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今日文章目錄(全部含音頻) ● 中美貿易戰直擊
1.[699]呼吁特朗普 總統暫緩執行對華關稅180天(BillAckman)(X)
2.[697]特朗普堵上中國商品關稅漏洞,網購商品面臨漲價 (The New York Times)
3.[693]特朗普對華關稅將嚴重沖擊美國經濟供應鏈 (Bloomberg)
4.[692]Temu用戶社區陷入一片混亂 (Vulture)
5.[691]美國Temu和Shein用戶陷入困境:我們別無選擇 (CNN)
●美國政治:沃爾茨、馬斯克
6.[694]反華幕僚少一人:沃爾茨因為不夠MAGA,遭特朗普撤換 (The Atlantic)
7.[696]沃爾茨用慘痛的代價讀懂了效忠特朗普的真諦” (The New Yorker)
8.[689]回顧過去101天,馬斯克對DOGE不再那么有信心了 (The New York Times)
9.[686]選民親述:特朗普如何改變他們的日常生活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美烏礦產協議
10.[688]美國宣布與烏克蘭簽署共享礦產資源的協議 (The New York Times)
11.[690]專家解讀:美烏終于簽署礦產協議,未來局勢走向如何 (Atlantic Council)
12.[702]美烏礦產協議產生收入或需十年以上 (Reuters)
● 年輕人:美國留學、就業
13.[701]特朗普政府打壓高等教育部分學生放棄赴美留學 (The Washington Post)
14.[695]就業市場拉響警報:AI開始與大學畢業生搶飯碗 (The Atlantic)
● 英國民粹右翼政黨取得的勝利
15.[700]英國改革黨異軍突起地方選舉連戰連捷 (The Washington Post)
16.[698]英國政壇正在發生重大變革 (The Times)
● 英特爾
17.[687]陳立武:肩負英特爾復興重任 (The Economist)
II. 按語與引文
1.[699]呼吁特朗普總統暫緩執行對華關稅180天(Bill Ackman)
X (2025.5.2)
按語: 特朗普的華爾街盟友Bill Ackman前兩天又在X發了一篇帖子,苦口婆心想勸特朗普暫緩執行對華關稅180天。之前,他成功建議讓特朗普將“對等關稅”暫緩90天。他和財政部長貝森特有密切往來。為了游說特朗普,想出合適的話術,這位仁兄也是絞盡腦汁。但他的言論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使得他不得不在5月2日又發了一個澄清帖。坦白說,他表達的觀點很混亂,停留在過去的歷史敘事,即認為中國對美國市場不夠開放,貿易談判的最終目標是打開中國市場。如果打不開中國市場,就分流到其他國家。這和特朗普/MAGA關稅的初衷(產業回流美國,而非“友岸外包”)沒有任何關系。他講的“時間是美國的朋友而不是中國的朋友”完全是為了迎合本土聽眾、誘導特朗普。但可以肯定的一個事實是,中美經濟的脫鉤是地緣政治的結果。美國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中國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這是長期趨勢。問題只在于,美國即使在中國之外重構了供應鏈,一方面只不過是把生產轉移到效率更低的地方,另一方面也無助于美國本土制造業復興。Bill Ackman的這套主張本質仍是國際上新自由主義、國內市場主義的邏輯,無法解決美國國內經濟分配不公的根本問題。
正文: (1,5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有人認為,由于中國采取的是長期戰略眼光,因此 能夠在與美國的貿易戰中“獲勝”。按照傳統觀點,美國在戰略規劃上遠比中國短視。 但這種判斷存在一個問題:關稅持續的時間越長,那些在中國 建立供應鏈的企業就會越快地將業務轉移到印度、越南、墨西哥、美國或其他國家……
