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之爭中,增程式電動車曾長期處于邊緣地位。其核心部件——增程器(Range Extender),因“既非純電驅動,又非傳統混動”的中間形態,被部分專家視為“妥協方案”,曾經甚至有人用外加燃油充電寶,“脫褲子放P”的言論來形容增程車。但是現在你看,新勢力當中能夠盈利的理想是靠著增程的基本盤穩坐釣魚臺,阿維塔、問界等這些個更新的新勢力也有增程產品。大家不禁要問了,增程器這個東西有什么魔力?這還得從增程器的發展講起。
一、早期的增程式插電混動車是什么樣的?
1、增程式(串聯式)混動車的起源是誰?
現在意義上的增程式混動車起源于理想ONE(參數丨圖片)。2019年理想ONE以1.2T三缸增程器打開市場后,增程技術憑借“續航無憂”的差異化定位,在2024年實現銷量118萬輛,同比增速達78.7%,成為新能源市場增速最快的細分賽道。
理想ONE搭載的東安DAM12TD增程器,采用1.2T渦輪增壓三缸布局,最大功率96kW,專為發電工況優化,基本原理就是通過技術手段,把內燃機的工作點都集中到發電友好的工況上。這套增程系統的亮點在當時很多,三缸結構體積小巧,為前電機與電池組騰出空間,使理想ONE在軸距2935mm下實現32.8kWh電池與45L油箱的布局;發電效率方面,通過渦輪增壓與阿特金森循環,使發動機在2000-4000rpm區間保持90%以上發電效率,饋電油耗8.72L/100km,這已經算是那個時代下那個尺寸的SUV當中非常優秀的水準。
2、第一款增程式車成了嗎?它完美嗎?
2021年,理想ONE以90,491輛的銷量躋身中大型SUV市場前三,其增程技術路線驗證了“無里程焦慮”的剛需。然而,長測拆解暴露出三缸增程器的結構性缺陷:滲油與積碳——10萬公里拆解顯示,缸墊單側滲油、高壓油軌油塊堆積、進氣氣門積碳等問題頻發,反映三缸機在長期發電工況下的可靠性短板。另外,三缸機作為增程器,運轉時候的噪音水平較高,增程器介入時3000rpm的固定轉速,導致車內噪音增至65分貝,與純電模式下的38分貝形成強烈反差;
盡管如此,理想ONE仍以“家庭用車”場景為突破口,證明增程技術可填補純電車在長途出行中的體驗空白。
二、核心技術增程器的發展之旅,從三缸到四缸再到兩缸
理想ONE的故事告訴我們,增程這個能量和動力傳遞形式沒有問題,理想ONE為數不多的槽點就是1.2T三缸增程器。從2022年左右,理想L系列SUV換裝了新款的四缸1.5T增程器之后,增程式真香這件事逐漸被市場和其他品牌所知。而隨著大尺寸SUV和MPV越來越受歡迎,增程式迎來了爆發式增長的風口,大批量背著發電機的大電池新能源車爭相涌現。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說增程車的核心部件,由內燃機擔當的增程器。
1、比起三缸增程器時代,怎樣才能做一臺好增程器?
我們就以理想品牌的垂直換代為例,理想L9換裝的1.5T四缸增程器(新晨動力CE15F),通過以下改進解決三缸機痛點:平衡軸設計:消除一階慣性力,使怠速振動降低60%;深度米勒循環:壓縮比提升至16:1,饋電油耗降至7.8L/100km;集成式排氣歧管:縮短暖機時間至90秒,冬季續航提升15%。這么做就明顯提升了發電這個過程的品質感,讓最容易被人感知到的內燃機介入這個事情盡可能無感。我們實際開過理想L8,增程器介入真心基本無感,相較于理想ONE有著長足進步。
2、更加高階的技術方面都有哪些重要的提升?
2023年后,增程器技術進入第二輪迭代周期,核心突破集中在熱效率與電控耦合。比如說賽力斯超級增程系統:2025款問界M9搭載的增程器,通過44.8%熱效率與3.6kWh/L油電轉換率,實現1400km綜合續航,而后在2024年度,各種超高熱效率的增程器層出不窮;AI主動智控通過多傳感器融合與預測性能量管理,增程器可提前10秒預判功率需求,使發電介入時的扭矩波動降低至±3N·m;采用雙質量飛輪、液壓懸置與主動降噪技術,將增程器噪音壓低至55分貝以下,與純電模式差距縮小至10分貝。這些優化一言以蔽之,除了提高熱效率保證汽油的內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中外,就是通過AI的精準控制,實現讓發電這個過程更加絲滑、柔順,
三、小車也要增程!奇瑞1.2L雙缸增程直接甩出王炸
1、奇瑞到底搗鼓了個什么東西?
