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平無奇的割草機器人賽道,卻是今年機器人企業率先爆單的。
包括九號公司、格力博在內的企業都表示今年歐洲市場的訂單增長幅度很大,有企業甚至在春節后追加了30%的訂單。
在這一賽道,安克創新、追覓等大賣都曾加注,也頻頻有新生代玩家混得風生水起,來牟科技、長曜創新等均是其中的佼佼者。
來牟科技獲千萬元融資
近日,常州來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來牟科技”)完成數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九坤創投,資金將用于產品量產交付及市場預期性備貨。
至此,來牟科技已經完成5輪融資,合計金額超千萬元。
來牟科技成立于2022年,其總部位于常州、北京和深圳等地,創始人為云鯨智能的前聯合創始人高望書,旗下品牌Lymow專注于智能割草機器人的研發與生產,而來牟科技為何能在短時間內俘獲多家資本的青睞?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該品牌旗下產品的戰績。首款產品Lymow One無邊界智能割草機器人一經推出便上線了kickstarter眾籌平臺,7個半小時眾籌金額超74萬美元,36小時超100萬美元。
這款產品售價1899美金起。截至近日,獲得2573名支持者,還籌集了近560萬美金的資金,遠超于目標金額的3萬美金。由此,該產品創下割草機累計品牌最高金額,位列眾籌平臺割草機品類眾籌額度第一,為其他類似產品的兩倍以上。
創新的履帶設計、適應全地形的強大越野能力、高容量LiFePO4電池使得這款產品能夠輕松應對各式草坪、地形和草種,即便是在坡度高達45%的陡峭地面也能穩定運行,每日修剪草坪面積可達1.75英畝(7000平方左右)。
并且,由于配備攝像頭和人工智能系統,Lymow One割草更智能,避免了傳統割草機常見的導航偏差,不僅可以輕松繞開障礙物,還能夠保障產品在多個天氣條件下穩定運行。
受益于產品的高性能,來牟科技斬獲近百家經銷商的訂單,目前已經進入試產階段,開始小批量交付。除線上平臺外,來牟科技還計劃今年重點布局線下渠道,加快市場拓展。
同為云鯨智能前聯合創始人創立的森合創新也成立于2022年,深耕的一樣是割草機器人賽道。
公司推出的首款產品同樣是以眾籌的方式殺到海外。其中,全球首款滾刀割草機器人Oasa R1售價1199美金起,在2024年的KS眾籌活動中成功籌集超過230萬美元的資金。
不同于其他割草機器人采用的旋轉刀片,Oasa R1是采用專利的卷軸刀片進行切割。“它比旋轉刀片更能實現均勻的修剪效果,對草坪更健康不說,還能減少維護,”Oasa聲稱。
不僅如此,Oasa R1還配備了自動刀片重磨系統,有效減少人工更換或重新調整刀片的需要,既高效又節能,也意味著割草質量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同,據說Oasa R1每小時修剪可達500平方米。
能耗方面,Oasa R1也采用了低功率設計,耗電量僅為約40Wh,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60%。另外,據宣稱,公司已獲得近億元人民幣融資。
無論是來牟科技,還是森合創新,都只是割草機器人賽道的單個案例,我們再往前追溯來看,會發現受益于割草機器人賽道的持續狂奔,該賽道不斷進行更新換代,由此誕生的品牌并不少。
割草機器人賽道大爆發,一批品牌正崛起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全球私人花園約有2.5億個,其中歐美地區的擁有量就占據了7成的比例。受益于全球私人花園的逐日增多,割草機市場規模不斷增長。
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割草機市場規模達到323.1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至486億美元。同時有數據表示,這些消費者平均每年會支付1000-2000美金,用于維護花園、草坪、泳池等設施。
但高需求之下,智能割草機器人的滲透率仍舊處于低位,僅有4%,這也讓諸多賣家從中嗅到了商機。
行業發展初期,最初的一批玩家是以園林器械工具起家,諸如我們熟知的格力博、亞特、大葉股份等。其中,格力博今年的歐洲訂單激增,年后歐洲市場的銷售又追加了30%的訂單。
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零轉向鋰電坐騎式商用割草車“OptimusZ”及其系列是眼下最熱門的產品,“續航里程達到500公里,支持全天八小時割草,最大割草面積超過9萬㎡,”格力博的經銷商反饋道。
后在機器人背景下,不少大賣也開始加注這一賽道,如安克創新、九號公司、科沃斯、追覓等。安克創新是入局割草機器人賽道失敗的代表之一,2022年組建60人團隊闖入割草機器人賽道,但最終未能取得成果,只得解散團隊。
反觀擁有機器人底蘊的九號機器人卻有不一樣的結果。公司在2021年推出初代割草機器人產品,Navimow隨之面世,不久后該產品就在美國及歐洲的20幾個國家徹底賣爆,2023年,Navimow系列產品全年銷售3.68萬臺。
近些年,在該賽道也出現了一批初創公司,例如漢陽科技、長曜創新,還有我們前面提到的來牟科技等。
去年12月,長曜創新拿下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融資由格力集團領投。至此,長曜創新已經完成四輪融資,總額接近億元。
據了解,長曜創新2022年成立于深圳,面向全球消費者提供家用無邊界智能割草機器人,首款產品AIRSEEKERS TRON與Tron Max的預售,一個月內眾籌金額破220萬美金,首批訂購產品超1500臺。
有人失敗,自然有人取得成功。在安克創新的失敗案例之后,割草機器人賽道仍有后浪持續涌入,也在力證這一賽道的無盡潛力。不過,眼下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卷定位、避障等核心功能,也意味著涌入的賣家要在研發上下諸多功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