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人壽的財報數據像一盆冷水,澆醒了沉浸在高速增長中的美夢。
2024 年,中國人壽的年報歸母凈利潤實現了令人矚目的翻倍式增長,一舉突破千億大關,達到了 1069.35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108.9%。與此同時,總投資收益率更是飆升至 5.50%,創下了近十年來的新高。彼時,市場一片歡呼雀躍。
然而,市場的風云變幻總是讓人猝不及防。當時間來到 2025 年第一季度,畫風陡然轉變,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8.92%,僅為 1101.77 億元。盡管歸母凈利潤實現了 39.52%的增長,達到 288.02 億元,但這看似亮眼的數據背后,卻隱藏著諸多不為人知的問題。營收的下降,清晰地表明公司在市場上獲取收入的能力有所減弱。中國人壽究竟怎么了?是短期的市場波動這只無形的手在作祟,還是公司內部出現了深層次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打破高增長幻想
時間來到 2025 年第一季度,中國人壽發布的財報數據猶如一記重錘,無情地打破了人們對其持續高速增長的美好幻想。
在營業收入方面,2025 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1101.77 億元,同比下降 8.92%。這一數據與 2024 年的穩健增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就像是一輛原本在高速公路上風馳電掣的汽車,突然遭遇了巨大的減速帶,速度一下子慢了下來。
深入分析保險業務收入,雖然原保險保費收入保持了一定的增長,達到了 3544.09 億元,同比增長 5.0%,但其他業務收入的下滑,尤其是投資收益的波動,對整體營業收入產生了較大的拖累。
營收的下滑,往往意味著中國人壽在市場拓展、業務推進等方面遇到了重重阻礙。每一個百分點的下降,背后都可能是無數業務場景的收縮、客戶資源的流失。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使得中國人壽在爭奪市場份額時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凈利潤在表面上卻呈現出增長的態勢,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288.02 億元,同比增長 39.52%。這種營收下降但凈利潤增長的反差,就像是一個看似矛盾的謎題,讓人不禁心生疑惑。其實,深入分析就會發現,凈利潤的增長并非來自于業務規模的擴大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而是受到了一些特殊因素的影響。比如,市場利率的變化使得中國人壽的投資收益在短期內有所增加。資產負債聯動的策略調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成本結構,從而推高了凈利潤,但這種增長的可持續性卻令人擔憂。
保費收入作為中國人壽的主要營收來源,其結構變化對營收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2025 年第一季度,中國人壽總保費達 3544.09 億元,同比增長 5.0%。從表面上看,這一數據似乎還不錯,但深入分析就會發現,其中隱藏著結構的隱憂。
續期保費為 2469.75 億元,同比增長 9.7%,展現出了一定的穩定性和韌性。續期保費的增長,說明中國人壽在客戶維護和續保服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老客戶的忠誠度較高。然而,新單保費為 1074.34 億元,同比下降 4.5%,其中長險新單保費同比下降 15.1%至 659.40 億元。這一數據無疑給中國人壽的未來增長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新單保費的下降,尤其是長期險新單表現不佳,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去年預定利率下調透支了部分投保需求。預定利率的下調,使得保險產品的吸引力在短期內有所下降。消費者在購買保險產品時,往往會比較不同產品的收益情況。預定利率的降低,意味著保險產品的收益可能會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者的投保熱情。各險企紛紛向分紅險轉型,但市場接受仍需時間。
投資收益是中國人壽營收的另一個重要支撐點。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總投資收益 537.67 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為 2.75%;凈投資收益為 442.47 億元,凈投資收益率為 2.60%。然而,從利潤表來看,2025Q1 公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4.34 億元,較 2024Q1 的 294.61 億元顯著下滑。這一巨大的反差,對中國人壽的營收產生了負面影響。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資本市場的波動對權益類投資的沖擊。利率上行導致中國人壽所投債券公允價值下降。根據財政部披露,2025 年 3 月 31 日中國國債十年期收益率為 1.81%,較 2024 年末的 1.68%提升 13BP。截至 2024 年末,中國人壽債券投資占比達 59.04%。債券市場的波動,使得中國人壽在債券投資上的收益受到影響。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投資收益波動較大,進而影響了營收的穩定性。
新舊會計準則切換:財務數據的蝴蝶效應
2024 - 2025 年,恰逢中國人壽新舊會計準則切換的關鍵時期,引發了財務數據的一系列波動。
在新金融工具準則下,更多的金融資產被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這一改變使得中國人壽凈利潤的波動被放大。2024 年,中國人壽交易性金融資產重分類后當期增長顯著,期末賬面價值大幅增加。
其中,公允價值變動對當期利潤影響金額巨大,直接推動中國人壽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實現翻倍增長。這雖然在表面上讓凈利潤數據十分亮眼,但也讓業績增長背后的真實情況變得撲朔迷離。到底是公司經營策略取得了實質性突破,還是僅僅因為會計準則的調整讓數字變得好看了?
到了 2025 年第一季度,新保險合同會計準則的影響開始顯現。新準則下,保險服務收入的確認方式發生了變化,需要剔除現金價值等帶有返還投資的成分,并在保障期限內逐步確認,這導致保險服務收入較舊準則下的保險業務收入大幅下降。
雖然凈利潤在其他因素的影響下保持增長,但營業收入的下降無疑給中國人壽的業績表現蒙上了一層陰影。這種會計準則切換也對公司的內部管理和戰略決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人壽需要重新審視和調整其財務管理和業務策略,以適應新會計準則的要求。
中國人壽在2024年所展現出的輝煌業績,曾讓市場對其未來發展寄予厚望。然而,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報數據卻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這份熱情,也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家保險巨頭的真實狀況。營收的下滑、凈利潤增長背后的特殊因素、保費收入結構的隱憂以及投資收益的波動,都預示著中國人壽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新乳業連續5年利潤雙位數增長
南京銀行,漸顯“透支”疲態
寧波銀行,穩健增長的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