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在2025年上海車展,這一全球汽車行業矚目的盛會上,采埃孚集團高層接受了《汽車之友》的專訪。深入探討采埃孚在中國市場的創新舉措和本土化戰略,以及其在智能底盤相關技術上的研發投入和布局。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集團在中國市場展現了強大的技術實力和本土化生產能力,更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提升其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受訪人:
采埃孚集團首席執行官-柯皓哲博士
采埃孚集團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亞太區運營總裁-汪潤怡女士
AF:在未來的三年里,采埃孚將如何實現100%本土采購?會采取哪些具體措施?
汪潤怡:我們有多條產品線,本土采購量已幾乎達100%,但在半導體芯片和某些特殊零部件方面仍受局限。為此,我們正積極尋求中國本土芯片供應商,并與多家芯片公司展開密切合作,希望在一兩年內大部分產品能應用這些芯片。對于其他關鍵性零部件,我們也在與供應商探討如何防止地緣政治風險??傮w來說,我們的本土化采購在跨國公司中名列前茅,這得益于過去20多年的努力。
AF:在當前汽車行業智能化轉型中,采埃孚在智能底盤相關技術的研發投入和布局上有哪些具體規劃?
柯皓哲:智能底盤是本次上海車展采埃孚的主要亮點。我們展出了具備動力系統的智能底盤,它在車輛運動的橫向、縱向和垂直方向都有車身運動控制的軟件系統,且能實現轉向、制動和懸架的硬件支持。我們加大了在軟件方面的投入,研發了線控轉向、線控制動等新技術,以提高車輛的控制性和智能性。這些核心技術與采埃孚自研的cubiX車輛運動控制軟件相結合,定義了“底盤 2.0”,引領了智能化的發展。
采埃孚底盤 2.0
車展期間,我們將與蔚來汽車共同進行交車儀式,作為蔚來汽車最高端的車型,ET9搭載了我們的線控轉向系統,這是中國首款搭載我們線控轉向的量產車。
AF:針對中國商用車市場的獨特需求,采埃孚在本地研發、生產和供應鏈方面采取了哪些創新舉措?
柯皓哲:在商用車領域,我們同樣會把最新技術帶到中國,并結交中國合作伙伴。例如,我們在電驅動、混動變速箱、模塊化制動系統平臺mBSP XBS以及新一代高級駕駛輔助系統OnGuardMAX等方面都進行了創新,以滿足中國商用車市場的獨特需求。
采埃孚傳勝二代新型混動變速箱TraXon 2 Hybrid
汪潤怡:傳勝二代混動變速箱將在2026年由我們與福田的合資企業在嘉興生產。此外,我們也與一汽的合資企業在長春生產商用車的轉向系統。在商用車的本土化方面,傳勝二代自動變速箱的軟件標定和應用釋放、THP90轉向等技術都是由我們的本土工程師主導完成的,得到了歐洲總部和北美工程師的支持,但總體的開發應用和量產都在中國。目前,除部分因外部原因未能及時本土化的部件外,我們的本土化率已達85%以上,未來兩年目標是實現物料100%本土化。
柯皓哲:我們能把這些技術既應用到乘用車上,也應用到商用車上,是因為采埃孚是一個大型工業集團,不僅做乘用車零部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用車系統供應商。我們開發的新產品和技術可以運用到商用車和工業領域,提高規模、降低成本,為客戶帶去更多價值。
AF:能否舉例說明采埃孚技術的協同性?
柯皓哲:在乘用車領域,我們的純電技術和混動技術有70%的原材料和工程需求類似性,存在協同效應。另外,由于軟硬分離,我們的軟件團隊既可為乘用車,也可為商用車和工程機械提供軟件服務。我們基于對跨領域硬件的深刻理解,加上自身的軟件能力,就能實現很好的技術協同。
AF:采埃孚在本屆上海車展是否帶來了突破性技術?為何選擇上海作為首發地?
柯皓哲:我們此次帶來的核心突破是線控技術。我們的線控轉向系統(steer-by-wire)已在上個月實現量產,線控制動(brake-by-wire)也即將于2026年投產。我們選擇上海作為首發地,是因為中國市場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且上海車展是展示新技術和產品的絕佳平臺。
采埃孚最新一代線控轉向系統
AF:面對全球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您制定了哪些戰略來保持采埃孚的競爭優勢?在亞洲市場有哪些重點布局?
柯皓哲:汽車行業競爭激烈,要求我們既要保持技術領先,又要實現成本優化。本地化戰略愈發重要。我們深耕中國40余年,實現了從“中國銷售”到“中國智造”,再到“中國創新,反哺全球”的轉型。中國市場是我們鍛煉競爭力的關鍵平臺。
AF:采埃孚如何看待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擴張?將采取哪些針對性策略來進一步擴大在該領域的市場份額?
柯皓哲: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潛力巨大,包括純電、混合和增程技術。中國市場規模大,有利于我們發揮技術協同性。此外,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高,使用成本低,電價低廉,政府扶持政策多,都推動了新能源車的市占率提升。我們非常看好這個市場,并將加大投入,擴大市場份額。
AF:采埃孚集團正在評估將電驅傳動技術事業部進行獨立拆分的可行性,請問原因是什么?
柯皓哲:電驅動業務要賺錢,最重要的是有規模。當前市場分散,電驅動環節多,行業進入整合狀態。我們尋求外部合作伙伴,以實現量的協同、技術互補和市場準入渠道拓展。規模效益是整個行業都在考量的因素。
AF:您如何看待中國汽車市場當前高度競爭的狀態?
柯皓哲:中國汽車市場在許多方面都是創新的引領者,這主要得益于其龐大的消費者群體和開放的創新態度。中國市場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同時也是最具創新活力的市場之一。這種高度競爭的狀態推動了市場的創新性和競爭力,為采埃孚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編者按
本次訪談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采埃孚集團在中國市場的創新和本土化戰略。從智能底盤相關技術的研發投入和布局,到本土化生產和供應鏈創新舉措,再到本地化技術應用和本土化率目標,采埃孚展現了其在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和決心。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不僅為中國市場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產品,也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采埃孚將繼續秉持創新和本土化戰略,為中國市場帶來更多驚喜和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