2.[697]特朗普堵上中國商品關稅漏洞,網購商品面臨漲價
The New York Times (2025.5.2)
按語: 5月2日零時起,美國正式結束了“小額商品免關稅”政策(被視為政策漏洞),使得所有從中國寄往美國的網購商品都要征繳關稅。幾個中國跨境電商(Shein、Temu等)過去采用這個模式打入美國市場,亞馬遜等當地零售商也在效仿類似模式。這次政策封堵,使得美國消費者無法再像之前一樣網購便宜貨了,面臨商品的價格急劇上漲;對Shein、Temu等電商的業務當然也有很大負面影響。(當然,目前還留了一個小口子,即暫時可以通過郵政系統(而非私營快遞系統)將產品經由第三國運到美國。不過估計這個口子最終也會被堵住)。
正文: (2,3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特朗普政府于周五正式取消了一項關稅漏洞,該漏洞此前允許美國消費者購買中國廉價商品時無需繳納關稅。這一舉措將幫助那些 難以抵擋中國低價商品沖擊的美國制造商,但已經導致網購美國民眾面臨價格上漲。 這項被稱為“小額免關稅(de minimis rule)”的漏洞規定,只要商品直接寄給美國消費者或小企業,價值800美元以下的商品就可以免關稅和繁瑣手續。這導致發往美國的個人包裹激 增,其中許多是通過空運、來自Shein和Temu等快速發展的電商平臺……
3.[693]特朗普對華關稅將嚴重沖擊美國經濟供應鏈
Bloomberg (2025.4.28)
按語: 本文載于彭博,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大幅提高對華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供應鏈造成的沖擊及其連鎖反應,包括:1)中美貨運量銳減,美國零售商面臨貨架空置與價格飆升的雙重壓力;2)航運業因需求萎縮大幅削減運力,未來如果貿易恢復,可能引發類似疫情期間的港口擁堵與運費暴漲。3)供應鏈轉移東南亞的替代方案難以快速填補缺口,企業陷入訂單停滯與成本失控困境;4)經濟專家警告,持續貿易戰可能引發美國通脹惡化、信貸緊縮和五成概率的經濟衰退風險,其破壞性甚至超過新冠疫情期間的供應鏈危機;5)當前局勢的嚴峻性在于,即便關稅政策調整,已造成的供應鏈斷裂會形成短期代價,同時仍需較長時間修復。
點評:特朗普一意孤行,單方面將關稅提到荒誕的水平,對經濟的影響已然不可收拾,留給他做出正確選擇以減少損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正文: (2,6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攻勢已讓華盛頓和華 爾街動蕩了近一個月。如果貿易戰持續下去,下一波沖擊將直接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 自4月初美國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提高到145%以來,貨運量大幅下降,有估計稱降幅可能高達60%。 盡管許多美國人尚未感受到來自這一最大貿易伙伴的貨物銳減,但情況即將改變……
4.[692]Temu用戶社區陷入一片混亂
Vulture (2025.4.30)
按語: 中國跨境電商平臺Temu和Shein因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導致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引發用戶社區激烈爭議,陷入一片混亂。本文包括了記者觀察,以及三個網友在Reddit上的發帖,展現用戶的態度:部分人反對無休止抱怨,呼吁采取實際行動;有觀點反思消費者持續買單助長漲價;也有用戶直接放棄平臺轉投亞馬遜。
