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胖虎
互聯網評偶像劇有段名言:女主決定底盤,男主決定上限。
當影視圈刮起“大女主逆天改命”的旋風時,《姜頌》的編劇林言年卻說,相比較各方面都強大、完美、出色的女性,她筆下的人物起點往往很低,她更希望寫接近平凡人的角色,能讓普通女性看到自己的影子。
林言年上一部作品,爆款短劇《執筆》獲得口碑熱度雙豐收,分賬破2700萬。
這次,她一次性帶兩名“林氏惡女”回歸,不變的是快節奏、多反轉,強情緒輸出。
關于芒果TV為什么要孵化這部《姜頌》?它能否再一次引領市場新審美?
帶著好奇,桃叨叨深度探班了《姜頌》劇組。在和導演、編劇、主演、平臺制片人的對話中,我們看到一部風格青春、女性友好、團隊專業的“新型中劇”正在誕生。
初見《姜頌》
高顏值、高強度但不失松弛感,這是叨叨進入《姜頌》拍攝現場的第一感受。
女主鄭湫泓拿著粉紫色保溫杯,里面是她的獨家秘方,混合了枸杞、紅參等養生好物,工作人員們圍坐在一起,她趁休息間隙和大家嘮嗑,開玩笑說這是自己的“續命茶”。
在這部劇中,她一人分飾兩角,既是覺醒的古代炮灰女姜頌,也是從現代穿書而來的姜嬌嬌。大戲量要求她超長待機,每天至少拍6-7頁劇本,熬到凌晨是常態。
有時,你能聽到二樓飄出鄭湫泓的歌聲。她告訴桃叨叨,一來為了讓自己打起精神,二來也能調節現場的氛圍。“如果聽到有人哼歌,我會接下一句。”她深知劇組人人都是為戲服務,她多一點活力和能量,讓大家都更開心一點,盡量別down下來。
這股能量也延續到表演中,尤其成為姜頌的過程,始終需要提著一口氣。
“她的惡、她的恨、她的憤怒、她的不甘,在心底形成一股氣。”鄭湫泓比劃了一個從丹田到嘴巴的動作,“這股氣要竄出來,竄到眼睛,變成眼神;竄到嘴巴,變成說話。姜頌她很有力量,不服輸,不服命運的安排,不信命,她要自己闖出一條路。”
生命力如此頑強的姜頌,自然而然吸引到了“忠犬”男主沈確。
出演沈確一角的鄧凱,五官深邃立體,濃顏長相氣質亦正亦邪,曾出演過《仙臺有樹》中的魔修魏糾、《少年歌行》里的赤王蕭羽。“看起來兇,其實憨憨的”,作為公認的喜劇人,等戲期間,鄧凱和工作人員打成一片,周遭時常爆發出笑聲。
在導演余阿可看來,鄧凱和沈確這個角色,反差很大。
沈確的底色是悲涼的。他童年凄慘,后來征戰沙場成為大權在握也見慣生死的將軍,他在不同階段與女主有過交集,但每次姜頌都選擇離開。連鄧凱都忍不住憐愛沈確:“(每次都是)稍微溫暖了一下,就又走了,一會兒又要嫁人了,所以這個人一直都很痛苦。”
不過,也正因為男女主底色像,他們更能懂對方的艱辛、不易,能去相互救贖。
身為芒果TV新生代制片人,羅盼對男女主的選角、兩人在劇中的表現很滿意。
本身,他在“戲好”、對角色高度負責的前提下,就很愿意用新面孔。羅盼第一次見鄭湫泓,就覺得她的眼睛很漂亮,眼神里有故事,越接觸越覺得她本人和姜頌是像的,“她是一個內心自我意識很強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來就是因為喜歡這個劇。
雙女主養成記
——又見「林氏惡女」
某種程度上,姜頌代表了一種很極致的個性。
比如自始至終只為自己,有明確目標,不圣母,拒絕別人強加的東西,哪怕是命運。
在《姜頌》中,兩個女主的性格千差萬別。姜頌,作為一本穿書文里被穿的炮灰原身,她本該在女主天降后灰溜溜退場,但她偏不,一身反骨,睚眥必報,野心勃勃。
