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蹲在田邊猛抽煙,手里的草帽扇得嘩嘩響。手機天氣預報彈出高溫預警,局地35℃熱得莊稼都打蔫。
可村廣播又在喊,后天暴雨帶強對流,土里的西瓜苗剛緩過苗呢。這天氣跟翻書似的,說變就變。
2日全省晴間多云,日頭毒得能曬脫皮,湘北山林冒起煙可不得了——火險等級蹭蹭往上躥。村主任拿喇叭巡回喊,上山別帶火,去年后山那場火,燒了半坡茶樹呢。可南邊的郴州、永州早早就把塑料布收進倉,3日開始的雨,可不是毛毛雨。
湘西南局地暴雨,雷暴大風能掀屋頂,去年鄰村老李的烤煙棚就被掀飛過。田里剛播的玉米種,經得起這么折騰不?天氣預報說3日晚降雨自南往北撲來,像接力賽似的,湘東湘南先接棒,中到大雨嘩嘩下。
懷化南部局地暴雨,山溝溝里的土松,最怕滑坡泥石流。可前頭兩天的高溫,讓地里的水分蒸發快,突然暴雨一來,保不準哪兒就積澇。“晴帶雨傘,飽帶干糧”,老輩人的話沒錯,可這晴雨轉換太快,農友們的手腳得更勤快些。
你看長沙周邊,菜農們正給大棚加固,怕大風掀了頂;衡陽的稻農盯著田里水,怕旱澇兩頭傷苗。但也有矛盾——3日前湘北防火要緊,得盯著煙頭;3日后湘南防澇急迫,得疏通溝渠。一頭防火一頭防澇,同一省內兩頭忙,這天氣真是出難題。
再看15天預報,5月7日還有中雨轉暴雨,月底又多陰雨,莊稼生長期就怕澇根。可眼下五一假期,不少人進山游玩,萬一帶火進山,趕上高溫天,火借風勢可不得了。
去年隔壁縣就是游客亂扔煙頭,燒了百畝松林,現在想起來還心疼。
農民老周說,天氣預報就像指揮棒,咱得跟著節奏轉。該收的收,該蓋的蓋,該守的守,可老天爺的脾氣,總讓人摸不透。就像這會兒,看著大太陽曬得人發暈,偏要想著暴雨來的路,提前挖好排水溝。
你說這老天,咋就不能穩穩當當晴幾天、雨幾天?非得急轉直下折騰人。但抱怨歸抱怨,地里的活兒不能停。
烤煙戶給煙苗搭遮陽棚,玉米地提前起壟防積水,山林護林員加大巡查頻次。“人勤地不懶”,可前提是摸準天氣的脈。
現在手機里好幾個天氣預報APP,可不同平臺報的雨勢、落點還有差異。
就像郴州,有的說中雨有的說多云,到底信哪個?讓農友犯難。
但大趨勢錯不了——高溫后暴雨,防火又防澇,兩頭都是硬仗。
我個人覺得,村里要是能統一匯總氣象信息,提前組織應對,比各家各戶單打獨斗強。比如集中調配抽水設備,提前檢修山林防火通道,這些事兒早做準備,損失能少不少。
可眼下最緊要的,是趁著2日晴天,趕緊把該晾曬的曬干,該加固的加固。3日的雨一來,就得撲到防澇一線,盯著田里水別漫過莊稼根。
天氣無常,人有常心,提前打算才是穩當日子。至于后面的陰雨連綿,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見招拆招。畢竟種地的人,誰不是在老天爺的變幻里,摸出一套自己的應對經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