前,榮盛發展已完成“摯享平臺”搭建,該平臺整合廊坊盛元臻享酒店管理公司99%股權及廊坊盛筑臻享建設工程公司100%股權,主要開展酒店管理及代建運營業務,第三方機構預測其估值達460億元,債權人可將不超過92億元債權轉換為平臺不超過20%股權或收益權。“摯享平臺”已完成下屬公司股權注入。
而“至啟平臺”目前處于籌備階段,未來將注入商業管理及產業新城業務資產,預測估值340億元,債權人將持有的不超過68億元債權對應換取“至啟平臺”不超過20%股權或相應收益權。
兩大平臺合計可化解160億元債務,涉及工程施工方、供應商、債券持有人等經營及金融債權人,債權人通過持股平臺間接持有雙平臺股權,債權金額及持股比例將根據選擇動態調整。
重組完成后,相關債權將轉入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平臺公司,榮盛發展無需直接清償。
“河北王”光環褪去
在房地產行業的跌宕起伏中,這家曾經的“河北王”曾經無限輝煌,如今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榮盛發展的創始人耿建明,1962年出生于江蘇南京六合區。1980年,他入伍成為00362部隊的基建工程兵。1985年,耿建明隨部隊轉業至河北廊坊,進入城建總公司。
1995年,耿建明辭去職務,創立榮盛實業有限公司。1997年,榮盛承建廊坊北排渠工程,耿建明親自駐守工地,最終以最快速度和最高標準完成任務,在當地打響名號。
1998年,耿建明首次涉足房地產業,推出南京六合的方州花園項目。此后,榮盛在廊坊陸續開發錦繡家園、阿爾卡迪亞等項目,逐步站穩腳跟。
2003-2006年,耿建明帶領榮盛在廊坊創建高端社區阿爾卡迪亞,進一步推動公司發展。2007年,榮盛發展成功在深圳交易所上市。
上市后,榮盛發展開啟高速發展模式。2010年,銷售額首進“百億俱樂部”,并涉足金融行業,成立榮盛泰發(北京)投資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榮盛發展開始多元化布局,加大在生態旅游、養老養生、產業新城、商業地產等方面的投資。
到2017年,榮盛康旅已簽約30余個項目,布局“6+N”框架,涵蓋大北京、大上海、大海南、大黃山、大華中、大西南區域,甚至計劃拓展到歐洲區域。
2018年,榮盛發展銷售額首次突破千億,邁入千億陣營,在行業內風光無限。
然而,好景不長,榮盛發展的多元化擴張逐漸顯現出弊端。龐大的前期投入量、漫長的收入回報期、高難度的運營挑戰,讓榮盛康旅項目舉步維艱。資產負債率一路走高,從2012年的76.56%增至2017年的84.68%。
2018年之后,環京樓市下行,疊加涉房金融政策收緊等因素,榮盛發展遭受重創。過去4年,榮盛發展累計虧損額超過300億元。股價也大幅下跌,一度逼近1元,瀕臨退市。
如今,榮盛發展債務重組迎來巨大進展,仍公司在困境中掙扎,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房產|樓市|企業|人物|項目
石頭侃房已入駐全媒體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