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誰懂啊!最近二手平臺上居然掀起了一股 “紅色尖叫熱”,曾經被我們嫌棄到不行的紅色尖叫,如今竟搖身一變,成了 “香餑餑”,被炒到 88 元一瓶 ,這價格,簡直是 “雪糕刺客” 見了都得甘拜下風,妥妥的 “飲料界新刺客”!
遙想當年,紅色尖叫在 “五大難喝飲料” 榜單上可是穩居榜首,那獨特的人參味,被網友們吐槽為 “酸煙灰水”“腐爛草根味” ,妥妥的 “童年陰影”。誰能想到,多年后的今天,它居然成了眾人追捧的對象,這劇情反轉,比電視劇還精彩!
從 “無人問津” 到 “高價難求” 的逆襲之路
紅色尖叫這一路走來,堪稱一部現實版的 “逆襲大劇”。2004 年,它誕生于農夫山泉旗下,作為一款不走尋常路的功能飲料,在那個甜味飲料稱霸天下的年代,紅色尖叫帶著它獨特的植物風味,一頭扎進市場,那添加了西洋參、靈芝、桂圓等植物提取物的配方,本想在養生健康領域大展拳腳,可誰能料到,那獨特到 “別具一格” 的味道,直接把大多數消費者 “拒之門外”。一時間,各種吐槽聲鋪天蓋地,什么 “兌了風油精的板藍根”“過期的止咳糖漿”,它也因此在各類 “最難喝飲料排行榜” 上牢牢占據一席之地,妥妥的 “飲料界小透明”,無人問津。
然而,誰都沒想到,多年后的今天,紅色尖叫竟在二手市場打了一場漂亮的 “翻身仗” 。2024 年 9 月,農夫山泉為慶祝尖叫品牌上市 20 周年,搞了波回憶殺,限時復刻紅色尖叫,在天貓平臺發售 1 萬箱,一箱 15 瓶,售價 75 元,算下來單瓶 5 元。本想著就是滿足下老粉的情懷,結果上線僅 3 天,就被搶購一空,直接登頂功能飲料新品榜 TOP1,這熱度,簡直超乎想象!
如今,在閑魚、轉轉等二手平臺上,“紅色尖叫” 四個字那可是搜索熱詞,滿屏都是 “最后一批”“絕版收藏” 的宣傳語 。商家們把它吹得神乎其神,仿佛這不是一瓶飲料,而是稀世珍寶。那些快過期的紅色尖叫,價格更是一路飆升,從原本的 5 元一瓶,漲到 48 元、68 元,甚至 88 元 。有的商家還信誓旦旦地說,“這是最后一批貨,再不喝就過期了,以后想買都買不到嘍!” 這饑餓營銷玩得那叫一個溜,不少消費者就吃這一套,紛紛下單搶購。
走紅背后:多重因素交織
紅色尖叫的爆火,絕非偶然,背后是多種因素相互交織的結果。
先來說說懷舊經濟。紅色尖叫誕生于千禧年之初,對于 80、90 后來說,它承載著滿滿的童年回憶。那時候,學校小賣部里的紅色尖叫,雖然味道不咋地,但獨特的造型和神秘的味道,總是讓人忍不住好奇。如今,這些曾經的少年已長大成人,面對生活的壓力,越發懷念童年的無憂無慮 。紅色尖叫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他們塵封已久的回憶大門,即便它味道依舊 “獨特”,但那份懷舊情懷,讓大家愿意為它買單,只為重溫那段美好的舊時光 。
再談談獵奇心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大家對新奇、獨特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紅色尖叫多年來穩居 “最難喝飲料” 榜首,那獨特到讓人難以忘懷的味道,成功勾起了大眾的獵奇心。短視頻平臺上,“紅色尖叫挑戰” 的視頻層出不窮,博主們喝到尖叫時那夸張的表情和搞笑的反應,吸引了無數網友觀看、點贊和分享 。這種獵奇體驗就像一種社交貨幣,在年輕人中迅速傳播,大家紛紛跟風購買,只為在朋友圈、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 “勇敢嘗試”,證明自己的獨特品味,獲得更多的關注和點贊。
還有不得不提的稀缺性。農夫山泉官宣紅色尖叫停產,又限量復刻 1 萬箱,這一操作直接拉滿了產品的稀缺屬性。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在收藏市場,稀缺性是決定藏品價值的關鍵因素 。紅色尖叫也不例外,限量發售使得它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黃牛們嗅到商機,大量囤貨,人為制造供需失衡,進一步抬高了價格。在二手平臺上,“最后一批”“絕版收藏” 的宣傳語隨處可見,讓不少消費者覺得不趕緊入手,就再也沒機會了,這種恐慌性購買心理,也助推了價格的飆升。
當然,品牌方的營銷策略也功不可沒。農夫山泉深諳 “黑紅也是紅” 的流量密碼,紅色尖叫多年的負面口碑,反而成了它的話題資產 。這次限量復刻,打著 “重生文學” 的旗號,成功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短時間內就售罄,后續又對二手平臺的炒作持觀望態度,讓熱度持續發酵,無疑是一場成功的饑餓營銷。回顧農夫山泉的歷史,2016 年東方樹葉也曾被評為 “最難喝飲料”,但通過持續的市場教育和營銷推廣,如今已成為無糖茶市場的頭部產品 。這次紅色尖叫的爆火,說不定也是農夫山泉復制東方樹葉成功之路的一次大膽嘗試呢!
