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
四大科研人員起訴愛思唯爾等六大出版巨頭,指控其通過行業聯盟操縱同行評審無償化、強制單次投稿規則、實施學術保密條款等行為構成壟斷。本案首次將學術出版體系積弊訴諸聯邦反壟斷法,或將重塑價值280億美元的學術出版產業規則,但法律界對舉證難度存在分歧。
美國紐約東區聯邦地區法院受理的這起反壟斷訴訟,將全球六大學術出版商推上被告席。訴狀指控Elsevier、John Wiley & Sons、Sage Publications、Springer Nature、Taylor & Francis、Wolters Kluwer通過國際科學、技術和醫學出版商協會(STM)實施三重壟斷協議。
1. 同行評審無償化共謀
訴狀援引STM 2013年發布的《學術出版國際倫理準則》,指出其中"同行評審屬志愿工作""希望發表論文的研究者有義務承擔公平評審份額"等條款,實質構成"以學者職業生涯為質押"的強制勞動體系。數據顯示,六大出版商近五年利潤率維持在38-42%,遠超蘋果(24%)和可口可樂(22%)。
2. 單次投稿限制條款
根據STM準則,研究者不得將論文同時投遞多家期刊。原告認為該規則剝奪作者議價權,導致稿件平均審核周期延長至147天(2024年數據),較1990年代增加83%。
3. 學術保密條款壟斷
訴狀特別指出,STM準則規定"審稿過程中稿件必須視為機密文件",阻止作者公開討論或共享投稿內容,實質上形成信息封鎖。
原告主張
1.要求法院頒布禁令,強制解除現有協議體系。
2.主張對2020年9月12日以來參與被告期刊評審或投稿的美國研究人員進行集體賠償,預估涉及人數超28萬。
3. 集體訴訟認證。原告申請將案件定性為集體訴訟,覆蓋范圍包括所有受STM準則影響的學術工作者。
斯坦福大學生物法律中心主任Hank Greely指出:"當前反壟斷司法實踐對《謝爾曼法》的適用范圍較上世紀大幅收窄,證明共謀存在較高門檻。"匿名法律專家表示:"盡管行業痼疾確實存在,但現行政策更可能被認定為獨立商業選擇,而非非法共謀。"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生物倫理學家Lisa Rasmussen指出:"若強制付費評審,可能催生'快餐式審稿',需建立配套質量監控體系。"
被告將于4月15日前提交駁回動議,原告答辯期限截至5月30日。法院預計最早2025年底決定是否立案。開放科學中心研究主任Tim Errington警告:"現行體系依賴無償審稿的模式已接近崩潰邊緣,可持續性存疑。"
參考文獻:
https://www.statnews.com/2025/03/10/peer-review-antitrust-lawsuit-academic-scientific-journals-sued-by-scientists/
關于ScienceOpen
ScienceOpen于2013年由Alexander Grossmann 教授和Tibor Tscheke博士創建于德國柏林,現任CEO是Stephanie Dawson博士。ScienceOpen是一個免費訪問的搜索和發現平臺,它將學術研究置于發現環境中,通過AI過濾,專題合集和來自學者互助,幫助您找到您所在領域內外最相關的文章。
關于ScienceOpen學術期刊推廣服務
ScienceOpen將為期刊創建主題合集,將期刊近期的英文摘要(可以中英文對照)展示在ScienceOpen的平臺上。ScienceOpen將通過一系列的推廣模式擴大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包括但不限于:發布新聞稿、關鍵詞匹配推薦至類似其他期刊頁面展示、社交媒體轉發期刊內容、不定期組織專輯推薦期刊等。
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
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