相比之下,另一個角色,從現代穿越而來的姜嬌嬌,反而是討好型人格。
當她意識到自己成了穿書女主后,她察言觀色、努力討好他人,明面上奪走了本屬于姜頌的一切,但她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極度內耗,過得并不開心。
鄭湫泓告訴桃叨叨,從前的她比較像姜嬌嬌,“我會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怕冷場,怕自己做錯什么事,想要得到別人的肯定。”但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她“覺醒”了。
現在的她,在向“姜頌”靠近,更重視取悅自己、欣賞自己,不會過于緊繃。
當然,僅有共鳴還不夠,總還需要有些“意料之外”。
姜頌和姜嬌嬌兩人一開始是針鋒相對的,不是搶男人,搶的是生存資源。余阿可分析,姜頌太愛自己,會忽略身邊人的感受,姜嬌嬌則是太過愛別人,只能通過對別人的付出找自己的價值。后期,她們在彼此身上看到了閃光點,發展出了惺惺相惜的友誼。
余阿可很喜歡這個“反標簽化”的故事。
她早就厭倦了偶像劇的常見套路,比如穿越后現代女一定要勝過古代女,男二和女二一定要在一起,男主侍衛一定要和女主丫鬟在一起。這種CP配平慣例,讓角色淪為戀愛工具人。《姜頌》里,人人都有獨立的自我和成長軌跡,姜頌的初始目標是“掙脫牢籠”,最終她發現“逃跑不該是女性唯一的選擇”,她要自己長成大樹;姜嬌嬌是外界常說的“嬌妻覺醒”,從一個依賴他人認可的嬌妻,蛻變為強大的“我”。
林言年笑稱自己有點“反轉強迫癥”。
《姜頌》也是如此,人物立場多層,劇情根本猜不到接下來的發展,觀眾很容易像鄭湫泓一樣,讀本的時候,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看到后面)我發現我對每個人物最初的理解都是錯的,太多反轉了,每個人都有兩面性,一場接一場全是驚喜。”
比起無功無過的人物,林言年更喜歡出格一點的角色,比如“迷人的反派”。
林言年對“惡女”的偏愛是鮮明的。《執筆》中的惡毒女配蘇云綺,《姜頌》里的黑蓮花和心機女,還有她之前創作的一些短篇小說,都有惡女設定。
在林言年的B站收藏夾里,有不少“惡女混剪”。比如趙麗穎在《宮鎖沉香》中飾演的琉璃,萬茜在《九州·海上牧云記》中飾演的南枯月漓,還有《如懿傳》中的魏嬿婉,《黑暗榮耀》里的文東恩。有時創作卡住了,她會翻混剪找靈感,也會看網友對這些角色的分析評價,《姜頌》最難寫的前幾集,就是這樣打磨了好多遍改出來的。
本質上,愛惡女情結,更多是因為共情到了這些角色“不得不惡”的女性困境。
林言年的主業是一名中學英語老師,編劇是副業。
采訪時,桃叨叨提到《再見愛人4》和“閣樓上的瘋女人”,這位i人編劇主動打開了話匣子。“我覺得閣樓上的瘋女人,她們很缺一個表達的通道。她們的嘴巴是被捂住了的,一方面可能是囿于她們的表達能力有限,一方面是沒有人傾聽。”
她的日常生活會接觸許多平凡的母親、妻子、孩子,她自己也曾是個“不被看到、不被聽到”的人,經歷過人生低谷,她的焦慮通過姜嬌嬌講述,又從創作姜頌得到力量。
回到《姜頌》的緣起,當時余阿可和《姜頌》的制作方春風畫面想做一個現代女穿越到古代,和古代女有些碰撞的故事。她和林言年2022年就認識,2023年兩人聊起這件事,剛好林言年有一個靈感,合作就此展開。劇本由林言年主筆,余阿可提供建議,共同打磨、耗時一年多。
