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的蔣阿婆就被劇痛折磨了整整一年。一年前,蔣阿婆腰部及左下肢出現帶狀皰疹,雖然皰疹早已結痂愈合,可神經痛卻如惡魔般緊緊糾纏著她。這種疼痛不僅嚴重影響了她的睡眠,還讓她變得異常敏感,風吹、觸碰甚至溫度變化都能引發劇痛。這就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很多患者會被它糾纏數月甚至數年。
后來,蔣阿婆在上海市養志康復醫院麻醉和疼痛康復科主任余斌的帶狀皰疹專病門診就診。在接受了長達5個月的陸續治療,終于回歸了正常生活。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后勁十足”,結痂脫落并不等于萬事大吉!那么,如何才能戰勝難纏的神經痛呢?記者帶你了解這些“救命方案”!
藥物治療:精準搭配的“止痛套餐”
藥物治療是對抗神經痛的“先鋒部隊”。余斌主任介紹,在帶狀皰疹剛出現時,及時用抗病毒藥物“狙擊”病毒,控制病情發展,能從源頭減少神經損傷。類固醇的使用可以減輕神經炎后期的纖維化,從而緩解疼痛。此外,還有一大類藥物可供選擇,如鎮痛藥、抗抑郁藥、抗驚厥藥、麻醉性鎮痛藥、非麻醉性鎮痛藥、神經營養劑以及神經妥樂平等。這些藥物作用于疼痛傳導的不同環節,共同發力來緩解疼痛。
“蔣阿婆之前盲目服用各種止疼藥,每天一大把,結果不僅疼痛沒緩解,還可能帶來許多未知的副作用。”余斌說,用藥可不是“多多益善”,很多人以為吃越多止痛藥越有效,其實反而可能引發副作用。正確做法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疼痛程度精準調整劑量和種類,就像量身定制的“止痛配方”,既能控制疼痛,又能避免過度用藥。
中醫針灸:老祖宗的“止痛智慧”
中醫把帶狀皰疹看作“火毒入侵”,對于后遺癥期的患者,雖然沒有急性期那種劇烈的疼痛,但長期的隱痛同樣讓人難受,這時候,針灸派上用場!中醫認為“不通則痛”,通過針灸疏通經絡,讓氣血運行順暢,疼痛自然就會緩解。相比吃藥打針,這種綠色療法溫和又安全,特別適合怕副作用的老年人。
物理治療:無傷害的“溫柔修復”
對付頑固的后遺神經痛,物理治療是一種非常好的輔助手段,采用激光、紅外線等物理療法進行消炎類物理因子治療,能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在專業康復團隊的幫助下,激光、紅外線照射就像給受傷的組織做按摩和修復一樣,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癥消退;同時,激光還能減輕炎癥反應,緩解疼痛。紅外線照射則是通過溫熱局部組織,讓組織里的細胞活躍起來,促進新陳代謝,加快神經修復。
這些治療全程無創無痛,患者很容易接受,而且可以和其他治療方法聯合使用,讓治療效果更好。
神經阻滯:精準打擊的“止痛導彈”
神經阻滯治療在控制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爆發痛方面效果顯著,尤其是在早期使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人會把神經阻滯治療和打“封閉”搞混,其實它們完全不同。傳統封閉多用大量激素,容易有副作用;而神經阻滯是用少量藥物精準“麻醉”疼痛神經,消炎、鎮痛、神經修復三管齊下,藥效持久還不傷身體,是一種介于藥物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之間的有效治療措施。
神經阻滯治療尤其適合爆發性疼痛的患者。在經驗豐富的醫生操作下,“根據每個患者的個體差異,個性化地調配藥物劑量和種類,并且在影像學的指導下,確保穿刺部位準確無誤,避免損傷重要的血管和神經。”余斌說,像蔣奶奶就接受了多次神經阻滯治療,都沒有出現明顯的風險和副作用,疼痛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脊髓神經根射頻消融:溫和調理的“神經重啟術”
聽名字嚇人?其實它比想象中溫柔!余斌主任介紹,脊髓神經根射頻消融治療分為脈沖射頻和射頻熱凝,我們主要采用脈沖射頻治療。脈沖射頻治療通過特定頻率的電流,在不破壞神經的前提下,調節神經傳導功能。就像給“亂碼”的神經信號“重新編碼”,讓疼痛信號無法傳遞。
脈沖射頻以斷續高電壓的狀態輸出,在神經周圍形成高電壓及低溫度,一般溫度不會超過42°C,這個溫度很安全,不會對神經系統造成破壞,只會阻斷神經系統C纖維的傳導性,從而實現鎮痛。而且,它不會影響神經-運動系統,也就不會造成神經的永久損傷。當神經阻滯治療效果不太理想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采用這種微創治療方法。
經顱磁治療:消除“疼痛記憶”的黑科技
你知道嗎?長期疼痛會在大腦里“刻下記憶”,讓痛感越來越強烈。經顱磁刺激(TMS)是上海市養志康復醫院的特色治療手段,它的原理基于法拉第電磁感應。利用一定強度的時變磁場作用在特定部位,就像給大腦里的神經“充電”一樣,誘發生物體內感應電流,從而興奮或抑制神經組織。
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還能促進神經再生,就像給受損的神經“加油充電”。這項技術原本用于治療腦梗、抑郁,現在也成了對抗神經痛的“秘密武器”,無創又高效,讓大腦擺脫疼痛的“陰影”。
對于像蔣阿婆這樣長期飽受帶狀皰疹神經痛折磨的患者,痛覺相關神經元興奮性異常升高,放大疼痛信號的傳遞。而經顱磁刺激就能有效地減輕這種疼痛記憶,把那個“疼痛開關”徹底關掉,問題也就徹底解決了。
高頻電刺激:邊追劇邊止痛的“便捷治療”
把電極片往皮膚上一貼,打開手機APP,刷劇、刷視頻的同時就能止痛!上海市養志康復醫院余斌主任團隊研發的這種外周高頻電刺激,通過低閾值的千赫茲高頻電刺激減輕疼痛敏感性,就像給神經傳導通路“重新疏通”,讓大腦不會再受到異常疼痛信號的“騷擾”。
余斌主任說,這種治療方法方便快捷,居家外出都適用,患者可以自由活動。只需要把無創貼皮電極貼在患者還有輕微疼痛的部位,然后通過APP控制,利用藍牙與手機連接,患者在看電視、玩游戲等娛樂的同時就能進行鎮痛治療。
鞘內藥物輸注:終極救星的“精準打擊”
如果前面方法都不管用,鞘內藥物輸注治療就是最后的“秘密武器”。余斌主任說,鞘內藥物輸注就像在體內安裝了一個“微型藥房”,通過植入的藥物泵,直接進行中樞鎮痛,就像把止痛藥直接送到疼痛的“大本營”,精準作用于疼痛中樞,從而強效控制疼痛。
這種方法不僅止痛效果強,還能大幅減少阿片類藥物用量,降低惡心、嗜睡等副作用。雖然這是一種相對侵入性的治療方法,但對于那些被疼痛折磨得絕望的患者來說,它可能是重新擁抱生活的唯一希望。
原標題:《新民·健康新知|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怎么辦?超全治療方案出爐》
欄目編輯:郜陽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左妍 通訊員 金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