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撒馬爾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那就是回答了“我是誰、我從哪來、要到哪去”的終極問題。拆分開,也可以有15句話。每一個展臺,無論聲光電多么炫目,你依然能從布置、產品、新車看出這個品牌的家底兒、歷史和豐厚來。
萬物皆為處境。2025上海車展甚至被媒體譽為這是一場“悲情之上的狂歡”,沒有人會記得極越、哪吒們還身在何處,哪怕是上一屆北京車展行走的頂流雷軍,也只是被順帶提及。
一是苦未盡柑未來。
這個春天,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成為席卷全球,尤其是東亞社會的一陣狂風,聯系到2025上海車展,苦未盡柑未來,原因在于第二點。
二是這是一場持久戰。
無論博弈的主體是主機廠、供應鏈龍頭、自主合資、國企央企還是新勢力,亂云飛渡中,不妨重讀《論持久戰》。正如《論持久戰》中所言,“沒有一定條件,速勝只存在于頭腦之中,客觀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幻想和假道理。”只有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才能確保贏得最后的勝利。
以下觀點和感受,并不成熟,也有可能說的不對,就當是一次探討。兩年后的上海車展,很多事就能初步見分曉了。
今年汽車行業最受關注的,已不是新勢力生死存亡,也不是大變局下的國企車企重組,最牽動人心的話題,是“合資反擊戰”,上海車展無疑給了一面擦亮的鏡子,看得真切又醒目。豐田、大眾、日產、通用、奔馳們又要殺回來了,奔馳CLA、大眾ID. EVO、上汽奧迪AUDI E5、日產N7(參數丨圖片)、本田燁GT、豐田鉑智7,一個個都是中國的里子,中國的速度,中國的智能。但也有人覺得“充其量算第一代智能電動平臺折戟之后,合資的第二代智能電動平臺卷土重來,能維持就不錯,反攻很難。”
因而,“合資反擊戰”同樣是一場持久戰。畢竟,沒有人是智者。站在起點看遠方,未來皆有期。站在終點看來路,一切皆是定數。
2025年上海車展最忙的人是誰?分兩撥。一是各個主機廠的董事長、CEO、總經理們;二是,華為的余承東、靳玉志、曾毓群,momenta的曹旭東,地平線的余凱們。有數據顯示,2025上海車展供應商企業參展數量激增:整車館內供應商從2021年的7家暴增至2025年的23家。
地平線、商湯絕影、小馬智行、芯馳科技、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德昌電機、均勝電子、德賽西威、Momenta,就這樣走向舞臺中央。被譽為“華大地魔”的華為、地平線、大疆、Momenta四家主流輔助駕駛供應商,正是大浪里走出的大魚。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可以想見,2-3年之后,中國的引望等零部件巨頭,將會引領智電汽車時代的供應鏈的變革與創新,從而改寫全球汽車的游戲規則和利益分配格局。”
前者是因為電動化、智能化、安全、品質、服務于新能源汽車,終于有了成熟的模樣。而后者因為工信部監管收緊,“自動駕駛”“零接管”等詞匯被明令禁用,“智能輔助駕駛”成為唯一合規術語。
賈健旭和余承東聯袂登臺,這是2025上海車展最有想象力的一個新品牌,舊王和新王聯手,想要的王炸效應又能否實現。有消息稱,尚界投入超60億元,團隊超5000人,還打造了專屬超級工廠。
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產品邏輯,正從“堆料”向“場景適配”轉移,尤其是上海車展扎堆的自主品牌的大尺寸SUV,不僅是大,品牌層面,此前并未染指的產品區間如今開始集體攻勢,不僅是意識層面的共鳴,更是一種宣誓。包括:比亞迪仰望U8加長版、蔚來樂道L90、極氪9X、猛士817、騰勢N9,比亞迪王朝D概念車,奇瑞風云T11,領克900,捷途縱橫G700和紅旗越野。