高濃度的女性團隊,讓《姜頌》更能捕捉女性對情感的訴求。
比如男女主的情感基礎是互相尊重,沈確愛姜頌,但依舊會尊重她離開的決定。鄭湫泓與導演的溝通也非常絲滑,“有很多女生才能互相get到的點”。她告訴桃叨叨,拍戲時,她和男主、男二、甚至“狂徒哥”都免不了肢體接觸戲份,走戲不方便時,她會和余阿可說:“要不咱倆試一下?”鄭湫泓模仿兩人對話的語氣,很自然、很放松。
姐狗CP,全員純愛
CP感是個玄學。
不是只要高顏值就能有,作為制片人,羅盼的經驗是一定要真的把兩個人湊在一塊,比如把演員的影視片段混剪到一起,或約演員碰面,去感受那種天然的化學反應。
鄧凱看著高冷,骨子里有中二的一面。阿湫是姐姐,性格更加沉穩,兩人天生自帶一種姐弟感,“她的理性隨時可以壓制鄧凱的抽象,當他的搞笑無處發泄的時候,他會有點憋屈。”而這種姐狗壓制的趣味性,正對應劇中姜頌與沈確的情感關系。
讓叨叨有些意外的是,在兩位主演的視角里,他們的角色都更愛對方。
在鄧凱看來,姜頌一心想要逃離命運,遠走高飛,沈確無數次伸出援手,想留住她、共度余生,但“姜頌是獨立女性啊,”鄧凱忍不住自嘲地笑了:“我要成全她做獨立女性啊!”他覺得沈確這個人真挺偉大的,為愛放手,就算犧牲自我也要成全姜頌。
但在鄭湫泓視角里,姜頌身在泥沼中,彼時沈確已是前途無量的大將軍,她希望沈確不要來趟自己這灘渾水了,只希望他能走好自己的路,所以選擇獨自逃離。
當然,有虐必有糖。兩人對高甜戲份的認知非常一致。都是五年前,所有挫折和困難還沒開始的時候。鄧凱回憶稱,“有場戲,她(姜頌)給一只小狗狗喂吃的,太陽很曬,我拿了片葉子替她擋陽光,我們相視一笑,哇,太甜了(笑)。”
鄭湫泓也很喜歡這種細節糖,沒有任何肢體接觸,但情愫在暗流涌動。
余阿可喜歡純愛感。比起激情、黏膩的戲,她覺得越純粹才好看、好磕。林言年同樣很重視靈魂上的共鳴,雙方要有相似的內核,“外在表現反而越質樸越好”。
角色之間也能形成對照組,比如男主沈確的愛是放手,男二崔佑安的愛是占有,劇中總有人是另一個人的鏡子,照見一件事的兩面性。不管哪對CP都有可細品的空間。
看短劇,“嗨”的是什么?
都說中短劇要“爽”,在林言年的角度,她希望這種“爽”能釋放觀眾的壓力。
《執筆》火了之后,林言年收到很多網友反饋,她發現有些臺詞受觀眾喜歡,是因為代替觀眾說出了心聲,這種共鳴在她前期創作時并沒有預期到。
在創作《姜頌》時,她開始有意識地注重情節背后的現實意義,“想盡量說出很多女生想說出的話”。
另一面,短劇的“短”,也是劇情上的精煉準確。
鄧凱回憶劇本里幾乎沒有過場戲,每場都是亮點。鄭湫泓第一次看劇本時,差點因為節奏太快沒看懂第一集——有的短劇劇本會省掉一些不重要的基礎信息和多余解釋,許多暗線需要觀眾自己補齊,但《姜頌》的劇本每多看一遍都能有新的收獲和信息量。
千禧年前后,《上錯花轎嫁對郎》《天地傳說之魚美人》《天地傳說之寶蓮燈》等劇,都通過20集時長講完了非常豐富的故事。
那時拍劇還不用注水,如今的中短劇,似乎讓更多劇集回歸到了它本該出現的長度。
很多人提到,《姜頌》無論是制作班底、演員水準、服化道,都與長劇無異。在羅盼看來,橫屏中短劇和長劇一樣,都要求沉浸式的觀劇體驗,都得靠內容取勝。芒果這次對《姜頌》的資金投入已經屬于同期平臺內的頭部頂配,制作方春風畫面更是傾力投入。不止是制作標準對齊長劇,芒果也想和春風畫面一起做一次實驗,看看足夠出彩的內容、班底、演員,能否在市場上博得豐厚回報。