正文: (1,5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2024年2月的黃金時代還能重現嗎?在那個神奇的夜晚,泰勒·斯威夫特亮相超級碗中場秀,音樂劇《魔法壞女巫》(Wicked)首曝預告,中國電商Temu的首支美國廣告也橫空出世。廣告中“ 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的宣傳語配上輕快旋律,讓全美父母連夜給子女發短信問“這Temu到底是個啥?”。消費者們在這個平臺上搶購家居用品、服裝和電器(效果參差不齊),相比亞馬遜或實體店確實省下不少錢。正如疫情后諸多購物體驗,Temu主打三大便利:低價、快速、品類全。那是段歌舞升平的好時光,美國消費者仿佛所向披靡……
5.[691]美國Temu和Shein用戶陷入困境:我們別無選擇
CNN (2025.4.30)
按語: 這是一篇CNN報道,介紹特朗普關稅政策對于高度依賴中國跨境電商平臺Temu、Shein的美國普通消費者的影響。1)隨著美國關稅政策的調整,依賴低價商品的消費者面臨的購物成本激增;2)低收入群體首當其沖,部分商品價格漲幅已超出其承受范圍;3)消費者開始搶購囤貨以應對潛在的經濟波動;4)同時,消費者反映出對本土零售業服務質量及制造業產品價格的不滿。5)也有批評者對中國跨境電商平臺的經營模式提出批評,稱其助長“過度消費”等問題,但消費者不認同,認為美國本土零售商也在采用同樣策略。6)多數反對特朗普的政策,認為關稅成本最終轉嫁給了普通民眾。
點評:特朗普的基本盤是中低收入民眾,而非精英;受其對華關稅政策沖擊最嚴重的,恰恰是他的基本盤。另外,批評者說Temu和Shein等中國平臺助長“過度消費”,就出現了很奇怪的一個悖論:美國人認為中國人不消費,不消化本土產能,導致大量出口,造成了貿易不平衡問題,但這些最擅長誘導消費的公司又是中國公司……類似的悖論又很多:稱美國的芬太尼問題是中國造成的。但中國好像又沒有芬太尼和藥物濫用問題?青少年嚴重沉迷社交媒體(包括上面的各種不良信息)是TikTok和中國模式導致的。但中國好像又沒有美國這樣的問題。這都是怎么回事?
正文: (1,9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弗吉尼亞州的退休注冊護士蕾娜 ·斯科特(Rena Scott),隨時都有10到12個Temu訂單在進行中。 這位64歲的老人幾乎從這家中國網站上買過你能想到的所有東西。她購物車里現在有四件襯衫,還經常購買紗線和珠子等手工藝品(她有一整間放紗 線的房間,曾一口氣下單53包喜歡的紗線),以及從地毯到家具的各種家居用品。 對斯科特來說,在這個網站上購物是做“不動腦子”的選擇……
6.[694]反華幕僚少一人:沃爾茨因為不夠MAGA,遭特朗普撤換
The Atlantic (2025.5.1)
按語: 特朗普第二任政府第一個被裁掉的人出現了: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沃爾茨(Michael Waltz)。直接觸發事件是因在Signal應用的群聊中誤將《大西洋月刊》總編拉入核心軍事群。華盛頓觀察人士認為,特朗普裁掉沃爾茨本質原因是意識形態:沃爾茨在國際關系上的立場更接近建制派核心保守主義,而非MAGA。選用沃爾茨,算是特朗普“看走了眼”。沃爾茨也是特朗普幕僚里的幾位反華鷹派之一。
正文: (2,2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沃爾茨(Michael Waltz)因在Signal加密通訊應用的群聊中誤將《大西洋月刊》 總編拉入軍事打擊計劃討論,導致其與總統的關系岌岌可危。盡管特朗普及其幕僚團隊曾經不愿在新政府執政頭100天內解雇沃爾茨以免承受政治代價,但在昨日度過百日執政節點后,總統在第101天采取了行動——同時解除了沃爾茨及其副手亞歷克斯·王(Alex Wang)的職務。 解職消息公布數小時后,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臺宣布兩項人事任命:提名前佛羅里達州眾議員擔任駐聯合國大使;要求國務卿馬可·魯比奧暫時兼任國家安全顧問職務。……
7.[696]沃爾茨用慘痛的代價讀懂了效忠特朗普的真諦
The New Yorker (2025.5.1)
