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碉樓與村落”是廣東省迄今為止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很多人不遠萬里慕名而來,但絕大多數外地朋友也只會打卡幾處售票景點,自力村、立園、馬降龍村和錦江里村,再加上現在赤坎古鎮改造成商業景點了,也成為了熱門目的地。不是說以上這些地方不好,它們確實也是開平碉樓與村落的代表。不過開平至今仍有1833座碉樓,除了以上這些景點,還有很多散落在鄉間,它們造型各異,每座背后都有故事,有時間值得細細游覽。
為了探訪這些碉樓,近些年我幾乎年年都去幾次開平,塘口鎮是我經常去的地方,這里離高速路口近,除了自力村和立園兩大景點外,還有很多比較小眾碉樓村落。今天就說說這座在開平也屬于獨一無二造型的潭溪寶樹樓,一座大型的拜占庭式建筑。
其實潭溪寶樹樓就在門票100元的立園旁邊,只是絕大多數游客并不知道,如果你去立園,在最后一個拐彎路口路邊停車,就可以看到寶樹樓標志性的雙塔,這樣一座類似圣索菲亞大教堂的拜占庭建筑矗立在南粵鄉間,是不是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近幾年我去寶樹樓不下四次,之前它都是大門緊鎖,被圈進了塘口鎮中心幼兒園的校園內,所以無法進入,不過鮮艷的兒童游樂設備與古樸的百年古堡同框,也是挺有意思的。
寶樹樓上世紀20年代建成,是一座“前祠后樓”的建筑,最初叫做廣仁學校,后來叫做潭溪學校,這就是上世紀80年代的校門,如今改成了塘口鎮中心幼兒園。
之前由于進不去,我就圍著祠堂和寶樹樓轉了一圈,最搶鏡的還是高低錯落的四座高塔,如果你看過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伊斯坦布爾的圣索菲亞大教堂,就會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一般拜占庭建筑的高塔都是宣禮塔,但這里的四座高塔不只是擺設,密集的槍眼說明它們具備防衛的作用。
走到寶樹樓背后,我還發現一座十分古老的雜貨鋪,那貨架和擺設感覺時光在這里停滯了四五十年,老人家還在擺弄著他的收音機,對90后、00后來說,收音機也是一個只聽過沒用過的物件。
幾年前,旁邊的潭溪墟還比較老舊,這兩年變化很大,這里離自力村、立園和赤坎古鎮都不遠,相信過不了多久也會被開發。
2025年,我得知寶樹樓已經開放的消息后,又去了一次,地上的鞭炮屑都還沒來得及清掃,問了看門的大爺,說剛開放沒幾天。
前面是榮山謝公祠,兩側有“鳳起東山,蛟騰淝水”八個大字,“鳳起東山”意指謝安之典。據《晉書·謝安傳》記載,謝安早年隱居會稽東山,年近四十才復出任桓溫司馬,后又升遷至中書、司徒等要職,為當時三國時期的晉國穩定局勢做出了巨大貢獻。謝安也貢獻了一個成語“東山再起”。
“蛟騰淝水”也和謝安有關,謝安東山再起后,舉薦了自己的侄子謝玄為建武將軍。謝玄操練出了一支精銳部隊“北府兵”。太元八年(383年),北府兵在淝水以八萬之眾大破前秦近百萬大軍,“淝水之戰”成為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寶樹”兩字還是和謝安、謝玄有關,據說有一次謝安問道:“為何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呢?”謝玄的回答是:“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意思是養育子女,就仿佛芝蘭玉樹,總希望它們在自家庭院中茁壯成長,為家門增添光彩。后來謝氏后人世代以“寶樹”自勉。一祠一樓,處處都是文化的傳承。
寶樹樓的由來要追溯到上世紀初,那時潭溪一帶只有一所樂群學校,僅能容納二三十人,寶樹樓的設計者謝濟眾,年少出洋在澳洲雪梨從事木工業,具備一身木工制作好手藝,且為人謙遜誠實,信用卓著,熱心家鄉公益事業。
他深感無文化之苦,希望自己的子侄后代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于是,謝濟眾與謝美壽、謝維棟等歸僑倡導辦學,興建新式學校,辦新式教育,謝濟眾帶頭集資修葺當時殘破的榮山謝公祠,并親自設計了寶樹樓。
1920年(民國九年),榮山謝公祠正式動工改建;1921年冬季完工,舉行了空前盛大的典禮;1922年春,榮山謝公祠舉辦起全鄉性的學校,定名為廣仁學校,后改為潭溪學校。
祠堂部分兼做教室,寶樹樓則是學校的師生宿舍。如此大體量的建筑,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當時開平匪患猖獗,所以謝濟眾對防衛功能考慮最多,有必要時,師生可以避于寶樹樓,所以寶樹樓其實也是一座碉樓。
其實謝濟眾不僅設計并建造了寶樹樓,還設計了附近的南屏學校,造福鄉里,可惜百年之后,如今這兩所學校都已經停止了教學功能。
“寶樹樓”三個大字則來自于香港殷實商人謝家寶。謝家寶祖籍塘口倉前村,夫人何柏齡是20世紀初香港華人首富何東的女兒。謝家寶最初任職日本郵船公司華人經理,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憤然辭職,個人經營花店。他熱心公益事務,曾捐建養老院,也曾掌管東華醫院和保良局,1937年被委任為非官守太平紳士。
2025年1月寶樹樓開放后,我終于得以走進樓內,祠堂擺滿了牌位,過去幾十年間這里都兼做教室,潭溪學校一直辦學到2012年,歷經90多年才退出教育歷史的舞臺。
現在寶樹樓也能進去,塔樓是螺旋形的樓梯,不過寶樹樓內空空如也,什么也沒有。
寶樹樓鐵窗厚重,射擊孔密集,百年之后依然堅固,寶樹樓其實不僅是一座師生宿舍,也是一座造型獨特的碉樓。
前面的祠堂也能登上屋頂,這里可是拍攝寶樹樓的絕佳視角,看了這篇文章后,游覽寶樹樓前往別錯過這個非常適合拍照的角度。寶樹樓不大,有半小時足夠了,但周邊還有很多碉樓村落,如果不想去購票景區的話,倉東村、南屏村、祖宅村、強亞村、塘口墟等地都是不錯的去處。
100年過去了,估計謝濟眾沒有想到,他建造的寶樹樓至今依然堅固無比,雖然沒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但也不輸幾公里外的世界文化遺產自力村碉樓。
這些年我看了很多散落鄉間的碉樓,如今游客們著重欣賞碉樓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其實還應該關注碉樓的成因,為此我還特地買了一本叫做《碉樓與土匪》書,看到書中記載的一段段被土匪劫擄的往事,不由得感慨萬千,其實這些故事離我們并不遙遠,大多距今也不足百年。
此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話“寧為太平犬,莫做亂世人”,百年前的開平人,連學校都是鐵窗鐵門,上課也要隨時防范土匪的襲擾,百年之后的我們享受著夜晚出行也滿滿的安全感,土匪這個詞似乎離我們已經遙不可及,安全似乎來得也是理所當然,其實并不如此,這樣的安全感得來也不過幾十年,并不是一直如此,也很可能并不是一直會如此,真的要感謝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的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