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收官,A股市場2025年首季業績表現浮出水面。數據顯示,當期A股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6.8萬億元,實現凈利潤1.49萬億元。其中,29家公司凈利潤突破百億元大關,20家公司營收超千億元,頭部企業盈利韌性凸顯。
一、先從橫向對比來看:滬深兩市冰火兩重天
如果將視角拉長至2024全年,滬深市場呈現顯著的分化:
先來看看深市:據深交所統計,全年上市公司營收合計20.82萬億元,凈利潤8064.47億元。1585家公司實現收入正增長,占比達55%,但整體盈利規模較滬市差距明顯。
再來看看滬市:上交所數據顯示,全年營收規模達49.57萬億元,凈利潤4.35萬億元,相當于深市2.4倍。其中,230余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30%,大型國企與金融板塊貢獻突出。
行業透視:19個行業實現業績正增長
從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看,2025年一季度31個行業中19個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行業復蘇態勢顯著:
1.扭虧為盈板塊:綜合、農林牧漁行業擺脫虧損泥潭,分別實現凈利潤134.01億元、2.97億元,成為業績反轉標桿。
2.高增長賽道:計算機、鋼鐵、建筑材料行業凈利潤同比翻倍,其中計算機行業以671.48%的增幅領跑,凸顯數字經濟對傳統產業的賦能效應。
企業畫像:頭部效應與黑馬涌現
1.盈利規模榜:一季度29家公司凈利潤超百億元,銀行板塊占據13席。工商銀行以841.56億元凈利潤穩居榜首,建設銀行(833.51億元)緊隨其后;"三桶油"合計盈利966.36億元,能源板塊盈利中樞上移。此外,國泰海通、比亞迪等5家企業新晉凈利潤前50強,折射出新興產業崛起趨勢。
2.增長速度榜:鑫磊股份以3015.05%的凈利潤增速問鼎增幅榜,實現歸母凈利潤3.94億元;思特威以1264.97%的增速位列次席,彰顯中小市值企業的高彈性特征。
營收爆發:156家公司增速超100%
一季度156家公司營收同比增幅超100%,部分企業實現指數級增長:
? 智翔金泰:營收同比激增318303.78%至2015.58萬元,歸母凈利潤虧損收窄26.29%,創新藥研發商業化進程加速。
? 慈文傳媒:營收同比暴增4562.3%至1.89億元,歸母凈利潤扭虧為盈至202.7萬元,影視行業回暖信號顯現。
結語:結構性機會與風險并存
2025年A股一季度業績呈現"頭部穩健、行業分化、黑馬頻現"特征。銀行、能源等傳統板塊繼續貢獻穩定現金流,而計算機、傳媒等新興行業則展現出更高增長彈性。投資者需關注政策導向、產業周期與企業基本面共振機會,同時警惕部分高增長企業盈利可持續性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