榮威明珠(老錢風格轎車)、MG CyberX(圓潤方盒造型)、昊鉑Earth大地(獵裝車)、吉利銀河戰艦(硬派方盒SUV)、星途天璣(全尺寸SUV)等,在品類布局上大膽向前。
反反復復就為了這幾個字,即【在中國、為中國、為全球】、或者【家在中國】、或者【立全球 更中國】、或者【在中國、為中國】。
表面上看,只是數學的排列組合,你家是“在中國為中國”、我家是“在中國為全球”,不管怎么排列,無非是想說,進入合資2.0時代的BBA們,在經過試探、徘徊、思考后,濃眉大眼的BBA,放下身段,選擇集體擁抱中國市場。
以奧迪為例,一汽奧迪發布的兩款新車A5L與Q5L,首次搭載華為乾崑輔助駕駛系統,奧迪在保留quattro四驅系統、EA888發動機技術積淀的同時,補齊在純電布局上的短板。
此外,Momenta、華為在輔助駕駛領域的支持,以及DeepSeek、豆包、阿里在智能座艙AI體驗上的加持,都讓BBA看上去誠意十足。
合資車企中,日系熱情、迅猛又熱烈。讓產品說話,最簡明扼要、言簡意賅。售價10.98萬-15.98萬元的廣汽豐田鉑智3X,11.99-14.99萬元的東風日產N7,答案不是在風中飄,是在市場上空高高飄揚。且豐田在車展開幕前正式落地了中國首席工程師(Regional-Chief Engineer)體制。
日系品牌以破局者姿態,殺瘋了。奔著新勢力、也奔著比亞迪、吉利、長安們的腹地。怎么說,2025下半年車市的腥風血雨毫無疑問要蔓延到底。
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發布了廣汽星靈AI全景圖,商湯絕影發布行業首個專為車載AIOS打造的AI內核“絕影千機”。此外,東軟睿馳、中科創達、武漢光庭等企業均有推出相對應的AI應用產品。
小鵬汽車展臺人形機器人IRON滿場溜達揮手、寧德時代、上汽榮威展臺都有智元人形機器人的身影。紅旗展臺請來樂聚夸父機器人當主持人、深藍汽車展臺請來宇樹G1人形機器人和觀眾互動。
有人說,皮卡在本屆上海車展找到自信,此言不虛。奇瑞汽車全新皮卡品牌RELY威麟發布;廣汽商用車宣布,廣汽日野變身為廣汽領程,并發布首款全球化概念皮卡;上汽大通推出了首個與華為合作的輕型商用車品牌大通星際皮卡;長安獵手K50價格正式發布;日產汽車全球首款智能電混皮卡Frontier Pro全球首發。
上汽大眾在上海車展上展示了一款采用增程技術的全尺寸SUV概念車ID.ERA。除了大眾、別克、享界、昊鉑、傳祺等車企,還是舍弗勒、博格華納、聯合電子、五菱汽車工業、東安動力、華為數字能源、匯川、上海電驅動、采埃孚等零部件企業,均推出了增程產品。
本次車展,新能源汽車補能向兆瓦超充閃充發展,5min補能400km成為補能新標準。
如華為數字能源針對重卡等商用車型,首次推出兆瓦級超充產品;極氪推出V4極充兆瓦樁,單槍峰值功率1.3MW;比亞迪雙槍兆瓦閃充可實現“油電同速”,并計劃在2025年內建成400座閃充站;星星充電推出液冷超充2.0,提供單槍1200A、雙槍2400A的超高電流輸出。
外國媒體攻陷車展媒體日,而中國車企則滿眼都寫著“我要出海”的心境,也難怪上海車展有媒體調侃道,不知道的還以為在慕尼黑車展呢。上海灘從不缺故事,更不缺海外開辟市場的披荊斬棘和滿載榮耀,放在汽車行業,一個新故事就此開啟。
本屆上海車展已很難覓得豪車的蹤跡,有人說,僅有保時捷與賓利維系著最后的體面。因為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勞斯萊斯同時缺席,這是上海車展史上很罕見的一次。 那些過往歲月中,上海的觀眾們曾見證過帕加尼風神亞洲首秀、布加迪Chiron早已塵封為歷史。
韓系三強、法系兩強,以及美系的雪佛蘭都沒有參展。而小米汽車、鴻蒙智行、ONVO樂道、firefly螢火蟲、方程豹、iCAR、捷途縱橫、廣汽日野、吉利控股集團醇氫科技等首次亮相。
汽勢觀:全球汽車產業正踏在一片風浪里,上演少年追擊和老辣變招的劇情,唯有變化才是永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