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點下班,天經地義嗎?
講個笑話:到點下班,天經地義
五一勞動節假期,悲催的牛馬,不是成功地堵在前往景點的路上,就是成功地堵在景區里面。
而幸福的牛馬,則還在加班、寫文章,根本不用擔心路上堵車,景點堵人,最后堵心。
根本不用擔心點不找外賣,借不著、還不了充電寶。
主打一個輕輕松松沒壓力,你拿什么和他們比?
最幸福的牛馬,則已經開始學會哄逛街的牛馬開心、情緒按摩了。
都說天津這個地方太復雜了:
號稱中國人自己的佛羅里達,天津絕非浪得虛名,這不,天津有個商場,怕逛街的牛馬情緒失控,開始給牛馬們發五一勞動節獎狀。
商場外墻上的大屏幕,輪番播放五一勞動獎狀。
天天上班,津的很累:
圖:中軍置酒飲歸客/小紅書,下同
真的很累。
到點下班,天津地義:
到點下班,天經地義嗎?
牛:只耕春季 牛馬:一年四季:
福報,福報,福報馬。
小時候興趣班上多了,現在完全沒興趣上班:
如果小時候興趣班好好上的話,長大后,還真不一定對上班感興趣。
做我們這行的,最忌會的,就是做我們這行:
主打一個干一行,恨一行。
天津最值得打開的地方,就是我的工位,因為不打卡扣錢:
遵紀守法,中國好員工。
所有沉默的耕耘,都值得被14倍放大:
耕耘,還是摸魚,兩者界限并不明確,對吧。我意思是,摸魚,也是一種耕耘。
商場里面也沒放過:
圖:芯芯臻選/小紅書
圖:褲兜 /小紅書
據說打卡還能吃霸王餐:
圖:高級牛馬/小紅書
配上那段知名的“來到了天津衛,嘛也沒學會”的BGM,簡直絕了:
視頻: 高級牛馬/小紅書
情緒價值拉滿,邊逛街,邊享受精神馬殺雞。
在換位思考,引發共 鳴這塊,提供情緒價值方面,市場部的牛馬,夠卷的。
聽懂的人已經哭了
牛馬最懂牛馬,不必解釋。
有天津網友說,前公司來一個新同事加班,晚上人家爸媽找上門了:
天津人真的不多上一分鐘:
有人質疑:
有人說愛聽大實話,多說:
有人說這是真的嗎?讓天津人說說:
聽懂的牛馬已經哭了:
也有人覺得可愛:
有人想把到點下班設為頭像:
有人說津羅里達不養閑人:
有人給市場部點贊、給天津點贊:
有人想到天津養老:
有人說這很哲學:
有人迫不及待想到天津體驗一下:
有人說天津出圈方式好特別:
也有似乎知情者說,寫這些文案的牛馬,都做不到到點下班:
據我所知,天津這座城市確實很松弛,但有相當一部分公司,做不到到點下班,能做到到點 發工資、雙休就不錯了。
當然,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為什么過五一勞動節?
五一勞動節,即國際勞動節,起源于19世紀末工人爭取權益的斗爭。
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等城市的工人舉行大規模罷工,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紐約州布法羅市1900年的勞工節游行
在芝加哥的干草市場廣場集會中,發生了爆炸事件,導致多人傷亡,這一事件被稱為“干草市場事件”。
為紀念這一斗爭,1889年,第二國際在巴黎召開會議,決定將每年的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以示對工人階級斗爭的支持。
所以,咱們五一還能出去浪幾天、堵幾天,還得感謝美國的牛馬。
美國人當然也過勞動節,但不是五一,而是9月第一個星期一。
在中國,最早的五一勞動節慶?;顒涌勺匪莸?918年。
1920年5月1日,中國工人首次大規模紀念五一勞動節。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全體公民放假一天。
如今,五一勞動節已成為全球多個國家慶祝勞動者貢獻的重要節日。
圖:Johannes Zinner,2013年奧地利維也納慶祝五一勞動節
在中國,這一天不僅是法定假日,也是弘揚勞動精神、尊重勞動者的重要時刻。
“到點下班”,居然真的合法
“到點下班”是員工的合法權利,體現了對勞動者身心健康的尊重,和對法律的遵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加班應在協商同意的前提下進行,并依法支付加班工資。
問題是,加班文化的迅速崛起,讓“到點下班”壓力山大。
近年來,尤其在國內互聯網和科技行業,加班文化日益盛行。“996工作制”成為部分企業的常態。這一制度最早在2016年由58同城被曝光,隨后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
盡管該制度違反《勞動法》,但在一些公司仍被推行。
其實國外也有加班現象,比如戰后日本,為了重建經濟,日本社會普遍倡導勤奮工作,形成了“拼命苦干”的文化。
這種文化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得到強化,導致“過勞死”等社會問題頻發。政府為此發布了《預防過勞死白皮書》,試圖通過立法和政策干預來改善這一現象。
至于說加班文化為什么出現,理由也很簡單,首先是企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為了提高效率和產出,可能鼓勵員工加班。
企業的壓力,自然傳導給員工,渠道之一,就是績效考核機制。一些公司將加班視為員工敬業的表現,影響晉升和薪酬。
最后,加班問題嚴重,也在于法律執行力度不足。盡管有相關法律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監管和執法力度可能不足,導致加班現象難以遏制。?
不管怎么說,加班應該基于實際需要,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
長期、無償、強制性的加班,不僅違法,還可能對員工的身體健康,和心理狀態造成負面影響。
調查顯示,過度加班會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引發“拖延癥”等問題。
所以,別管是從公司角度,還是員工角度,別管是從法律角度,還是從工作效率角度,“到點下班”,真的是“天經地義”。
到點下班,不僅是法律賦予員工的權利,更是保障其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
企業應尊重員工的工作時間,合理安排任務,避免形成不健康的加班文化。
員工也應增強維權意識,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當然,這需 要所有人的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