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專家:徐華鋒,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移動互聯網健康服務協會理事長
雖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但是營養缺乏癥現在仍然不少見。不均衡的飲食結構、對營養知識的片面理解等,都可能導致某些關鍵營養素的攝入不均衡。
不少人仍存在缺乏優質蛋白質、Ω-3、多種維生素的情況。比如平均每天奶制品、蛋類、水產品攝入量遠低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量,優質蛋白攝入不足;而肉類攝入量接近推薦量的2倍,脂肪、膽固醇攝入過量。
對于營養素的補充,首先建議通過均衡的膳食攝取合理營養,不挑食、不厭食,一般都能夠滿足人體對營養素的需求;而嬰幼兒、處于生長發育中的少年兒童、孕婦、乳母、老年人以及飲食結構不均衡者等人群,可以適當通過膳食營養品進行額外補充。
到底怎么吃才健康?
選擇優質食物來源
不同食物中含有的營養素各有特點,只有通過合理搭配膳食中的食物種類和比例,才能滿足個體的營養需要。日常飲食要做到食物多樣,數量充足,科學合理搭配提升營養價值,促進吸收。
比如補充蛋白質,要遵循三個原則:動植物組合優于單一食物來源、搭配的種類越豐富越好、三餐分布均衡,以及要優選蛋白質營養價值高的優質食物,如雞蛋、大豆、牛肉等。
而Ω-3脂肪酸攝入有助于心血管健康,日常可以多吃深海魚、貝類等含有優質脂肪酸的水產,少吃烘焙、油炸類食物,避免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一張圖看懂:
優質好營養的“三條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