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沈陽師范大學漢語角協會主辦的國際中文日主題活動在國際教育學院啟幕:每位參與者領取十枚仿古銅幣,進入被改造成“時空碎片”的幾大朝代體驗區開啟穿越之旅。新穎的活動形式吸引了學校不少留學生前來參加。
本次活動圍繞語合中心發布的“中文:穿越時空的禮物”活動主題,以沉浸式情景體驗為核心,通過跨越千年的文化互動,向中外師生展現了中文作為文明載體的永恒魅力。
活動現場 供圖沈陽師范大學
唐風烈烈:漢字在舌尖與掌心跳躍
推開“唐朝時空”的房門,盛唐氣象裹挾著艾草清香撲面而來。“坊市娘子”正指導幾名留學生捏制青團:“青團在唐代就已作為春日食品出現,‘春’字里的‘日’代表太陽,所以要把餡料包在正中,就像陽光喚醒萬物。”
留學生學習捏制青團供圖沈陽師范大學
這時,隔壁套圈游戲區突然傳出歡呼——一名印度留學生拋出最后一個竹圈,穩穩套中書法玻璃杯,而這組書法來自大名鼎鼎的《蘭亭集序》。
另一邊,不少人對著漢字撲克競技區犯難——這組漢字卡牌由偏旁部首等漢字部件組成,在規定時間內拼出更多正確漢字的人才能通關。如此富有挑戰性的項目,引得圍觀者紛紛獻策。
留學生用卡牌拼漢字供圖沈陽師范大學
宋韻悠悠:穿越千年的美妝博主課堂
來到“宋朝時空”的拐角,胭脂香氣中暗藏玄機。幾名俄羅斯姑娘興奮地嘗試宋式花鈿,攤位負責人則配合妝造視頻進行詳解:“淡掃蛾眉,三白敷粉,搭配‘清水出芙蓉’珍珠花鈿,這才是李清照時代的潮流。”
留學生嘗試宋式花鈿供圖沈陽師范大學
另一邊活字印刷區,一名非洲女孩舉著墨跡斑斑的宣紙笑容燦爛:“我們以前在課堂學過這首詩,現在我還知道了活字印刷是在宋朝出現的。”
留學生展示活字印刷作品供圖沈陽師范大學
留學生展示活字印刷作品供圖沈陽師范大學
在“漢字找不同”游戲板前,幾名約旦青年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幾局之后,勝利者興奮地用剛學的東北方言大喊:“杠杠的!”
明清雅趣:藝術創作串連文明密碼
在“明清混合時空”里,碧玉珠串相擊的清脆聲響與毛筆的沙沙聲譜成交響。幾名留學生正將中式珠子穿成手鏈,“驚蟄珠”刻著雷紋,“谷雨珠”嵌著水滴,白玉珠細膩,檀木珠粗獷,輔以“納福”的小銀牌,表達了中式的美好祝愿。
留學生用中式珠子穿手鏈供圖沈陽師范大學
臉譜翻翻樂游戲區人來人往,打扮成俠客和古典侍女的攤位負責人沉穩地組織著紀律,一名黎巴嫩女孩眼疾手快再次拿下一輪,贏得滿堂喝彩。
紙扇繪畫區,幾名哈薩克斯坦留學生雖然只有初級漢語水平,卻靈巧地將梅花、落日、新月等畫面用毛筆繪出,詮釋了她們心里的東方美學。
“時空錢莊”:繞口令掀起國際“燙嘴”大戰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錢莊掌柜”臺前正上演著漢語大亂斗。當銅錢耗盡時,留學生們要來到“時空錢莊”,通過抽取中文相關題目“賺外快”。
留學生到“時空錢莊”回答中文相關問題供圖沈陽師范大學
古文識字題需辨認甲骨文、小篆、金文等古文字在現代漢字中的真實面目;漢字字謎題“一口咬掉牛尾巴”讓三名留學生湊在一起直皺眉,最后只好認輸;傳統文化知識題列出的各種節俗、文化常識讓人眼花繚亂;中國生活常識題涉及大量國產品牌和軟件,可留學生們卻是如數家珍對答如流。
最火爆的當屬繞口令挑戰,為了趕緊贏取銅錢繼續探索之旅,一名新入學的留學生居然“被迫”在現場飛速掌握了平翹舌的發音竅門。
當活動接近尾聲,穹頂的燈光亮起,《相親相愛》的旋律響徹當整個會場,來自五大洲的留學生們帶著他們從各個“時空”得到的禮物“穿越”歸來。
留學生展示從各個“時空”得到的禮物供圖沈陽師范大學
當不同文明在這場時空之旅中找到共鳴,印證了中文既是穿越時空的密碼,更是連接世界的當代禮物。活動主持人、漢語角協會負責人康嘉玉說:“這就是我們舉辦本次活動的意義——正是中文幫助我們聚五洲文明,結四海友人。把漢字在手心攤開,我們離世界就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