按語: 《紐約客》的文章,評析建制派/新保守主義的(反華鷹牌)國家安全顧問邁克·沃爾茨之慘遭特朗普清洗。
正文: (2,7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唐納德·特朗普本周三展現出了十足的“瑪麗·安托瓦內特”時刻——這位將橢圓形辦公室裝修成新凡爾賽金色風格、宣稱君主權力是總統特權、并鼓勵支持者進行令波旁王朝都臉紅的浮夸贊美的總統,做出這般舉動或許并不令人意外。當身著標志性深藍西裝加超長紅領帶(這套裝束已成為向特朗普致敬的標配)的國務卿馬可·魯比奧以崇拜目光注視時,總統輕描淡寫地駁回了經濟學家對其對華貿易戰將導致消費品價格飆升的擔憂。“有人說‘貨架會空空如也’”,特朗普描繪著沒有中國廉價玩具的節日景象——過去幾十年美國人早已習慣這些商品。“也許孩子們只能得到兩個娃娃,而不是三十個,這兩個娃娃可能比平時貴幾美元。”……
8.[689]回顧過去101天,馬斯克對DOGE不再那么有信心了
The New York Times (2025.4.30)
按語: 這是關于馬斯克而言有些“悲涼”的報道。躊躇滿志加入特朗普白宮一百天,帶領“政府效率部”(DOGE)精簡政府機構,最后一地雞毛:得罪了許多人,引來無數罵名;把自己的核心特斯拉拋在一邊,讓特斯拉“自由落體”。但最關鍵的是:DOGE本身失敗了:馬斯克一開始號稱要將聯邦政府預算削減2萬億美元,最后只名義上削減了1,600億美元,且這1,600億美元水分極大,完全不可靠,是一個幾乎沒有專業人士相信的數字。整個過程中,馬斯克和特朗普的關系都多少有些疏遠。關鍵是2萬億美元,以及他夸下的無數海口,都成了放衛星,對本人信譽多少也有負面影響,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照這樣看,DOGE將成為特朗普第二任政府初期的一個早早夭折的插曲,馬斯克黯然退場,特朗普也無法實現其承諾的削減政府預算的目的,反會使美國的赤字問題更加嚴峻。
正文: (1,7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周三下午,身著標志性T恤和西裝外套的埃隆·馬斯克坐在白宮西翼羅斯福廳的長桌主位,面對記者關于“政 府效率部(DOGE)能否兌現削減1萬億美元聯邦預算”的提問,他選擇了回避。 談及這個萬億目標時,馬斯克表示:“我認為有可能實現,但前路漫長,確實困難重重。這本質上取決于內 閣和國會能承受多大壓力。目標可以達成,但必須應對鋪天蓋地的反對聲浪。”……
9.[686]選民親述:特朗普如何改變他們的日常生活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5.4.27)
按語: 一般認為,美國總統主要權責實際上是外交,距離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較遠——政府方面,人們的日常生活主要和地方政府和打交道,有時涉及州政府。但特朗普上任百天,即對民眾生活有直接且顯著的影響。《華爾街時報》采訪了若干普通民眾,了解過去幾個月來他們經歷的生活變化。
正文: (3,1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斯科特·福斯特(Scott Foster)表示,盡管一度考慮放棄投票,但他最終投 票支持了特朗普總統,主要是因為特朗普首個任期內疫情前的經濟表現相對強勁。在特朗普上任后的最初幾周,他仍保持樂觀。但隨著關稅威脅開始出現,他說自己對經濟好轉逐漸失去信心。福斯特坦言,現在連退休金賬戶都不敢查看。 “如果情況沒有改善,整體上就很難繼續支持他,”40歲的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居民福斯特說道,他 在教育政策領域工作。隨著特朗普執政滿百日,其快節奏、影響深遠的政策變革效應正在全美各地顯現。通過采訪不同政治傾向的十多位選民發現,他們都認為這位總統的舉措已直接影響到日常生活,這種程度在過往政府中前所未見……
10.[688]美國宣布與烏克蘭簽署共享礦產資源的協議
