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氣溫逐漸攀升,雷雨增多,草木繁茂,大自然正式從春天的生機萌發轉向夏天的熱情奔放。立夏不僅是氣候的分水嶺,更是古人眼中關乎健康的重要節點。中醫認為,夏季對應人體的“心”,而暑熱、濕氣、寒邪等外邪容易趁虛而入。因此,民間流傳著“立夏養生,全年安康”的說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立夏時節的養生習俗,助您順應時節,安穩度夏!
一、吃5寶:補足營養,清熱解暑
立夏后氣溫升高,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容易出汗耗氣,飲食需以清淡、補水、養心為主。老祖宗總結的“立夏5寶”,既是時令美味,又是養生良方。
1. 櫻桃——補血養顏的“紅寶石”
“立夏見三新,櫻桃、青梅、麥子香。”櫻桃是立夏時節的首選水果。它富含鐵元素和維生素C,能補血益氣、增強免疫力。中醫認為櫻桃性溫,可健脾和胃,緩解夏季食欲不振。
2. 苦瓜——清熱降火的“君子菜”
“夏日吃苦,勝似進補。”苦瓜雖味苦,卻被稱為“君子菜”,因其與任何食材同炒都不會將苦味傳給對方。苦瓜中的苦瓜苷能清熱解毒、增進食欲,是應對“苦夏”煩躁的天然良藥。
3. 綠豆——消暑解毒的“救星”
綠豆湯是夏季消暑的經典飲品。綠豆性涼,能清熱解暑、利尿消腫,尤其適合緩解口干舌燥、小便短赤等暑熱癥狀。煮綠豆湯時加少許陳皮,還可健脾祛濕。
4. 莧菜——補鈣護心的“長壽菜”
民諺道:“立夏吃莧菜,熱天不中暑。”莧菜富含鈣、鐵和膳食纖維,其紅色汁液有助清熱解毒、促進排毒。涼拌或煮湯,都能保留其鮮嫩口感。
5. 鴨蛋——滋陰潤燥的“天然補品”
江南地區有“立夏吃鴨蛋,石頭能踩爛”的俗語。鴨蛋性涼,能滋陰潤燥、清肺火,尤其適合夏季易上火的人群。咸鴨蛋還能補充因出汗流失的鹽分。
二、防3邪:避外邪入侵,護身心平衡
夏季陽氣外浮,人體腠理疏松,外邪易侵襲。立夏養生需重點防范以下三種“邪氣”:
1. 防暑邪:警惕“高溫殺手”
暑邪傷人,輕則頭暈乏力,重則中暑昏迷。建議:避開正午高溫時段外出,外出時戴遮陽帽、備清涼油;常備藿香正氣水、酸梅湯等解暑飲品;運動后忌立刻沖冷水澡,以免毛孔驟閉,熱氣內蘊。
2. 防濕邪:遠離“黏膩困擾”
夏季多雨潮濕,濕邪易導致頭身困重、食欲不振。建議:避免久居潮濕環境,衣物被褥勤晾曬;飲食中加入赤小豆、薏米、冬瓜等利濕食材;適當運動排汗,但忌大汗淋漓耗傷陽氣。
3. 防寒邪:別讓“貪涼”傷身
許多人夏季過度依賴空調、冷飲,反而導致寒邪入侵,引發腹瀉、關節痛。建議:空調溫度不低于26℃,避免直吹;少吃冰鎮西瓜、冷飲,可喝常溫綠豆湯或檸檬水;睡前熱水泡腳,驅散體內寒氣。
三、喝1茶:一杯解暑茶,清涼過盛夏
立夏后飲茶養生,既能補充水分,又能提神醒腦。推薦一道簡單易制的“三花清涼茶”:
配方:金銀花5克、菊花3克、茉莉花2克、薄荷葉2片、冰糖少許。
做法:將材料洗凈后沸水沖泡,燜5分鐘即可。
功效:金銀花清熱解毒,菊花清肝明目,茉莉花理氣開郁,薄荷提神醒腦。此茶適合午后飲用,能緩解暑熱引起的煩悶、困倦。
立夏不僅是一個節氣,更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通過“吃5寶”補益身體,“防3邪”抵御外侵,“喝1茶”調和身心,我們既能傳承傳統文化,又能為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