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公眾號,偶然刷到以前某同行A的小號
自從退休后,為圖清凈斷舍離,我有意取關了絕大多數以前同行的理財號,他們這些年近況,我不太了解
這次正好刷到,好奇心驅使,有的沒的看了兩眼
但越看越奇怪,怎么寫的有一搭沒一搭神經兮兮的?和印象中A此前風格完全不同
再一翻歷史文章,這才發現,乖乖隆地洞,出了不得了的大事!
他從21年到24年,經歷了三年嚴重抑郁癥
原話是每天蓬頭垢面,眼神迷離,身材走樣,輔導孩子作業總是大呼小叫,親子關系一塌糊涂,下樓走在河邊都有往下跳的沖動,甚至還想過索性把兒女先弄死,再自己一起死了算了……
為啥會得如此嚴重的抑郁癥呢?
此處先按下不表,驚聞這番突變,把我的思緒拉回到多年前,記憶如潮水般涌了上來
真實個人IP自媒體真正能對粉絲進行精細化管理,實現私域流量的商業閉環,不在BBS時代,不在博客時代,也不在微博時代
這一切,始于2013年開啟的微信公眾號時代
在那片從未有人開墾過的處女地,需求巨大,供給匱乏,商機無限,有些先知先覺的弄潮兒,借勢快速完成原始積累
當時我們圈內人士最大的擔憂和猜測是:
博客火了沒幾年就被微博取代,微博火了沒幾年又被微信代替,微信還能火幾年?下一個取代微信的爆款是誰?
誰都沒料到,一晃十多年過去,微信沒被任何新生力量取代,雖然 抖音快手小紅書先后崛起,公眾號不復當年之勇,但與微信的天然捆綁還是助其占據自媒體平臺重要地位,這也是視頻號能后來居上的核心原因
當然,這是后話了
回到2013年,在IP型理財自媒體這個專業門檻很高的市場,直到年底,也只有一男一女兩個IP,稍微做出一點名氣
2014年初,在對這兩個樣本進行研究后,我決心下水創業
因為和這兩位因機緣巧合而半路出家的個人IP相比,當時我無論專業素養還是文字功底,都只強不弱
此后幾年,不斷有新人入行,行業逐漸熱鬧起來,也從肉多狼少,變成狼多肉少
但市場依然處于缺乏監管的野蠻生長階段,每個創業者都根據自身風格特長和對市場的理解,探索不同道路
時間一晃來到18年,此時我已是這個不大的圈子里排得上號的頂流大佬,同行見了都會敬我三分
因經常共同出席各券商、基金、險司、三方組織的行業活動,我和業內其他頭部IP或多或少都有些交情(交集)
當時我一邊忙于創業,一邊心中暗生感慨——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真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
將來退休后,沒準可以寫一本回憶錄《2013-20XX:理財自媒體江湖風云錄》
沒想到,行業拐點,不期而至
首先是2019年,P2P行業被政策集體安樂死,隨后非標私募、信托等被集體風險出清,死傷無數
緊接著,2020年,疫情從天而降
再然后,2021年,行業監管全面加碼
最后是2022年,口罩升級,股市樓市一起跌,無論頂級富豪還是底層牛馬,財富齊縮水,百姓兜里缺錢,能(敢)拿來理財的錢也大幅減少
這個局面持續至今,樓市還沒見底,股市還在3000點徘徊,各路理財收益每況愈下,唯獨黃金加速突突,還在上演最后的瘋狂
嫁接在“經濟向好,居民增收”和“理財市場紅火,賺錢效應顯著”這兩棵大樹之上的理財自媒體行業,自然也不復當年好時光
所有從業者都面臨相同的時代變化,但應對態度卻全然不同
有的IP一早把號賣了,早早官宣財務自由,不再落地理財實操,轉而全身心兜售FIRE(財務獨立,提前退休)理念
有的IP理念不清,路線不明,各種試錯,反復折騰,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最后把投資人的錢燒光,直接二婚嫁人生子,把爛攤子全交給老公(也是一個IP)打理
有的IP雖是行業頂流,卻一直不拿投資不組團,永遠一人碼字,哪怕大號被封,又把小號重新做大,堅持至今,也算不忘初心,從一而終
有的頂流IP在代言的P2P暴雷后,直接一聲不響玩失蹤,徹底從互聯網上消失
有的IP當年all in P2P,行業涼涼后口碑崩塌,無法轉型,只能換個新IP,轉戰其他行業自媒體賽道,也有的本就不是媒體人出身,暴雷后直接回歸老本行IT賽道
有的IP堅持半天,最后放棄理財定位,轉型養身IP,熏香念經身心靈走起
有的IP本是打工人,IP做起來后不甘做人牛馬,直接拿走東家賬號,自己經營,雖官司纏身,卻依然活得自在瀟灑
