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火調出五百羅漢,負傷出100萬元卻反悔,如今爛在倉庫長蘑菇。
2015年,剛好是桂林根雕行業最火爆的時候。那時涌現出了不少根雕廠,這些廠子的創建者很多都是當地知名的匠人,希望能自己闖出一片天來。
2008年的時候,我國木雕技藝成功入選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那時龍從海還在師傅的作坊里面做學徒,而他也親眼見證了行業當年的輝煌。
木雕的材料都是從東南亞運過來的紅木,當地也有大量知名匠人,他們通過一雙雙靈巧的手,將紅木打造成各種別致的樣子,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
龍興海記得很清楚,他熬夜打造出來的一座黃花梨茶臺很快便被一名有錢人以接近30萬元的價格買走。人家連眼都不帶眨,就像買一顆大白菜一樣。
等到2015年前后,隨著國家的進一步發展,桂林的根雕行業迎來了最火爆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國道到處都是根雕店鋪,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接踵摩踵,隨隨便便一顆根雕都能賣出天價。
很多商鋪規模極為龐大,甚至有高達數米的展廳,里面展覽了大量當地名匠打造出的作品。比如這個10m長的老鷹,看起來栩栩如生,居然賣出了600萬元的天價,這在當地幾乎能換10套房子了。
只是凡事總有沒落的時候,2018年當地人發現,前來購買根雕的人開始逐漸減少,而這種效應也傳導到了原木的進口商商,之前供不應求的緬甸花梨逐漸沒人買,有些作坊積累了30t的原木,但就是無法賣出。
龍從海認為,巨型根雕仍然有不錯的市場,所以他利用這些年辛苦工作攢下來的50萬元買了一根8m長的巨型烏木,希望賭上自己職業生涯,打造出立體的500尊羅漢。
龍從海的手藝極高,他要雕琢500尊羅漢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廣東富商陳先生的耳中。陳先生帶著5萬定金找到龍從海,并約定了雕琢后以100萬元的價格購買。
只是隨著當地越來越多加入到木雕行列,很多根雕廠完全沒有創新意識,只知道簡單復制粘貼,嚴重影響了當地根雕的口碑,導致價格再也繃不住。本來值100萬元的根雕,價格已不到10萬元了。
根雕雖然完成了,但陳先生卻爽了約。之前付給龍從海的5萬元定金,也成了龍從海最后的體面。
2020年龍從海看著倉庫里面已經長了蘑菇的根雕,只能苦笑著表示:蘑菇比人類誠實,至少他們是真的需要這塊木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