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結節問題愈發常見,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結節等頻繁出現在體檢報告中,給人們帶來不少擔憂。中醫認為,結節的形成多與氣血不暢、痰濕凝滯、肝郁氣滯等因素脫不了干系。那中醫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幫我們遠離結節呢?下面就為大家一一揭曉。
艾灸首當其沖,作為中醫傳統療法,它以溫陽散寒、通絡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著稱。對于結節防治,艾灸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助力消散結節。像阿是穴,也就是結節所在部位,無論是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還是其他良性結節,都可采用溫和灸法;期門穴在胸部,乃肝之募穴,艾灸此處能疏肝活血;血海穴作為活血調經要穴,常施灸可活血散結,對女性子宮肌瘤的預防與治療效果顯著;三陰交穴,作為肝脾腎三經交會之處,艾灸它能疏通三經,對婦科結節疾病大有裨益。
穴位按摩同樣簡單有效。太沖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骨結合部前凹陷處,每日按揉能疏肝解郁,緩解乳房脹痛;合谷穴在手背虎口,按揉可放松心情、緩解壓力;期門穴按揉能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血海穴按揉有助于調理氣血、活血化瘀。長期堅持,可調節人體氣血,降低結節形成風險。
中藥調理則依據結節性質、癥狀及患者體質,辨證論治。具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清熱解毒等功效的中藥是常用之選。肝郁氣滯型結節,逍遙丸、柴胡疏肝散等方劑可疏肝理氣;痰濕凝結型結節,二陳湯、六君子湯等方劑能化痰祛濕。中藥從根本上改善人體內部環境,為預防結節筑牢根基。
飲食與情志調節也不容小覷。飲食上,多吃海帶、海藻、紫菜等軟堅散結食物,對結節預防有益;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則應少吃。情志方面,中醫強調肝氣郁結易致結節,因此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至關重要。日??赏ㄟ^運動、聽音樂、與親友交流等方式釋放壓力,保持良好心態。
中醫通過艾灸、穴位按摩、中藥調理、飲食和情志調節等多種方法,全方位調節身體機能,促進氣血運行,有效預防結節形成。大家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嘗試這些中醫方法,為自身健康增添保障。但需注意,若結節情況嚴重,應及時就醫,遵循專業醫生建議治療。
【專家檔案】王芳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臨床擅長“觀舌察病,循癥定方”,中醫藥治療肺結節、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及息肉、囊腫等癌前病變,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腸癌、胃、食管癌、腦膠質瘤等;中藥預防術后復發、轉移,中藥聯合靶向、免疫等現代醫學治療晚期腫瘤,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中西醫結合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師從著名腫瘤專家花寶金教授,第六批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
出診地點:(1)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2)北京紅旗中醫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