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濾鏡比演技逼真、熱搜比作品搶眼的內娛,曹駿像一枚誤入電子迷宮的青瓷印章——當明星在直播間喊麥數數字,他在橫店啃著發霉饅頭背臺詞;當娛樂圈的虛假繁榮。
打開曹駿微博,最新動態停留在2023年西北荒漠殺青照:素顏工裝褲沾著草屑,點贊量不及頂流廣告千分之一。對比同期藝人"日更九宮格+帶貨小作文"的流量轟炸,他的社交平臺堪稱"考古現場":2016年曬劇組盒飯,配文"演廚子要嘗遍后廚菜";2019年分享劇本批注,字跡浸著角色呼吸。粉絲調侃"比我爺爺朋友圈還佛系",他卻認真回復:"演員的陣地在鏡頭里。"當明星人設比角色更耀眼,試問:觀眾該記住演員還是標簽?
在《海的盡頭是草原》,曹駿為演放牧青年在零下15度雪地凍兩小時拍哭戲,眼淚凍成冰珠。這種"沉浸式自虐"是他的常態:演革命戰士每天負重20斤行軍曬成"黑炭",演工程師泡工廠學焊接留下永久疤痕。當流量明星靠綠幕和眼藥水"表演",他用布滿繭子的手掌證明:演員的勛章在角色褶皺的汗漬里。某頂流數字臺詞的"AI演技"遭群嘲時,他的眼神轉換卻讓觀眾看見革命星火——這是"職業"與"飯碗"的本質分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