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水產養殖模式中,養殖戶常面臨水質變化難監測、突發問題難應對的困境。水質一旦出現波動,如溶氧量驟降、pH 值失衡或氨氮含量超標,往往難以及時察覺,輕則導致水產品生長緩慢,重則引發大規模死亡,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對水質各項參數(水溫、水位、氨氮、PH、溶解氧、鹽度、濁度)進行監測并調控可以降低30%至40%的水產品死亡率,并為水產品提供良好健康的生長環境。隨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水產養殖環境檢測系統應運而生,能夠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水質監測和智能報警。
水質監控是智能水產養殖監測系統的基本功能。基于水質環境傳感器,系統可以實時獲取水環境的pH、水溫、溶氧量、氨氮量等對于水產養殖來說至關重要的數據,并且與預先設定好的閾值進行對比。如果有數據即將超出閾值的范圍,系統就會自動向養殖管理人員發送警報。此外,管理人員也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實時查看水環境的各項數據,監測水質情況。系統預設了各項水質參數的閾值,當監測到的水質數據超出設定范圍時,會立即觸發報警。報警方式多樣,包括本地聲光報警、短信通知、手機APP推送等,確保養殖戶能夠及時收到警報并采取措施。養殖戶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隨時隨地查看養殖場的實時水質數據和設備運行狀態。系統支持遠程控制功能,養殖戶可以遠程操作增氧泵、換水設備等,實現智能化管理。
基于物聯網技術,傳感器和設備可以在智能環境中無縫通信,讓養殖者可以更遠程控制養殖工具,實現人工的解放。同時,智能養殖模式也讓養殖者可以方便地收集養殖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存儲、管理、分析,可為后續的生產過程提供有價值的生產導向,大幅提升產品的品質。智能水產養殖監測系統還具備水產病害預警的功能。基于AI智能攝影機,系統可以自動識別養殖生物的健康狀態。在發現所養生物體表出現發病跡象,或者行為有異常的時候,系統就會對此進行智能分析,判斷其是否有可能是生病了。在判斷養殖生物有生病可能的時候,系統會第一時間通知養殖管理人員,請其及時處理,以免病害大規模爆發,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
系統能夠對采集到的水質數據進行分析,生成歷史數據曲線和統計報表,幫助養殖戶了解水質變化趨勢。基于大數據分析,系統還可以提供養殖建議,優化養殖方案,降低養殖成本。水產養殖場:實時監測水質參數,確保養殖水體始終處于適宜狀態,促進水產品的健康生長。河道與水庫:用于監測水質變化,及時發現污染源,保護水資源。支持河道漂浮物檢測、河岸垃圾檢測、疑似垂釣檢測、人員落水檢測、船只識別、水尺讀數等多種算法;實現對江河湖泊、水資源、水利工程等的智能化監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