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要帶著全村人一起富”(主題)
——記瀏陽沙市鎮東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建輝(副題)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佳俊
“忙著哩!下個月我們這里要搞培訓。”4月21日,記者采訪瀏陽市沙市鎮東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建輝時,他正在緊張籌備將于5月初舉辦的全省烤煙種植培訓活動。
工作近30年,張建輝仍然像青年人一樣,渾身充滿干勁。在他的帶領下,東門村從一個負債近30萬元的薄弱村蝶變成為集體經濟年收入超百萬元的富裕村,獲得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湖南省美麗鄉村示范村等榮譽。
張建輝1986年應征入伍,1990年退役后進入長沙一家國企工作,4年后下海經商,憑借敢打敢拼的闖勁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6年,張建輝回瀏陽給同鄉戰友掃墓,看到家鄉貧困落后的面貌,心里很不是滋味。恰在此時,時任村支書找上了門:“一個人富裕不算本事,有本事就帶領全村人都致富。”
村支書的一席話,激發了張建輝回鄉發展的想法。他毅然放棄在城里打拼的事業,回到家鄉,成功當選為村委會主任。
“那個時候的東門村交通閉塞,基礎條件差。要帶領鄉親們致富,必須因地制宜,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經過前期調研和走訪,張建輝決定開展烤煙種植。
張建輝組織召開動員大會,但響應的村民并不多。“大家有顧慮,我就帶頭干,第一年種了8畝地,當年就產生了直接效益1.6萬元。”
看到村委會主任這個成功的樣本,村民們積極性高漲,紛紛加入種植隊伍當中。很快,東門村烤煙種植面積超過了1000畝。
2004年,東門村與江口村合并,張建輝擔任村黨總支書記。上任第一天,他就遇到了一件頭疼的事——兩個村集體負債30萬元。
臨近過年,債主天天逼著要錢,生怕并了村賬就泡了湯。張建輝與班子成員商量:就算是湊錢,也要先把欠賬還了。他自己拿出5萬元,班子成員每人拿出2萬元。剩下的由他出面借了10萬元,總算過了這個年關。
暫時過關了,但今后的發展方向在哪里?張建輝和村兩委班子苦苦探尋。“山水就是最好的資源。東門村地方不大,可要山有山、要水有水,是塊寶地。”在村民代表大會上,張建輝提出依托當地美麗的蒿山發展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的思路,得到大家一致贊同。
推進基礎設施全面改造升級,依托天然水系打造月亮湖生態公園……偏居一隅的小山村逐漸熱鬧起來。如今,東門村每年接待游客上萬人次。
在張建輝帶領下,村里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建成了蒿山森林文化園、農耕文化館、環園游道等項目,發展生態研學、休閑觀光。還建成了梔子花藥材基地、油茶花卉基地、優質烤煙基地、特色水果基地、百合博覽園等,形成了賞花、賣花、售果等全鏈條產業。2024年,東門村集體經濟達到126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4.5萬余元。
“一個人富不算富,我要帶著全村人一起富。”如今,已近花甲之年的張建輝仍不知疲倦,奔走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
來源:湖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