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AI落地制造業關鍵不在于技術,而在于應用場景的挖掘
作者 |小葳
圖片來源|攝圖
我國是制造業第一大國。根據聯合國統計司的數據,2023年中國占全球制造業產出的比重達到28.9%,在全球制造業格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與此同時,AI浪潮正掀起新一輪關乎全球制造產業制高點的競爭,也將AI+制造推向戰略級高度。
2025年4月,工信部印發《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劃定智能制造8大重點環節和40個典型場景,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升級版”,標志著AI在制造業進入全面場景化落地的時代。
從難度和復雜程度來看,制造業AI應用猶如AI落地皇冠上的明珠。如何幫企業打通AI落地的諸多堵點?
作為深耕制造領域17年的云ERP標桿,用友U9 cloud近期密集落地一系列企業AI智能體應用,并在頭部客戶落地實踐。U9 cloud正以智能制造新引擎的全新定位加速制造業AI落地。
企業AI,重構制造業競爭格局
今年年初,用友基于數十年企業服務沉淀,將企業應用AI的基本范式提煉為企業AI,其具備統一數智底座、嵌入式AI、實時智能運營、結果可信/安全合規四大特征。
隨著DeepSeek為代表的深度推理模型進入各行各業,目前企業AI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如果AI落地是一場持久戰,用友U9 cloud希望為制造業客戶提供更多的彈藥,先人一步享受AI紅利。
“用友U9 cloud 90%的客戶來自制造業。DeepSeek 出現后,客戶認知發生巨大變化。不甘落后的心態非常普遍,每一家企業都渴望了解AI在制造業最新的落地趨勢。”用友網絡副總裁、U9 cloud事業部總經理鄭瀛表示。
筆者認為,制造企業的核心訴求背后,是企業AI為將制造業帶來的三大重構。
首先,企業AI使制造業數據從“沉睡資產”向“生產力燃料”轉變,實現真正的數據驅動。
制造企業在研發、生產、供應鏈、銷售、服務各個環節沉淀著海量數據,過去由于技術限制對這些數據的分析、挖掘有限。企業AI能夠以更細顆粒度進行數據分析,為企業提供智能決策支撐。
作為核心管理軟件,ERP無疑成為挖掘數據金礦的中樞。專注制造業的U9 cloud天然具備海量參數和復雜結構,特別有利于制造企業進行AI 推理分析。
企業AI對ERP是加持而非顛覆。我恰恰反對一種觀念,認為有了AI之后,ERP系統好像不重要了。AI時代是典型的垃圾進、垃圾出模式,ERP是企業應用AI非常堅實的底座。”鄭瀛表示。
其次,通過本地部署模型和訓練數據,打造制造企業專有模型和智能體。
企業AI一大特點就是嵌入企業復雜流程,解決實際問題。過去,很多制造企業傾向于本地部署ERP系統。鄭瀛認為,“在企業AI時代,這恰恰成為一種優勢,讓企業可以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在本地實現對企業私有數據的高效訓練。”
以用友U9 cloud為例,通過與DeepSeek以及企業大模型的組合,實現本地化部署,并體現國產大模型+國產管理軟件+企業專有模型和智能體的一體化優勢。
第三,借助AI,制造企業可以進一步沉淀、強化在細分領域的專業知識,強化競爭壁壘。
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完整覆蓋全部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每一個細分領域的企業都具備大量的數據和行業Know-how。企業AI可以幫助制造企業將過去分散的知識沉淀為知識圖譜和知識庫,高效管理并發揮更大價值。
用友U9 cloud在裝備制造、IC芯片、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等制造業細分領域沉淀了大量實踐,積累了眾多行業模型和專業顧問團隊,可以幫助制造企業擴大細分優勢。
極致聚焦,U9 cloud 企業AI的差異化破局
在AI廣泛融入企業級服務的當下,企業AI加持的用友U9 cloud,究竟為制造企業帶來哪些核心價值和差異化競爭力?
