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994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社會認知的與時俱進,網紅“去標簽化”的長征,除了要在鏡頭中凝視網紅,也要在鏡頭外平視網紅。
北京商報評論員丨陶鳳
網紅小姐姐“迅猛龍”擬被復旦大學錄取,最近又有名擁有400萬粉絲的網紅博主“湯匙不是鑰匙”稱,通過考研已考進北京大學。
都是百萬粉絲的大網紅,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校,都逃不過滿滿的質疑。
這其中,有身份的違和感。大眾對網紅的刻板印象依然停留在靠顏值吃飯,與學術的殿堂相距甚遠。除此之外,還有不信任。有的聲音質疑網紅炒作“走后門”,有的則懷疑高校與網紅之間有貓膩。
圍繞質疑,兩所高校都給出了回應。內容也大致相同,不管是不是網紅,高校招考工作以公示名單為準。錄取標準對所有人保持一致,公平公正。
當網紅相繼和知名高校同框,其實也是這個群體被嚴苛審視的鏡像。
無論是違和感作祟,還是不信任充斥其中,這場風波背后不是一兩個大網紅的升學故事,而是社會對教育公平、網紅群體刻板印象的復雜心態。
流量之下,網紅從一個普通人逆襲成眾人矚目的焦點,就像在城市遍布的街區里,突然拔地而起一座嶄新大廈,既成為時代的“地標”,也成為輿論緊盯的“目標”。
網紅走紅,是時代、技術與人綜合作用的結果。網紅的自我正名,既需要全社會的認知進化,也需要網紅群體的自我修復。
社會認知的與時俱進,網紅“去標簽化”的長征,除了要在鏡頭中凝視網紅,也要在鏡頭外平視網紅。
李佳琦與復旦結緣,Papi醬中戲畢業,網紅正在通過學歷或專業能力擺脫天然標簽。無論出自名校成為網紅,還是成為網紅考入名校,他們同樣可以在常規路徑與傳統范疇內展現自己的能力。
網紅群體的自我修復,既要對翻車、博出位、賺快錢引以為戒,還要努力成為正能量的代表。通過努力學習獲取高等學府的深造機會,就是值得點贊的網紅。
隨著網紅群體的擴大,主播成為新職業,他們的賽道領域越來越細分,個體具備的才能技能越來越多。
可以預見的是,這個群體的畫像會越來越豐富,自然不能簡單以貌取人。標簽化乃至污名化的認識,很難說是完整的。
網紅有靠顏值吃飯的,但不代表所有網紅皆如此。
在網紅迭代迅速,影響力、變現能力不可預知的語境下,學習或許是最實用的長期主義,投資自己更是最保值的方式,對網紅如此,對普通人亦有借鑒意義。
打破刻板印象,放下固有的偏見,是對一個巨大群體勞動價值的肯定。接受教育不是某一個人的特權,而是所有人的權利。
編輯丨林琴 實習編輯 王若愚
圖 片 丨抖音@極目新聞 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