將話語權交還給編劇
坐在橫店最有名的鐵鍋燉餐廳,我們問羅盼,為什么要做《姜頌》這個項目。他聊起自己選項目的標準:“最重要的還是劇本”。
圈內流傳一句話,“90分的劇本,導演再爛也能拍出80分;50分的劇本,導演再牛,也只能拍到60分。這中間的天差地別,取決于劇本”。
羅盼會密切關注一些新的作者,一些小說作家轉型的編劇。他堅信這個市場始終是“靠劇帶人”,《武林外傳》、《愛情公寓》都是例子,“看人物設定、故事框架、文學功底,就能看出這個劇本好不好。賭爆款是在這個層次上去賭的。”
芒果接觸《姜頌》時,劇本已經被打磨了很久,成色完全不輸長劇。由于實在超量,平臺只建議對朝堂的權謀戲做刪減,保留大女主的內核。除此之外,平臺沒怎么插手其他。
“好的本子,大家是不會看走眼的。”羅盼語氣很篤定。
遇到好內容,平臺會給予最大的支持,內部過會等流程都會相對更順。甚至好劇本能帶動周邊的一切為內容服務——演員看中劇本接戲,不太會提出奇怪的修改意見;平臺也不會因為演員否定劇本干涉制作,整體就能保證劇本好的原始呈現。
余阿可最初擔心會有人不理解《姜頌》的劇本,林言年在選擇合作伙伴時,也看中大家對故事的愛好是不是合得來,好在春風畫面和芒果都給了內容極大的支持和自由度。
羅盼的想法很簡單,遇到好的片方和作者要信任,如果是不成熟的編劇他們會幫忙捋角色、捋分場,“但把你的想法強加給編劇,TA一旦不接受,肯定寫不好”。
去年芒果短劇發布的“星火計劃”,很重要一點就是提升編劇的收入和話語權。他們和余飛、瓊瑤、饒雪漫、馬伯庸、萬合天宜等頭部創作團隊達成了深度合作,接下來還會推出更多犯罪、懸疑、校園、文旅等不同類型的中短劇。
總結過去一整年的爆款長短劇,羅盼得出結論:“用戶并不挑食”。《小巷人家》《邊水往事》《新生》都是爆款,有語言門檻的韓劇美劇大家也照追不誤,核心還是要故事好看。外界可能覺得芒果TV女性用戶量大,偏愛女頻內容,但芒果內部并不會設置這樣的局限,比如他正在做的《少年田野》就是未檢題材的懸疑劇,劇本同樣打磨多年,故事圍繞三個少年展開,既有高智商犯罪,也有父與子之間的代際拉扯。
后續,瓊瑤《還珠格格》高概念改編版、劉慈欣陳楸帆首部短劇《怪物同學會》,馬伯庸監制的《少俠逆襲攻略》,饒雪漫編劇的《其實不是初戀》,以及和萬合天宜合作的《一定會凱旋》《黎明四起》都在積極孵化中。一切才剛開始,一切皆有可能。
探班當天,劇組拍攝到凌晨,這樣的收工時間大概持續了一個月。神奇的是,人人都困得不行,但并不懶散,大家樂呵呵聚在現場,三句不離創作,一提戲眼里就放光。
殺青后,余阿可還在橫店調整生物鐘,對不用早起還有些不習慣,有時夢里都還在拍戲。
△深夜在《姜頌》片場休息的群演 by 桃叨叨
羅盼說因為大家還是認定這是一個好東西,所以愿意付出一些精力和代價去做好。
如果說《姜頌》存在某種魔力,它最先打動的是每一個創作者,平臺、主創、演員,才自行卷了起來。至于能否引爆市場,所有人付出了最大努力,最終憑內容說了算!
○ 記 者○
視覺| 蛋蛋
運營 | 曉滿、杜杜
請聯系:TDDshangwu(微信ID)
轉載
請聯系:manxiaoyu001(微信ID)
桃叨叨的小桃子聚集地
追愛豆 · 看劇 · 聊電影 · 吃瓜
↓關注【AKA桃叨叨】視頻號,收獲更多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