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烏克蘭戰爭進入第1158天。隨著俄羅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的匯報傳到克里姆林宮,俄羅斯正式對外宣布肅清了烏克蘭在俄本土的最后一處據點。
完全收復庫爾斯克州,無疑是俄羅斯又一突破性進展,終結了烏軍在俄邊境建立“橋頭堡”的可能,也讓俄軍釋放出了更多進攻力量??v觀這一天的戰局,有三個變化,相當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個,俄軍殲滅7.6萬人,烏軍第47旅精銳盡失。在經歷長達8個月的拉鋸戰后,俄軍于4月25日攻克庫爾斯克州最后一個居民點戈爾納里村。這個戰前僅200余人的邊境村落,因烏軍在此部署了第129領土防御旅,和哥倫比亞雇傭兵組成的督戰隊,成為俄軍清剿的重點目標。
俄國防部披露,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累計損失逾7.6萬名軍人、7700件裝備,其中美械精銳第47機械化旅幾乎被全殲,其丟棄的M1A1坦克和M2A2步兵戰車被俄軍運往后方,這些裝備的數據將有助于俄軍進一步研發克制武器,烏克蘭這一波屬于是輸麻了,說拍斷大腿也不為過。
并且俄軍在收復庫爾斯克后沒有停止行動。根據格拉西莫夫的部署,俄軍正沿別爾哥羅德州邊境推進,計劃在5月9日紅場閱兵前徹底清除烏軍在俄本土的殘余勢力,以此為勝利日閱兵造勢,切斷烏軍從蘇梅州滲透俄境的補給線。
第二個,波克羅夫斯克的烏軍精銳被圍,澤連斯基承認“形勢嚴峻”。在庫爾斯克戰場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同時,俄軍對烏東重鎮波克羅夫斯克的圍攻進入白熱化階段。4月25日,俄軍沿扎波羅熱至庫拉霍沃的H-15公路南北兩側推進,占領伏爾恰河沿線五個據點。
烏軍被迫從波克羅夫斯克抽調四個旅回防,導致防御兵力銳減30%。基輔的焦慮在4月26日達到頂點,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罕見承認,瑟爾斯基在向他的匯報中稱,波克羅夫斯克“形勢嚴峻”,前線士氣已跌至冰點。這座烏東最大的無人機生產基地一旦失守,烏軍將喪失60%的無人機產能,徹底陷入被動防御。
第三個,俄軍合圍康斯坦丁諾夫卡,烏軍面臨“第二個馬里烏波爾”。在頓涅茨克方向,俄軍對康斯坦丁諾夫卡的進攻同樣凌厲。4月25日,俄軍沿H-20公路推進至羅曼諾夫卡村,距離城南水庫僅8公里。與此同時,東部托列茨克方向的俄軍已抵近水庫三公里處,形成對烏軍三個據點的合圍態勢。
俄南部集群發言人透露,俄軍在該地區集結了六個旅級部隊,計劃在72小時內完成對水庫的全面控制。烏軍的應對措施則顯得捉襟見肘,為填補防線缺口,基輔不得不將剛從庫爾斯克撤出的第47旅再次投入戰場,但該旅僅剩不到2000人,且缺乏重型裝備。軍事分析家指出,康斯坦丁諾夫卡若失守,烏軍在頓巴斯的防御體系將被腰斬,可能重演馬里烏波爾的悲劇。
俄軍雖在前線高歌猛進,但談判桌上的僵局仍未打破。4月25日,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在克里姆林宮展開會談三小時,俄方重申“烏東四州不可談判”的立場,而烏方則堅持“俄軍必須撤出所有被占領土”。談判破裂的直接后果是,雙方超百萬軍隊繼續在1500公里戰線上消耗。
對于烏克蘭來說,西方的態度也同樣讓人心寒,歐洲軍援今年以來遲遲不能確定,美國此前更是要求烏克蘭簽署礦產資源協議作為條件。隨著5月9日勝利日臨近,俄軍進攻或將更加猛烈,從庫爾斯克到波克羅夫斯克,這場持續三年的沖突,似乎正朝著更漫長的消耗戰深淵滑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