The New York Times (2025.4.30)
按語: 這篇報道簡要回顧了美國特朗普政府一段時間以來和烏克蘭就俄烏問題及礦產協議的談判與爭議。兩方一度談崩,最終烏方作出讓步,接受了美方的條件:共享資源開發,同時美國不明確提供安全保障,算是通過此舉,把美國拉向烏克蘭的方向。但這個協議對接下來俄烏戰爭會有什么影響,并不清晰。
正文: (2,7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根據特朗普政府周三宣布的一項協議, 美國將與烏克蘭共享該國礦產資源未來的收益。該協議將設立一個兩國聯合投資基金。 這項協議是經過數月艱難談判后達成的。美國一直試圖斡旋結束烏克蘭與俄羅斯長達三年的戰爭。協議旨在讓特朗普總統個人利益與烏克蘭命運掛鉤,同時回應 烏克蘭方面的擔憂,即美國在協助基輔抵御俄羅斯問題上只提供了“空白支票”……
11.[690]專家解讀:美烏終于簽署礦產協議,未來局勢走向如何
Atlantic Council (2025.4.30)
按語: 本文匯集了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促進美歐合作的知名智庫)若干專家針對美烏礦產協議的戰略意義及未來影響的觀點。多數專家認為,該協議強化了美國在烏克蘭的戰略布局,既通過資源合作降低對中俄礦產依賴,又為烏克蘭戰后重建注入資金支持,同時向俄羅斯傳遞了美國對烏安全承諾的信號。談判中,烏克蘭方面展現出外交韌性,避免了過度不平等的殖民主義條款陷阱;部分專家也指出協議存在潛在風險,如條款仍然存在不平等內容、烏克蘭面臨國內政治反對、礦產開發周期漫長所導致的落地困難,以及市場化投資者的接受程度問題。但專家們總體認為,協議加深了特朗普政府與烏克蘭的綁定,為烏方開辟新的戰略空間提供了想象空間,而相應的,俄羅斯也不可能樂見協議的簽署。
正文: (4,7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美烏協議最終正式簽署。期間經過數月的反復磋商,屢屢功虧一簣,特別是今年2月末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那場不歡而散的會晤。最終,兩國在周三悄然達成了這份備受期待的經濟合作協議。該協議旨在為美國打開獲取烏克蘭自然資源(包括關鍵礦產資源)的大門,同時為烏克蘭重建提供資金支持。這份合作包含哪些內容?美烏關系現狀如何?協議向俄羅斯 傳遞了什么信號?下文將呈現大西洋理事會專家們的深度解析與專業見解……
12.[702]美烏礦產協議產生收入或需十年以上
Reuters (2025.5.2)
按語: 針對美烏礦產協議的分析大多基于地緣政治層面。這篇是從礦產角度講的,一看就比較清楚了。開發這樣的新礦,在加拿大、澳大利亞這種礦業比較成熟的地方也要十到二十年,何況烏克蘭的基礎設施被破壞、處在戰爭威脅的地緣政治板塊前線。作為歐洲最窮之一的國家,烏克蘭這些礦產要能開發,早就開發了,何必等到今天。點評:美烏礦產協議基本只有政治標志意義,烏克蘭自認為在安全上增加了對美國的綁定,特朗普可以跟國民交代說自己取得了多大的勝利。但這些礦產幾乎永遠不會被開發。很快人們就會看到這一點,過不了多久協議甚至可能會被淡忘:各方重新回到地緣政治的現實里。
正文: (1,3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烏克蘭與美國新簽署的礦產協議要產生經濟效益,可能需要十年 甚至更長時間。在這個飽受戰爭摧殘的國家,投資者在開發新礦場方面面臨重重障礙。 礦業咨詢機構周四表示,即使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礦業成熟國家,開發戰略性礦產的新礦場也需要10到20年。而烏克蘭大部分礦藏缺乏足夠數據證明其 經濟可行性。投資者也可能因基礎設施遭三年戰火破壞、未來安全無保障而卻步……
13.[701]特朗普政府打壓高等教育部分學生放棄赴美留學
The Washington Post (2025.5.2)