有的IP做大后成了公司老板,無暇親自操刀,沒想到先投P2P倒貼幾千萬,后被渣女騙走幾千萬,開小號痛罵渣女后,兜兜轉轉,又回歸理財博主身份
有的IP曾是三方基金平臺高管,苦心打造智能投顧品牌,卻因理念不合被迫出走,沒想到自己第三次從零開始創業,做出來的全新投顧品牌反而比老東家的口碑更好
有的IP和渣男前任分手后,借精生子,獨立帶娃,一邊帶娃一邊更文,也算給新時代獨立女性開辟了一條前人少有勇氣走的路
有的IP經長年累月積累,形成了一大批 無論漲跌都無條件支持的鐵粉,但IP本人 極其在乎個人隱私,從未公開露面,甚至從未談及個人生活,也算天賦異稟的奇人了
有的IP為了基金組合能合規,入職券商/基金公司,但合規后的投顧組合表現糟糕,早年反復宣傳的口號“定投N年賺N倍”形成口碑反噬,被輿論反復拿來鞭尸
上面說的都是業內叫得上號的大IP,還有其他的我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我也就隨口一提,這不重要
重點來了,開頭說的那位A也是行業頭部IP,只不過他走的不是一般個人IP道路,而是打造一個巨大的財商教育平臺(個人也是平臺力推的核心IP)
早期他家還沒那么火時,他們兩口子還請我吃過一頓飯,聊可能的合作機會
都是上海人,base都在上海,還聊得挺開心,當時力嫂剛生娃,他家二胎雙胞胎還在肚子里,還給力嫂送了一盒嬰兒玩具
當年財商教育的核心商業模式是用低價理財訓練營吸引有理財學習需求的潛在客戶,再售賣高價進階課程
這種知識付費模式在很多細分領域都存在
問題,可能從18年拿了巨額融資開始
資本逐利,要求高增速,才能給后面的投資者講故事畫大餅,把估值吹天上去,從而猛賺一筆
但依靠內容吸引粉絲的自然增長,無法滿足風投對高增速的迫切需求(可能和風投簽過對賭協議),只能花錢買流量
但看廣告買來的流量客戶,一是不像自有粉絲那樣經過此前的理財教育熏陶,對理財有更理性的預期,而是在廣告的片面宣傳下,一個個都巴望著花小錢賺大錢,恨不能給你9塊錢,兩周后就能馬上賺回9萬塊,完全把理財當成快速來錢的副業看待
但理財想要高收益,天然要承擔高風險,遇到行情不好,不賺反虧,就容易產生受騙心理,要求退款,甚至到處投訴
所以到2020年,隨著員工和客戶規模瘋漲,企業面臨的口碑風險也越來越大,不得不花費更多財力人力進行公關,控制負面輿論發酵
二是在中國,任何一種商業模式賺了大錢,都會迅速引來跟風模仿者,往死里卷
其他同行不管行事風格怎樣,和我私交如何,我都不至于報人家身份證,但下面這位,我堅信上帝定不會輕饒他,就算起訴我也不怕!
這就是微淼商學院創始人封賀!
在創辦 微淼前,此人學歷造假,持股和任職公司涉嫌非法薦股、 原油期貨/現貨的虛擬盤詐騙
2019年起開始瘋狂全網打廣告,招募夢想一夜暴富的小白學員,所謂的“理財老師”用一套又一套“告別窮人思維”、“財務自由捷徑”等營銷話術和群里安插的大量托兒,忽悠學員報名高價進階課程
其中不乏許多缺乏收入的大學生和寶媽,為了成功收割這些根本沒有理財實力更付不起學費的弱勢群體,“老師”甚至會鼓勵學員通過花唄、白條、信用卡分等方式湊學費,以圖以小博大,逆天改命!
最可笑的是,為了降低成本,快速擴張,微淼招的很多“理財課老師”,本就是培訓一周話術就匆忙上崗的準小白,甚至還鬧出過“老師”把主動型基金給學員解釋為“銀行大堂經理為了完成任務主動推薦的基金”這種地獄級笑話……
換平時,遇到這種笑話我會用或
但我極罕見用了,說明我真的出離憤怒!
老荔枝都知道,我過去不時會寫一些理財自媒體如何平衡職業道德(理財教育與服務的社會價值)與公司生存的兩難問題
雖然任何知識付費都會被一部分人視為“割韭菜”,但我們團隊以前的理財教育和服務都在我的嚴格把控之下,言傳身教+制度保障(荔枝匯班主任只考核續費率,不允許對會員進行刻意的二次開發和商業變現),始終堅持團隊利益與客戶利益的一致性,絕不允許為了賺錢故意忽悠客戶
但我萬萬沒想到,居然會冒出如此厚顏無恥,以理財教育之名行消費欺詐之實的行業敗類!
正是在微淼等一干后起模仿者的“神助攻”下,“財商訓練營”的獲客賽道迅速內卷,從起初幾十塊一個有效戶,逐漸提到100、200,甚至400一個
這意味著一個100人的財商訓練營還沒開班,公司已先虧4萬,還要扣掉班班高額提成、進階課成本和其他公司運營成本,可不得從這一個班里榨出10來萬,公司才有得賺嗎?
