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上海國際花展正在全市熱鬧舉行。作為花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場盛大的鮮花市集在新天地區域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更讓人驚喜的是,被鮮花簇擁的還有曾經的上海古玩一條街東臺路。闊別10年后重新亮相,這條百年老街如今是什么模樣了呢?
步入新天地旁的鮮花市集,芍藥、鳶尾、繡球競相綻放。70余個攤位陳列著100余種花卉與80萬株綠植,6500平方米天幕穹頂灑下斑駁光影,2000平方米戶外花園構筑起都市中的生態空間。游客駐足感嘆:"陽光透過穹頂的折射特別美,二樓綠植與建筑色調讓人想坐下來喝杯咖啡享受時光。"
人群中不乏老上海面孔,曾居老盧灣的丁先生專程前來探訪。這條以鮮花重生的街道,正是他記憶中東臺路古玩市場的舊址。"這里曾是上海的文化地標,如今舊改煥新帶來了現代化氣息。"丁先生的感慨,道出了這條街道的十年蝶變。
東臺路作為上海的歷史文化名街,被一片建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舊里弄圍繞。上世紀80年代,一批愛好者自發形成了古玩市場。鼎盛時期,500米街道聚集200余家古玩、舊貨店,被列為外國游客必訪的"上海十大特色街"。一位土耳其游客曾二十次造訪,稱其"承載著厚重的中國歷史"。
1992年入行的店主沈偉媛回憶說:"2000年鼎盛期整條街人頭攢動,兩三百商戶熱鬧非凡。"
隨著正規收藏市場崛起與業態同質化,不少店主轉去了古玩城經營,東臺路逐漸失去特色。2015年城市更新進程中,時任市場總經理劉天洪坦言:"原有業態已與城市發展不匹配。"沈偉媛雖有不舍,卻能理性看待。"上海始終在向前發展。"
2025年4月中旬,東臺路借上海國際花展驚艷回歸,成為這次花展黃浦主會場的重頭戲之一。作為太平洋新天地商業綜合體的核心區域,項目規劃包含辦公樓、商業體及10處文化藝術空間,打造慢生活體驗社區。瑞安新天地總監李振輝介紹:"天幕設計融合室內外空間,未來將延續尋寶記憶舉辦多元活動。"
回歸后的東臺路獲得了多方認可。年輕游客青睞新興商業配套,沈偉媛贊賞道:"市集形式更具煙火氣,能吸引全年齡客群。"
伴隨著時代發展,如今受歡迎的商業載體,基本都主打體驗感與氛圍感,煥新歸來的東臺路,也正用一條美好的花路,歡迎更多人能來這里放慢腳步,感受慢生活的美好。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劉悅來副教授評價說,保留城市或街區基因的更新模式,既滿足群眾生活需求,也讓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發展進程。
五一小長假里,東臺好市繼續與市民游客相約,歡迎大家來走花路。東臺路這條曾經的古玩老街,承載著一代人的回憶。如今的煥新則見證了城市的變遷,當都市建筑美學遇上春日花藝美景。未來這片區域還將進一步升級為多元功能的綜合性城市中心社區,給人們帶來更多悠閑生活的可能性。
看看新聞記者: 邱旭黎
編輯: 陶余鑫,張予洋
責編: 師玉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