用友網絡副總裁、EBG市場運營部總經理傅毅認為,“U9 cloud 企業AI的布局思路是強化智能平臺構建能力與數據價值能力,并將智能體構建能力開放給伙伴和用戶。”具體來說,其差異化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強大的AI+BI數據服務,幫制造企業更快打通AI ready的數據堵點。
企業AI的應用非常依賴高質量數據。ERP系統中傳統的BI分析具有事后分析、只能處理結構化數據、需要人工判斷結果等弊端。企業AI加持的用友U9 cloud實現了數據實時性加強、引入非結構化數據、增強預測功能等幾大突破。
用友網絡助理總裁、數據服務事業部總經理李進闖表示,“業財數據打通是發揮企業AI價值的數據基礎,同時用友也為客戶提供完整的數據服務,包括數據集成、數據存儲、數據建模、數據呈現等,解決數據卡點。”
此外,大模型幻覺是制造業AI應用的普遍挑戰。用友U9 cloud通過生成步驟和提示詞,可將AI生成過程由黑盒變為白盒,實現AI結果可信可靠。以銷售預測為例,傳統做法是將原始數據直接導入AI,整個計算過程不透明。用友則明確告知 AI 具體計算步驟和參數,如不同數據的影響系數、業務資源加強系數等,使計算過程透明可見。
第二,U9 cloud智能平臺+預置通用智能體,解決制造企業真實場景瓶頸
AI在制造業的落地關鍵不在于技術,而在于應用場景的挖掘。各企業比拼的是對企業業務的理解以及結合 AI 架構創造應用場景的能力。” 鄭瀛表示。
據透露,2025年U9 cloud的一大目標就是根據制造企業普遍的堵點,打造一系列典型場景的通用智能體,并做到真正落地可用。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對智能體進行微調訓練,既能降低AI應用門檻,又享受大模型帶來的價值。
目前,智能工藝、智能配料、智能成本分析與快速報價、智能合同等智能體已上線,接下來智能銷售預測、智能變更等智能體也將推出。
“制造業AI場景對數據的準確性要求是非常高的。以我們的工藝智能體為例,目前準確率大于95%,在技術模型和行業縱深上處于領先地位,是競爭對手難以復制的。” 用友網絡U9 cloud產品部產品總監張茜表示。
第三,賦能智能體開發,與頭部客戶與生態伙伴共創
制造業AI場景長尾且分散,任何一家廠商都無法完成所有的智能體開發。用友U9 cloud在推出通用智能體的同時,通過統一數智平臺和開放模式讓更多客戶和伙伴基于智能平臺自定義開發智能體。
企業 AI 未來的發展一定是大生態模式,單一企業無法完成從數據到模型價值實現的全過程。” 用友網絡助理總裁、EBG生態部總經理紀錄表示,目前智能工藝和智能合同等智能體都是用友與生態伙伴共建打造。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智能體可能形成類似應用商店的模式,Agent MarketPlace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Agent生態。
“制造業客戶的智能化需求不僅限于生產,更關注工藝、質量、交期等環節。我們了解到,不少頭部客戶愿意與用友共同研發細分行業 AI 應用,打造行業標準智能模型。” 用友網絡助理總裁、U9 cloud事業部副總經理孫漢明表示。
此外,用友網絡U9 cloud產品部總經理溫麗兵透露,“未來U9 cloud在企業AI方面將堅持開放戰略,比如與第三方Agent平臺對接并發布標準集成方案,推出標準技能,賦能客戶自主開發。”
從本土到海外,加速智能制造走向全球
制造業客戶更加理性務實,他們只為真實的AI落地價值買單。而穿透核心場景、夯實AI落地價值正是U9 cloud的優勢。
某頭部裝備制造企業過去從合同到BOM全部由手工完成,導致技術準備時間過長、交貨周期延遲等痛點。用友U9 cloud企業AI幫助該企業大幅縮短設計時間,在合同解析、工藝設計、鑄件設計等環節均實現提質增效。
比如,合同識別智能體基于Tecrun AI-Lex自研大模型,通過智能合同助手,可以進行合同的起草、解析、對比分析、版本控制等,實現了合同管理的高效化和智能化。
工藝智能體可以根據二維或三維工藝圖紙自動生成工藝數據。過去傳統工藝師一天最多完成8份工藝,現在工藝智能體只需數10秒就能完成一份工藝,效率提升1000倍。
除了服務國內客戶,企業AI也隨著用友U9 cloud的全球化布局同步出海,為中企出海客戶提供智能化支持。
目前用友U9 cloud已經在東南亞、中南美洲、歐洲等地區,設立本地化服務團隊,海外收入實現大幅增長。2025年,用友U9 cloud將加大在泰國的投入,即將推出的泰國本地服務包中也將涵蓋企業AI的模塊。
結語
Garter預測,到2027年,中國制造業的AI使用滲透率將以10%的年復合增長率上升。企業AI的應用,加速了中國制造業從“規模紅利”轉向“智能紅利”的轉型升級。
在AI+制造的落地競賽中,誰能將行業Know-how轉化為可復制的數智資產,誰就能突圍內卷、占據行業競爭的制高點。
用友U9 cloud 通過“數據價值重塑+垂直場景穿透+智能體開放生態”的模式,探索了企業AI落地制造業的通路。
本文為「智能進化論」原創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