按語: 特朗普政府對高校的打壓,以及美國整體政治環境的變化,使得很多學生放棄了赴美國留學的打算,也有美國人打算離開美國到其他國家學習的。這篇報道沒有提到中國學生學者,但中國是真正被美國視為最大對手國和存在威脅的國家,中國學生赴美留學涉及的風險從中長期看一定是最高的。所以,為自己或子女規劃海外求學路徑的朋友們一定要關注大的趨勢。
正文: (3,2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大約兩個月前,西拉·莫蘭(Sierra Moran)開始感到恐慌。 她雖然獲得了杜克大學和喬治城大學的研究生錄取資格,但路 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教授們警告她,聯邦科研經費的大幅削減正在重創實驗室,研究前景和就業機會都變得極不穩定。 莫蘭原本的備選方案是留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攻讀海岸環境科學碩士學位,但在得知學校實施招聘凍結后,這個計劃也落空了。隨著氣候變化懷疑論逐漸成為聯邦政策導向,這位剛被評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12名優秀畢業生之一的女 孩決定必須離開美國。今年春天,她申請了都柏林大學學院,并計劃秋季入學……
14.[695]就業市場拉響警報:AI開始與大學畢業生搶飯碗
The Atlantic (2025.4.30)
按語: 文章作者指出美國就業市場出現了一個引人擔憂的新趨勢:企業不愿意雇傭大學畢業生,而轉而采用AI——這未必是企業有意為之的結果——只不過生成式AI大發展后,可以直接替代新晉年輕入職者的工作,企業招聘的需求減弱了。大學畢業生是這輪AI技術革命里最脆弱的群體之一。經濟衰退也會增強這種趨勢:企業通過投入AI,控制和減少用人需求。這個就業市場趨勢是技術革命的結果,其在AI大國美國發生,在中國很有可能也會發生。
正文: (1,6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當前年輕高學歷群體的就業市場正在發生某種異常且令人擔憂的變化。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數據顯示,過去幾個月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明顯惡化”,失業率已升至5.8%的異常高位。就連頂尖商學院新畢業的MBA也面臨求職困境。與此同時,法學院申請量激增— —這讓人不寒而栗地聯想到金融危機時期年輕人通過讀研躲避就業寒冬的情形。 究竟發生了什么?筆者認為可能存在三種解釋,而每種都可能包含部分真相……
15.[700]英國改革黨異軍突起地方選舉連戰連捷
The Washington Post (2025.5.2)
按語: 《華盛頓郵報》關于英國改革黨取得標志性勝利的報道。點評:在歐美今天的環境下,社會整體右轉,并且轉向民粹。主流建制派右翼政黨如果跟不上節奏,就會被取代。美國的取代是在右翼政黨內部發生的(特朗普掌控了共和黨),歐洲則在建制派以外發生——一系列新晉的民粹右翼政黨取代了建制派的中間右翼政黨。英國方面,則體現為民粹右翼的改革黨逐漸取代保守黨。保守黨方面,尤其令人費解的是,在今天這個環境下,保守黨居然選擇一個80后的女黑人做黨魁(Kemi Badenoch,西非移民后代,學歷一般,本來更符合工黨人設)。在今天西方反文化自由主義、反移民的熱潮下,能夠想象一位黑人女政客帶領精英的保守黨取得大選勝利,并當上英國首相?完全的不可思議。這個人顯然不具備選舉能力(electability)。但主流媒體偏偏不敢觸及這一最為明顯的問題(“房間里的大象”)。但估計她在這個位置上也待不了多久。