一個進階課程就是大幾千,意味著至少有15%以上轉化率,才能保本
一旦轉化率不足,公司就是虧本賺吆喝
背后是風投拿著對賭協議瘋狂逼你快跑
兩側是毫無底線,如狼似虎的競爭對手把獲客成本卷上天
眼前還有嗷嗷待哺的數百名全職員工和上千名兼職班班要吃飯,這種商業模式的走樣和行業口碑的坍塌,就是早晚的事
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來自上方的監管重拳
由于微淼為代表的割韭菜模式傷天害理,引發巨量投訴,2021年監管出手,迅速遏制“理財課變劫財課”的行業亂象,但也斷了小貝及其團隊的生路,哪怕我們學員都來自我的鐵桿粉絲,沒有任何一個是流量渠道買來的
可想而知,到了2021年中,經過同行內卷、口碑下滑(21年是熊市)、監管重拳的連續打擊,A的公司面臨著何等巨大的生存壓力
自己全身心投入的事業在短短幾年內爆炸式增長,又在短短1年內迅速塌房
春風得意、日進斗金時,身邊都是溜須拍馬、阿諛奉承之輩,大廈將傾時,很多人卻換了一副認錢不認人的嘴臉
哪怕按勞動合同法給予離職賠償,有人依然不滿足,大打感情牌,希望獲得更多額外補償
公司都這樣了,老板沒卷款跑路,還在咬牙給你繳最后一筆社保和離職補償金……
世態炎涼,人情如絮
這,叫人情何以堪……
更遭的是,風投在背后“逼宮”
此前對公司發展過于自信,沒對公司資產和家庭資產進行風險隔離,如今投資人有可能會追溯其個人私產,被迫連夜賣房搬家,孩子也從此前的貴族私校,轉入普通公校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同是受到政策沖擊的教培行業,當他看到俞敏洪被迫遣散新東方教師團隊后,又帶著新一代知識IP董宇輝在直播帶貨賽道二次創業成功,A的心里更是苦楚難忍——我這輩子怕是再無二次翻紅機會了
人生突遭這番變故,EMO也在情理之中
那他后來是如何走出深度抑郁呢?
他也說不清
可能是性格?亦或運氣?
總之,經歷了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噩夢3年,如今總算活了過來,整個人的三觀都發生了劇烈變化
回到上面那句標紅的核心問題:為何所有從業者都面臨相同的時代變化,但應對態度卻全然不同?
我曾說,事業大成功是60%運氣+30%天賦+10%努力
但我回顧那么多同行過去10年的起起伏伏,發現性格也起到重要作用
膽子大的,可能成為雷軍張一鳴,也可能成為賈躍亭許家印
但要說膽子大,怎少得了王健林?
他曾有名言:
“什么清華北大,都不如膽子大!”
“膽子大,臉皮厚;走遍天下都有萬達!”
但他當年膽子太大,海外胡亂搶地,太歲頭上動土,最后遭到敲打,使萬達比同行提早4年陷入嚴重債務危機,被迫從買買買變身賣賣賣
沒想到因禍得福,躲過了中國房地產歷史大頂給全行業帶來的沖擊,如今依然輕資產、低負債、謹慎投資,也不再公開發表激進言論
如果不是當年過于激進遭敲打,沒準今天老王也和皮帶哥手牽手了……
反觀我自己一路走來,雖然也有運氣成分,但骨子里被網友吐槽“精致利己”的上海小男人性格,卻也一再幫了我
13-15年,當機會來臨,我能做到順勢而為,勇敢出擊,不舍晝夜,積極進取
16-18年,在風險叵測的創業路上,我能做到不急不躁,穩扎穩打,不見兔子不撒鷹,有一分能力吃一口飯
19-21年,哪怕在最順風順水的那3年,也依然心存敬畏,不敢盲目自信,瘋狂擴張
21年后,當風險來臨,我也能做到審時度勢,急流勇退,見好就收,平安落地
既沒留下一地難以收拾的爛攤子,更避免了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驚險人生
但再仔細想想,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
有人說是先天母胎帶來的,那基因彩票不也是運氣嗎?
有人說是后天環境塑造的,可無論家庭環境還是社會環境,你成長路上能遇到怎樣的環境,又有多少是自己能左右的?不還是運氣嗎?
再想想,30%的天賦又從哪來?不還是中了基因彩票嗎?
那10%的努力呢?
和性格相似,科學研究也認為是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的產物
有的基因就是天然表現出更強的自律和堅持
而后天環境,無論父母的教養方式還是身邊同齡人的影響,同樣不是自己能選擇的
就像A的兒子,小學一年級上的還是上海頂流私立,二年級就被轉去公立,5年又被帶去小城市生活,他有權說半個不字嗎?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說來說去,這都是命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