市場反應與爭議
紅色尖叫的價格在二手平臺上一路狂飆,引發了市場的強烈反應和廣泛爭議。
對于消費者而言,反應可謂是兩極分化。一部分消費者,尤其是那些對紅色尖叫有著深厚情懷,或是熱衷于獵奇、收藏的,面對高價,依然毫不猶豫地選擇買單 。在他們看來,紅色尖叫不僅僅是一瓶飲料,更是一段青春記憶的承載,或是彰顯自己獨特個性的標志。哪怕價格再高,只要能擁有,就覺得物超所值。在小紅書上,就有不少消費者分享自己高價購買紅色尖叫的經歷,還配上精美的圖片和文字,炫耀自己搶到了 “限量版”,那滿足感溢于言表 。
然而,另一部分消費者則對這種溢價現象嗤之以鼻,直呼 “大冤種” 才會買 。在他們眼中,紅色尖叫味道難喝,即便有情懷加持,也不值這個價,二手平臺的高價完全是商家炒作的結果,是智商稅 。微博上,相關話題下吐槽聲不斷,“88 元買一瓶難喝的飲料,錢多人傻吧”“商家太黑心,利用情懷割韭菜” 等評論隨處可見 。
商家這邊,自然是賺得盆滿缽滿 。那些早早囤貨的黃牛和二手商家,看著不斷上漲的價格,笑得合不攏嘴 。有賣家得意地表示,“我當初一箱才 75 元進的貨,現在單瓶就能賣 88 元,這利潤,比做啥生意都強” 。還有商家為了抬高價格,無所不用其極,不僅在宣傳語上夸大其詞,強調 “絕版”“限量”,還故意營造緊張氛圍,說 “庫存有限,欲購從速”,讓不少消費者沖動下單 。
但這種溢價炒作行為,也引來了諸多質疑 。有消費者質疑商家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秩序 ;也有行業專家指出,這種基于情懷和稀缺性的炒作,缺乏可持續性,一旦熱度退去,價格很可能會暴跌,最后受傷的還是那些高價接盤的消費者 。甚至有網友調侃,“這紅色尖叫,喝的不是飲料,是智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大家對這種溢價現象的不滿 。
未來走向與思考
如今,紅色尖叫的熱度仍在持續發酵,大家都在猜測,它的未來會走向何方呢?農夫山泉回應稱,紅色尖叫因含有人參成分已停產,對于二手平臺的價格炒作,會反饋給相關部門核實 ,而是否重新銷售,需以實際銷售情況為準 。這模棱兩可的態度,給紅色尖叫的未來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
從市場角度來看,如果紅色尖叫重新回歸市場,且大量鋪貨,那二手平臺的高價泡沫很可能瞬間破滅 。但要是農夫山泉繼續玩饑餓營銷,少量復刻,那紅色尖叫的稀缺性仍會存在,價格或許還能在高位維持一段時間 。不過,這種基于情懷和稀缺性的熱度,能持續多久,還是個未知數 。一旦消費者的新鮮感和懷舊情緒消退,沒有新的消費點支撐,紅色尖叫很可能又會回到無人問津的狀態 。
這一現象,也給整個飲料行業帶來了不少啟示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除了產品本身的功能和口感,情感價值、文化內涵等附加因素,也逐漸成為影響購買決策的關鍵 。品牌方不妨多挖掘產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打造獨特的品牌文化,說不定能讓一些看似 “小眾”“冷門” 的產品,找到新的市場機會 。
對于咱們消費者來說,紅色尖叫的爆火,提醒我們要保持理性,別被情懷和炒作沖昏頭腦 。在購買商品時,多想想自己的真實需求,別盲目跟風,花冤枉錢 。畢竟,再珍貴的情懷,也抵不過實實在在的性價比 。家人們,你們覺得紅色尖叫還會重新回到我們的生活中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咱們一起聊聊這神奇的 “飲料界頂流”!
版權申明:零售信息公眾號所發稿件、圖片均用于學習交流使用,并已在顯要位置注明文章出處和來源,若文章涉及版權,請聯系138 0241 9028,將馬上安排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