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當成都紅星路南延線的晨霧散去,成都都市圈的游客與眉山“走友團”部分游客在仁壽縣五龍山森林公園山間相遇,漫山桐花正以盛放的姿態,見證著鄉村振興路上的詩意相逢。4月29日,來自成都高新區的林曉雯一家自駕車剛駛出紅星路南延線進入仁壽縣禾加鎮化石村,便看見山嵐繚繞處若隱若現的雪白云團——那是桐花谷用千萬朵花瓣編織的春末禮贊。
(4月29日,仁壽桐花谷同樹桐花次第開 王建明攝)
到桐花谷:賞“難得一見”的桐花
“桐花即桐樹的花,桐花是春夏遞變之際的物候,有春之‘壓尾’之意,但桐花‘花勢’壯觀。”仁壽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桐花圓錐花序頂生,花白中呈現淡黃,萼5片,萼片條形,向外卷曲;花梗與花幾等長;雄花的雌雄蕊柄與萼等長等特點,在萬花叢中純屬“與眾不同”。根據氣候不同,桐花盛開期一般在4-5月,桐花在四川比較少見,特別是在仁壽五龍山森林公園,有眾多桐花‘連山成片’,實屬“難得一見”。
仁壽五龍山森林公園為省級風景名勝區,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把現代與傳統巧妙地融為一爐,把城市園林與自然風景有機地結合起來的森林公園。五龍山擁有氣勢磅礴的山峰,茂盛幽深的樹木,奇奧的洞穴,種類繁多的動植物,和眾多的古跡構成了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的人文自然風景兼有的非凡景色。其中,最具特色的還是那“難得一見”的桐花。
(仁壽桐花花如雪 仁壽融媒供圖)
游桐花谷:站在樹梢賞桐花 領略“詩與遠方”
在桐花谷觀景步道入口,林曉雯偶遇從眉山市東坡區來的“走友團”領隊張建軍。這支由12名徒步愛好者組成的隊伍,正用運動相機記錄穹窿地貌的獨特肌理。
“我們連續三年追蹤桐花開放期。”張建軍輕撫著巖壁上新生的蕨類植物感嘆,“今年景區新建的架空觀景步道,讓游客感覺是‘站在樹梢’賞桐花,遠方的綠水青山、近處的花草樹木和疾馳而過的火車盡收眼底,領略‘詩與遠方’的鄉村魅力,感受萬千!”
為給游客帶來更好的旅游體驗,近年來,對景區基礎設施進行了升級打造,全線貫通五龍山旅游環線,游客不僅可以一條道游完整個景區,還能無縫銜接參觀雙堡牌坊和甘泉寺等景點。禾加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年初,景區內又新建了一條580米的架空觀景步道,第一天投入使用,第二天就成眉山文旅“網紅打卡地”。
行走在架空步道的玻璃觀景臺,成都游客與眉山“走友團”共享著視覺盛宴:數不清的桐花隨山勢起伏,宛若被春風揉皺的云錦;貨運列車偶爾疾馳在半山腰的高架橋上,汽笛聲驚起的花瓣雨里,現場游客紛紛舉起手機拍攝“開往春天的列車”短視頻,或分享、或傳播、或留作紀念。
(580米的架空觀景步道 仁壽融媒供圖)
讀桐花谷:見山望水記住“鄉愁”
在桐花谷入口處不遠的柏楊灣(小地名),村民林先生的農家樂飄出柴火雞的香氣。這位地地道道的山里人,如今經營著能同時接待15桌客人的“桐花小院”。“每年春季和夏天,特別是桐花盛開期間,我們的餐廳基本上是滿客。”林先生邊為成都客人打包土蜂蜜邊介紹,“這里是比較原始的森林公園,景區除增加的安全設施和景觀臺以外,基本上沒有人為的其他痕跡,游客也喜歡這種遠離城市的喧囂和謐境。”
“今天舉行的桐花文化周,我們將延續‘微度假’的創新模式,以鄧家坳、桐花谷、甘泉寺、雙堡牌坊等核心景點串聯成精品環線,讓游客一站式暢游最美鄉村。”29日,禾加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期間,游客不僅可以徜徉于如云似雪的桐花海,還能體驗古裝打卡、品嘗地道農家菜、選購特色農產品,在詩意的田園風光中,感受“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村魅力。(王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