正文: (2,7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英國新興反移民政黨“改革黨”(Reform UK)在周五的計 票中慶祝其突破性勝利。前一天舉行的英國地方選舉初步結果顯示,席卷歐美多國的民粹主義政治風潮正在英國獲得支持,這對保守黨和工黨長期把持的兩黨政治格局構成挑戰。 截至周五,雖然大部分選區仍在計票,改革黨已首次贏得市長席位,并以6票微弱優勢從工黨手中奪下一個議會席位空缺,取得該黨首個補選勝利。隨著各地選舉結果陸續公布,改革黨還在多個郡縣和市鎮議會選舉中取得領先。初步計票 顯示,改革黨在這些地方選舉中獲得39%的選票,領先保守黨11個百分點……
16.[698]英國政壇正在發生重大變革
The Times (2025.5.2)
按語: 這兩天英國及歐洲的一個大事:民粹右翼的改革黨在一次補選了打敗了工黨(執政的左翼黨),而且地點發生在工黨的傳統票倉Runcorn,是一次重大的邊際突破。改革黨是“類特朗普”的民粹右翼政治在英國的代表(在法國有國民聯盟,在德國有德國選擇黨),領袖為能言善辯的法拉奇,基本綱領是限制移民、反對建制派政治,擅長既利用美國特朗普/MAGA的理念,又與更極端的特朗普政治及右翼證字號保持距離。改革黨這次選舉獲勝被視為民粹右翼運動在英國及歐洲一場標志勝利。中國必須密切關注歐美民粹右翼政治的崛起及合流。
正文: (1,4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從表面數據看,英國改革黨原本在這場補選中勝算渺茫。在上一次大選中,工黨以53%的得票率贏得朗科恩(Runco rn)和赫爾斯比(Helsby)選區,而改革黨僅以18%的得票率位居第二。 但這次情況截然不同:改革黨得票率飆升至38%,工黨則下滑至相同比例。自大選以來,英國政壇已發生結構性變 革。盡管經歷了全面重新計票的波折和微弱優勢的驚險,這場勝利依然堪稱非凡……
17.[687]陳立武:肩負英特爾復興重任
The Economist (2025.4.26)
按語: 本文介紹了英特爾新任CEO陳立武(Lip-Bu Tan)肩負企業復興重任的挑戰與前景。1)英特爾近年因戰略失誤在芯片設計、制造及AI領域落后于臺積電、英偉達等競爭對手,業績持續下滑;2)陳立武憑借在半導體投資領域積累的行業經驗,以及曾成功帶領鏗騰電子轉型的實戰經歷獲得了信任;3)其改革計劃聚焦保留芯片全產業鏈布局、精簡架構和爭取政府補貼,但需同時應對中美貿易風險與雙線競爭壓力。英特爾是美國重振芯片制造產業的本國獨苗,美國業界將希望寄托在這位華人身上,希望他能最終力挽狂瀾。
正文: (1,700字,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曾經有過幾位響當當的掌門人。創始人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發明了硅芯片,硅谷因此得名。接任的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芯片性能每兩年翻一番,成本不變。第三任CEO安迪·格魯夫(Andy Grove)用“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理念,把英特爾打造成了芯片行業的霸主。今年三月上任的陳立武,成為這個傳奇團隊的最新成員。 不過,近幾任CEO就沒那么出色了。陳立武接手的是一個走下坡路的英特爾。從芯片設計到先進制造,英特爾在曾 經領 先的領域都開始掉隊。要重振這家公司,可能是歷任CEO面臨的最大挑戰……
III. 如何加入(并閱讀全文):掃二維碼
歡迎加入 「兔主席的寶藏」 ,兔主席/tuzhuxi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數量 : 2024年11月上線至今,600篇文章、200萬字
定位 :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 :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內容 :國際臻選、快評
標簽 :美國政治與社會、中美關系、特朗普、馬斯克、俄烏戰爭、AI、電動車、商業財經……
持續 :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