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曾說過:“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弗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人們的生活不可能永遠處于緊張、高潮、頂點的狀態,也不會老是處于松弛、緩和、平靜的狀態。人們的欣賞習慣也同樣如此,既耐不得連篇累牘的紆緩輕松的調子,也難以忍得住使每根神經都長時間地緊張得發麻的激昂劇烈的調子。我們的敘述,必須把兩者錯綜開來,有張有弛地進行。
《三國演義》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云長義釋曹操”中,曹操從東吳戰場逃脫,又掉進了諸葛亮的伏擊圈,在伏擊圈里曹操該是極為緊張的,但作者并沒有把這個過程敘述得一味緊張,而是張中有弛,弛而又張,波瀾起伏。曹操率領殘兵敗將來到“烏林之西、宜都之北”,“回望滅光漸遠,定下心來”,觀察了這里的地勢之后,譏笑周瑜、諸葛亮沒在這里設下伏兵,這是弛筆。然而話猶未了,殺出了趙子龍,曹操又損折了許多人馬,這是張筆。
后來,逃跑中遇上了李典、許褚及眾謀士,操大喜,到了南彝棱,訕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沒有在這里埋伏一彪人馬。這又是弛筆。“正說間,前后軍一齊發喊”,猛聽得一聲大叫“操賊那里去!”原來是張飛攔住了去路。這又是張筆。
接著曹操逃脫張飛的追趕,到了華容道。過了險峻,路稍平坦,操又在馬上揚鞭大笑,笑周瑜、諸葛亮無能,未在此伏一旅之師。此又是一弛。言未畢,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擺開,關云長截住去路,看來正如曹操所說,“吾等皆束手受縛矣”,這又是一張。最后靠了關公的義氣逃得性命,至此才風平浪靜,赤壁之戰結束。
未完待續……
本號是一個傳播優秀文學傳承傳統文化的平臺。閱讀是一件重要的小事,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