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立夏,有錢沒錢記得:“吃3樣,做2事”,平穩入夏!
5月5日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作為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不僅是農耕文明的時序刻度,更是中國人順應天時的養生智慧。民間有諺云:“立夏吃三樣,做兩事,安康入夏身體棒”,這背后藏著古人對自然節律的深刻理解。今日便以食養為引,帶您解鎖立夏時節的安康密碼。
一、吃三樣:時令饋贈的養生密碼
1. 野菜餃子——金沙裹翠玉,清補潤心脾
立夏后,人體陽氣漸盛,脾胃易受濕熱侵擾。立夏這個節氣呀,在北方得吃餃子。餃子對于老百姓來說,那可不單單是好吃的東西,更是意味著健康和幸福的傳統美食!
制作要點:
【餃子】用到的食材有:面粉、小青菜、肉餡、香菇、醬油、鹽、蔥、姜、花生油。
1、把豬肉和蔥姜一塊兒放到料理機里,打成餡。往里頭加上蔥、姜、鹽、醬油,攪拌均勻。接著加入香菇碎和花生油,繼續攪拌,然后把青菜焯下水,剁碎了加進去,充分攪拌,餡料就弄好啦。
2、面粉加上水,和成合適的面團,放那兒靜置一會兒,再揉勻。揪成一個個小劑子,搟成薄皮,中間稍微厚點,邊上薄點最好。包上餡料捏緊,餃子就包好嘍,煮熟撈出來就能吃了。
2. 綠豆蜜飲——碧玉凝香,解暑護心脈
《本草綱目》載綠豆“解金石、草木諸毒”,其含有的多糖成分降低膽固醇。立夏后人體汗液流失加劇,綠豆湯中的鉀元素能維持電解質平衡,預防中暑。尤其適合心火旺盛、口干舌燥者。
制作要點:
綠豆需提前浸泡2小時,冷水下鍋煮至開花;
湯色轉碧時關火,待溫熱后調入蜂蜜,避免高溫破壞活性成分。
3. 莧菜鵪鶉蛋——紅翡映白玉,營養高
莧菜素有“長壽菜”之稱,其鐵含量為菠菜的3倍,維生素C含量高于柑橘。立夏后濕氣漸重,莧菜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鵪鶉蛋富含卵磷脂與腦磷脂,益智健腦。二者同蒸,蛋香融入菜香,既是時令風物,亦是藥食同源的典范。
制作要點:
莧菜焯水時加少許鹽與油,保持翠色;
鵪鶉蛋蒸制前以莧菜汁浸泡,使蛋殼染上淡紅,更添食欲。
二、做兩事:天人合一的養生儀式
1. 稱人測重——古禮寄安康,防暑先知體
立夏“稱人”習俗源于三國時期,民間認為稱重可避“疰夏”(暑熱致病)。現代科學證實,立夏后人體基礎代謝率提升,此時稱重可監測體重變化,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建議選擇清晨空腹稱重,記錄數據以備后續對比。
2. 午休養心——子午覺安神,心陽得護持
《黃帝內經》云:“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于日。”立夏后晝長夜短,人體易感倦怠。午時(11:00-13:00)心經當令,此時小憩可緩解心火亢盛,提升下午工作效率。午休以30分鐘為宜,過長易致頭暈乏力。
三、立夏時令雅趣:立夏風物志
嘗三新:櫻桃、青梅、蠶豆上市,可作果盤或釀酒,寓意“嘗鮮納吉”。
斗蛋戲:以熟蛋相擊,蛋殼不碎者為勝,寄托驅邪祈福之意。
繪立夏扇:以麥稈為骨,素絹為面,手繪夏荷、石榴等圖樣,搖扇生風,祛暑納涼。
結語:以食為養,以儀為道
立夏的智慧,在于將自然節律融入日常起居。三道時令菜,兩樁養生事,看似尋常,實則暗藏天人合一的哲學。從咸蛋黃南瓜的甘潤,到綠豆蜜飲的清涼,再到莧菜鵪鶉蛋的鮮美,每一口都是對夏日的溫柔以待。而稱人、午休的儀式,則讓我們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尋回一份與天地同頻的從容。
愿君立夏安康,順時而食,以食養身,以儀養心,共赴這場與盛夏的約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