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應驗了那句老話:酒香不怕巷子深。從去年暑期到現在,經過接近一年時間的大力推廣,福州的“三條簪”已經有了很高的熱度,不僅奪回本地市場,并開始走出福州,推向國內其他城市。
在2025年五一前,福州也迎來了趙麗穎拍攝的視頻和照片。而且這回內容更豐富,不僅有三條簪,還展現了脫胎漆器、軟木畫、鳳凰裝等。老讀者們都會記得,從去年7月開始我就不斷寫文,呼吁宣傳好“三條簪”。但其實鳳凰裝我更早提到,去年5月8日文章就已經指出,在福州景區里要確保閩都文化100%的出鏡率,不能放任其他城市的東西鳩占鵲巢。
畬族服飾有很多種款式,每個地方不一樣,屬羅源的鳳凰裝刺繡精美,顏色鮮艷,最為好看。如今終于等來趙麗穎幫的大忙,一次性把這么多福州寶藏展示給大家看。接下來福州各部門、各國企必須把配套工作做好,千萬不要浪費了這塊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啊!
假如有些事情不知該怎么做,那么現成的作業總要懂得抄。人家當年就是把趙麗穎戴花照貼得全城、全網都是,現在你們照搬經驗就好。在三坊七巷、上下杭、煙臺山等核心景區的顯眼位置,每一家寫真館門口,都要掛上趙麗穎為福州拍攝的最新照片。
倘若有人不配合,就約談寫真門店,要求撤下宣傳其他城市的照片(你們懂的,主要就是那一圈花)。這里是福州自己的土地,自己的景區,不能被人家的文化占領。這一點至關重要,五一將至,有關部門應當馬上著手實施。
與此同時,要深度挖掘福州非遺內涵,去年8月31日文章我便提出:動作慢半拍就要去追趕,“三條簪”配上大漆簪子可以一箭雙雕。這次我們清楚看到,趙麗穎頭上戴的正是我一直著重介紹的大漆簪。
與省里最愛推的漁婦裝相比,三條簪背后的文化內涵豐富無比,不僅可以展示福州的文化,還能展示福州的工藝品,以及福州的傳統服飾。過去這一年來我一直提醒有關部門,要定制一批大漆簪、牛角簪、木雕簪、根雕簪等等各式各樣,帶有福州非遺特色的“三條簪”發放下去。
這些使用福州傳統非遺工藝制作的簪子十分輕便適合日常佩戴,而且屬于非金屬可以帶進地鐵站。一次性推廣多種非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惜至今仍然只靠民間自發,市面上漆簪數量十分稀少。我希望文旅部門在這方面要追加投資,其實根本花不了多少錢。
除了三條簪外,這次軟木畫也已出圈。目前寫真店里有款妝造叫剪紙仙靈,說明此類產品很有市場,這次全國各地的網友們看了趙麗穎的照片也對軟木畫產生濃厚興趣。請有關部門抓緊訂制一批軟木飾品,在三坊七巷等核心景區大力推廣,可以免費發放給寫真館。凡是愿意配合推介閩都文化的門店,福州人民也會幫你們多做宣傳,希望你們明白識時務者為俊杰的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