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蓼兒洼,吳用看著宋江的墓碑,眼神中帶著些許絕望。當初他們曾經有過輝煌時刻,如今卻落得無人問津的下場。
在宋江死后,吳用匆忙選擇了自盡。
是兄弟情深,想要追隨而去?還是迫不得已,無奈自盡?這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矛盾與掙扎
作為梁山首領的宋江,最終喝下毒酒命喪黃泉,究其原因,與其內心的矛盾與掙扎密不可分。這些矛盾與掙扎體現在多個方面,影響著他的每一個決策。
作者就是用這些矛盾與掙扎,讓宋江的形象變得更加鮮活立體。
在還沒上梁山之前,宋江本來就是宋朝的官員,擔任鄆城縣的押司。
有一天,在鄆城縣的縣衙里,宋江緊緊地握著毛筆,很長時間沒有下筆。
他好像有一些心事,始終沒有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時,窗外的蟬鳴聒噪,在書案上攤開的卷宗中,“梁山賊寇”四個字顯得格外刺眼。
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不但是朝廷對梁山好漢們的定性,而且也徹底將他們與正統割裂開來。
這時,宋江的心中也十分清楚。他覺得梁山之上也有很多自己的好兄弟,朝廷的定性對他們未來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他想到這一點,不禁眉頭緊皺。
父親宋太公拄著拐杖站在門口,眼睛里滿是擔憂。
他耐心地囑咐宋江,不要與那些梁山草莽有牽扯。
宋江連忙起身,十分恭敬地扶父親坐下。
宋江明確表示肯定會謹遵父親的教誨,絕對不會與梁山之人有任何聯系。
然而,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有一天雨夜,在潯陽樓上,宋江醉意正濃,借著酒勁,突然有了寫詩的靈感。
于是,他揮筆在閣樓的墻上寫下了“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這是他酒后真情的流露,也是心中矛盾掙扎的集中體現。
他十分渴望成就一番事業,但詩中有著明顯的反抗意味,被認定是反詩。
通判黃文炳帶領官兵們趕到了酒樓,將宋江押解回縣衙。
后來,宋江被定為死罪。就這樣,宋江被押到了刑場之上。
這時,梁山好漢們及時趕來,劫法場的聲音震耳欲聾。
宋江望著這些梁山好漢,心情十分復雜,最終還是跟著他們上了梁山。
之后,在聚義廳內,晁蓋豪爽地拍著宋江的肩膀,對宋江的到來表示歡迎。
晁蓋有意讓宋江坐梁山的第二把交椅,宋江連忙拱手推辭,臉上滿是謙遜的笑容。
面對晁蓋的盛情邀約,宋江表示接受他的任命。
當宋江開始處理山寨事務時,展現出了驚人的決斷力。
他每日早早來到聚義廳,有條不紊地安排軍隊的部署防御,將各項事務管理得井井有條。
晁蓋想要插手,卻發現許多事情早已被宋江安排妥當。
后來,晁蓋在曾頭市中了毒箭,傷情十分嚴重。宋江一直守在晁蓋的床前,緊緊地握著兄長的手,眼眶泛紅。
宋江向晁蓋明確表示,希望晁蓋可以安心養傷,自己可以全面負責處理梁山的各項事務。
之后,由于傷勢過重,晁蓋毒發身亡。
晁蓋的去世對梁山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使得梁山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
這時,宋江也感到十分憂慮,思考著梁山將何去何從,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與掙扎。
梁山上的默契搭檔
自從晁蓋中箭身亡后,梁山上下籠罩在悲痛之中。
聚義廳內,眾兄弟齊聚,目光都看向了宋江。
吳用輕搖羽扇,率先起身,提出讓宋江擔任梁山寨主之位。
吳用的目光堅定,言辭真誠,其他好漢看到如此情景,紛紛附和。
就這樣,宋江正式坐上了梁山寨主的交椅,而吳用,也自此成了他最得力的臂膀。
此后的日子里,聚義廳成了兩人謀劃大事的地方。
宋江常常在桌子上鋪開地圖,眉頭緊鎖,認知思考著梁山的未來。
吳用則安靜地站在一旁,不時揮動羽扇,慢慢地說出自己的見解。
吳用建議先取青州,壯大自己的勢力。
宋江聽后,微微點頭。他覺得攻取青州是一件大事,還需要細細謀劃。
兩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為了招攬人才,吳用使出渾身解數。
為讓盧俊義上山,他扮作算命先生,在盧俊義家中題下藏頭反詩。
這個計謀雖然有些損,但是確實為梁山增添了不少戰力。
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梁山的勢力越來越大。
朝廷也坐不住了,多次派兵圍剿。面對官兵的猛烈進攻,吳用總能想出應對的辦法。
他利用有利地形,設下埋伏,打得官兵丟盔棄甲。
平日里,兩人也經常促膝長談。宋江會說起自己的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能接受招安,為兄弟們謀個好前程。
吳用雖然覺得招安之路并不平坦,但是見宋江心意已決,也只能全力支持。
就這樣,宋江與吳用相互信任,相互扶持,成了梁山上的默契搭檔。
蓼兒洼前的抉擇
兩人在很多方面的想法是一致的,兩人通力合作,共同推動招安這件事情向前發展。
梁山泊的聚義廳里,宋江與吳用看著兄弟們意氣風發的模樣,頓時感到十分欣慰。
這些年,他們運籌帷幄,將梁山經營成了令朝廷都忌憚的勢力。
宋江掌控大局,吳用出謀劃策,兩人配合默契,早已成為梁山不可或缺的主心骨。
招安之后,梁山好漢接受皇帝的詔令,準備征戰方臘。
在出征之前,宋江將吳用叫到營帳中,仔細商討作戰計劃。
吳用搖著羽扇,分析戰爭局勢,仔細排兵布陣。而宋江對吳用十分信任,完全同意他的計劃。
征方臘這一戰,梁山兄弟死傷慘重,看著昔日的兄弟一個個倒下,宋江尤為心痛。
就算這樣,他們依然相互扶持,帶著剩下的兄弟完成了朝廷交給的任務。
等到班師回朝后,宋江被封為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本以為可以安穩度日,卻不知危險悄然來臨。
有一天,高俅派人送來御酒。宋江拿到御酒之后,一飲而盡。
喝下毒酒之后,宋江發現酒中有毒,此時他已無力回天,只能接受這個事實。
等到吳用趕到時,宋江早已離開了人世。看著昔日并肩作戰的兄長身死,吳用紅了眼眶。
處理完宋江的后事,吳用獨自回到住處。他反復思索宋江的死,心中十分疑惑。
他暗中打聽,終于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朝廷根本不信任梁山眾人,那些賞賜不過是穩住他們的手段,如今大局已定,他們便沒有了用武之地。
想到這里,吳用心灰意冷。梁山兄弟死傷殆盡,如今宋江也已離去,眾人沒有了主心骨。
他十分清楚自己作為宋江的心腹,遲早會遭毒手。與其被他人所害,不如選擇自盡。
于是,吳用選擇在宋江的墓前自盡。在蓼兒洼畔,吳用追隨宋江而去。
他對這世間已經沒有留戀,心中只有對宋江的忠誠。
結語
直到宋江被毒死后,吳用才驚奇地發現,招安之路本是朝廷的計謀,梁山眾位兄弟不過是他們隨意擺布的棋子。
想他精明一時,卻沒有看穿朝廷的真面目。他愧于兄弟,便選擇以死明志,追隨宋江而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