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中醫(yī)講道:所有的陽藥都是為了化陰而生
有的人吃紅棗、枸杞,吃的臉色紅潤,精神奕奕,而有的人吃紅棗、枸杞,吃的舌苔變厚了還上火了,難道他們兩個吃的紅棗枸杞效果相差這么大嗎?當然不是!主要跟自身陽氣多少有關.
前者,恭喜你,你的陽氣很充足,所以你吃什么都能夠被充分的運化吸收,而后者你的陽氣肯定是不足的,運化不掉,因而生垃圾、痰濕。
這種垃圾痰濕就是陰邪,在身體里面更加耗你的陽氣,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我喜歡拿做飯做比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我告訴你,鍋中無米,灶下無火,這兩個缺一不可 而我們只看到米的重要性,因為它被吃進了我們的肚子里。
但是卻不知米之所以能夠被我們吸收。
就是因為火把它給腐熟了,鍋里的米煮的越多,耗費的柴火也會也會越多 用在身體上也是同理,你吃進去的補品和營養(yǎng)品,營養(yǎng)含量越豐富,越需要陽氣去給他轉化,如果你本身陽氣充足,你的吸收轉化率會很高。
但是如果你本身陽氣就不足,還要去用這些高階的保養(yǎng)品,運化不掉,也不能充分的變成大便的排出,就變成了痰濕邪氣留存在身體里邊兒。
所以好多人他看起來很胖,肚子很大,但是你真讓他干點活,他沒勁兒。讓他去做點腦力勞動,他動不動就打瞌睡。就是因為他這種肥胖其實就是痰濕,痰濕一直在身體里,是不斷在消耗陽氣的,他的陽氣只會越來越弱。
所以有的人虛,未必一定要用很補的藥材, 但是你真的到臨床上的時候,病人根本就化不掉! 化不掉之后,反而把他的陽氣給傷了,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往往都是少量的用補的藥物,多用一類溫熱的,升陽的,提氣的,把這個內在臟腑的溫度給提升上來,動力給加足,讓他能夠運。
讓患者泡腳,運動(動則升陽)曬太陽,少吃寒涼,這些都是為了保存陽氣,化散陰邪,假如說脾胃的運化能夠提升上來,你就是天天吃清粥小菜,也能給你養(yǎng)的面目紅潤,精神奕奕。
如果陽氣不足,喝口水都會長肉,就是這個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