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阿根廷電影《知女莫若母》。
片名Elena sabe / Elena Knows (2023)。
這部電影改編自克勞迪婭·皮涅羅的同名小說,展現一段母女間糾葛深沉的情感世界。
故事主角埃琳娜是一位身患帕金森病的老婦人,日常生活中早已力不從心。她的女兒麗塔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突然去世,警方將其定性為自殺。但埃琳娜始終無法接受這一結論,堅信女兒的死另有隱情,于是踏上了探尋真相的艱難旅程。
影片的節奏雖然緩慢,情節也并不復雜,既有母愛的無私與偉大,也有復雜微妙的母女關系。
影片的核心,毫無疑問,是埃琳娜和麗塔之間那段糾纏不清、愛恨交織的母女關系。
埃琳娜是典型的傳統母親,嚴厲、固執,總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女兒。她的關心常常隱藏在冷漠的言辭和苛刻的要求背后。她不輕易表達情感,甚至顯得有些冷酷。
當得知女兒的死訊后,這個看似冷血的母親,毫不猶豫地走上了為女兒討回公道的路。每一次顫抖的手勢,每一眼迷茫的目光,都讓人切身體會到她內心深處的掙扎與痛苦。
麗塔是一個渴望自由、追求獨立的女性。她與母親之間的矛盾,幾乎構成了她人生的全部。年過四十的她,依然帶著一份不切實際的天真和迷茫。
她想照顧好母親,又渴望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但現實總是給她沉重的打擊。影片通過一系列穿插閃回,揭示了母女倆從小到大的生活片段,勾畫出她們復雜關系的源起與演變。
埃琳娜的愛是無條件的,但她表達愛的方式讓麗塔深感窒息;麗塔試圖擺脫母親的束縛,卻又難以割舍那份根深蒂固的依賴。
隨著埃琳娜的調查深入,一條條與麗塔死亡相關的線索逐漸浮出水面。
從麗塔的男友胡安神父,到她的好友伊莎貝爾,再到她曾經就讀的學校,每個細節都像是掩藏著某種未解的謎團。就在觀眾以為真相即將大白時,影片卻忽然轉向另一段回憶,令人為之一愣,也引發了更多的疑問與思考。
在影片的結尾,埃琳娜終于面對了女兒自殺的事實,放下了手中的雨傘。這一簡單的動作象征著她終于放下了對女兒的執念,也放下了那些未曾釋懷的愧疚和悔恨。她終于理解,愛不是占有,而是成全。
影片以帕金森癥為主線,描繪了疾病對個體和家庭的雙重摧殘。埃琳娜的病情逐漸加重,她的身體逐步僵硬,動作變得遲緩,情緒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控制,時刻提醒觀眾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掙扎與無奈。
但這部影片并不將帕金森癥僅僅視作一種疾病,而是把它作為生命的一部分,作為一種無法逃避的命運。
埃琳娜盡管深陷病痛,但她依然保有尊嚴和勇氣。她的行動不只是對抗疾病,更是一種對生命意義的詮釋,給我們樹立了無聲的榜樣。
《知女莫若母》并非一部簡單的懸疑片或劇情片。它探討的是母女間那份復雜且難以言喻的情感,揭示家庭中的愛與痛,以及人性中的善與惡。
來吧,互相傷害吧。許多人在“愛”的名義下做出傷人的事,而當事人常常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從埃琳娜的視角出發,觀眾感受到了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深深牽掛。她不惜一切代價,只為揭開女兒死因的真相。母愛,如此強大,讓人動容。
影片也不忽視麗塔的內心世界。她在照顧母親的同時,內心的掙扎和對自己生活的渴望逐漸顯現。她在努力尋求幸福,但生活的重壓讓她幾乎喘不過氣。這份無力感,真實而沉重,仿佛每個觀眾都能從中看到自己。
影片的鏡頭語言簡潔有力,特寫鏡頭頻繁出現,把觀眾的目光牢牢鎖定在人物的面部,細膩地捕捉到他們表情中的每一絲變化。
配樂低沉、哀傷,仿佛壓在觀眾心頭的重重陰霾,渲染壓抑的氛圍,更加深了人物內心的痛苦與掙扎。
《知女莫若母》是一部節奏緩慢的電影,它沒有急促的情節,也沒有震撼的特效。
但正是這種平靜,讓它以一種真實的力量觸動了每一個觀眾。影片的節奏與埃琳娜的病情相呼應,也緊密契合她揭開真相的歷程。它給了我們足夠的空間去細細觀察、深深思考、真切感受。
愛,不僅是付出與犧牲,更是理解與包容。只有真正走進對方的心里,才能感知彼此的喜怒哀樂。
慢節奏揭示母女糾葛,
傷病與愛交織的沉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