要說奇瑞真的是個理工男,最近鼓搗出了一個非常炸裂的新鮮玩意。奇瑞在2025年混動之夜發布的1.2L雙缸水平對置增程器,就顯得十分炸裂。首先是排量與功率:排量僅1.2L,額定功率50kW,發電機效率97%,綜合油電轉換效率達4kWh/L,直說就是1L油能發出4度電,如果說一個小一點電池的增程車,3L油就能把電池充滿。再就是熱力學革新600bar缸內直噴、26:1膨脹比與全域λ=1燃燒控制,使熱效率突破48%;之前的“大”增程器的熱效率只敢喊道46%。結構上也是異想天開、極具創新水平對置布局降低重心,集成式發電機與曲軸直接相連,減少機械損失15%。
2、這套動力有多省錢呢?
奇瑞雙缸增程器的核心價值,在于其“全場景成本優勢”:發電成本上,按7元/L油價計算,發電成本1.75元/kWh,低于高速服務區1.8-2元/kWh的充電價格;電池壽命,通過減少電池充放電深度(DoD),使電池循環壽命延長30%,降低8年換電成本。這樣下來呢,電池也就沒那么累,衰減相對小一些,電池衰減對增程車殘值影響較小,奇瑞增程車型3年保值率預測達65%,較純電車型高10%。
(據傳聞換代的奇瑞QQ可能會搭載1.2L雙缸水平對質增程器)
3. 應用場景:瞄準“充電焦慮型用戶”
奇瑞明確將雙缸增程器定位為“三四線城市第一輛車”解決方案。方不方便充電都是省錢的,支持家用谷電(0.3元/kWh)與增程發電(1.75元/kWh)的無縫切換,百公里綜合成本低至12元。東北內容的高寒地區也不怕,水平對置布局減少活塞側向力,配合-35℃冷啟動技術,解決北方用戶續航衰減痛點。最后就是真的輕:增程器總重僅50kg,較四缸機減重40%,為智能駕駛硬件預留更多空間。
四、增程不落后!而且還有更多想象空間
1、增程不僅不落后,而且領先!
增程技術是“過渡方案”還是“終極形態”?反對者認為,增程器本質是“背著燃油發電機的電動車”,在碳排放與能效上無法與純電路線競爭。然而,以下數據揭示其現實價值:用戶行為方面,問界M9用戶中,70%的行駛里程使用純電模式,但85%的出行時長依賴增程器保障續航。2024年增程車型全年減少碳排放102萬噸,相當于種植5600萬棵樹;基礎設施:中國充電樁保有量與新能源車比例仍為1:8,增程技術可降低對快充網絡的依賴。所以說,在幅員遼闊的中國,增程不落后,而且大有可為。
2. 下一代增程器有哪些想象空間?
多種模式通過AI算法實現純電/增程/混動模式的無感切換,例如根據導航數據預判山區路段,提前啟動增程器;不僅能燒油,燃料支持乙醇汽油、甲醇燃料乃至天然氣、生物柴油等可再生燃料,降低對石油資源的依賴;以后也會更加安靜采用電磁離合器與聲學超材料,使增程器噪音降至45分貝以下,達到圖書館級靜謐性。
總結:
從1900年費迪南德·保時捷為Lohner-Porsche加裝汽油發電機,到2025年奇瑞推出1.2L雙缸增程器,增程技術跨越125年歷史,始終扮演著“動力冗余”的角色。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40%的今天,增程器的價值已超越簡單的續航補充,成為連接燃油車與純電動車的“技術擺渡船”。
(問界M9既有增程版也有純電版本)
奇瑞雙缸增程器的推出,標志著中國車企在動力上有著自己的思考和改進的方式。作為理工科學生的我很能理解奇瑞到底怎么想的,反正要做增程,那就往其他的能改的細節上多想想,很多人想要的是增程小車,人家通用四缸還能閉上兩缸,我就用雙缸增程器發電,只要造出來了,就是零的突破,就是一個貢獻。大家對于增程車的看法又是怎么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