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1980年買下了自己在1973年設計的住宅“富島邸”,改成工作室,最早只有100平方米。而現在的安藤建筑事務所面積也不大,是一所小樓,地上五層、地下二層。從一樓到五樓都是挑高的開放空間,安藤解釋說,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身為老板的自己,把座位安置在這個挑空空間的最底層,面對著員工進出的一樓玄關之處,具備指揮中心的功能”。這樣,員工進出事務所,必定會經過安藤的面前。從安藤自己的座位大喊一聲,聲音可以傳到每個角落。只要爬上樓梯,每個員工在辦公桌前工作的樣子也一覽無余……更夸張的是,安藤還規定,除了與海外客戶與合作方聯系,員工禁止使用電子郵件、傳真、手機等工具,所以安藤事務所的日常對外聯絡工具,居然是五部固定電話。安藤頗為自得地說:“如此一來,以我為首的二十五名員工帶著隨時如臨戰場的緊張感……員工在跟誰談什么、是不是出了問題等,我立刻能夠掌握。”
為什么這樣安排呢?安藤解釋說,他認為,像自己這樣小而精干的建筑設計團隊,就應該像一支效率和凝聚力都高的“游擊隊”,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才干,承擔各自的職責。但同時,組織本身,反而具有自我膨脹、臃腫的慣性,如果事務所規模持續擴張,每個人在其中就不可避免地會人浮于事,進而逐漸消磨掉自己對于建筑設計的熱情,同時老板也無法和每個員工進行直接溝通;所以,必須用自己這套自創的極端模式來加以控制。當然,安藤如此苛刻,并非出于什么掌控欲,而是身為“匠人”對建筑本身品質的不懈追求。用他的原話說就是:這個團隊的職責,是用客戶的資金,來建筑一棟客戶可能要使用一生的建筑物,所以事務所全體工作人員,都要有無與倫比的覺悟與責任感。
安藤這種獨特的工作態度與理念,和他早年的經歷,可以說密不可分。安藤忠雄,出生于1941年,也就是昭和十六年,父親是大阪兵庫縣鳴尾濱的商人。據說,大阪商人的性格是喜愛自由,也要求他們的小孩自我思考判斷,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并能獨立自主。安藤從小被外婆撫養長大,而外婆也給了年幼的安藤以充分的自由。他在書中回憶說,自己從小就對學業不太上心,更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游戲,從棒球、劍道,到釣魚、猜拳,無所不通。這種幼年生活,讓安藤形成了獨立、倔強、好奇心重、愛探索的性格。
安藤家附近的街區,分布著各種手工業作坊,而在住宅對面的木工作坊,是安藤最愛去的地方,放學后安藤經常跑到作坊,有樣學樣地跟著里面的師傅畫藍圖,加工木料,制造各類木質模型和玩具,同時,安藤還會去玻璃工廠和金屬工廠玩耍,學過吹玻璃和金屬鑄造。安藤回憶說,自己對建筑的熱情和探索,也許就是在這個階段養成的,因為一位老木工師傅曾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打磨材料的外形與形狀,也是在賦予材料生命,這是一件神奇而崇高的工作。國中一年級時,安藤家的居所加蓋了二樓,年少的他也跟在工人旁邊忙前忙后。尤其是開始施工后,眼前的風景不斷地變化:屋頂開了洞,明亮的陽光照進了原本陰暗潮濕的屋內,他一抬頭看到了蔚藍的天空。安藤幼小的心中,建筑的魔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感動。
出乎意料的是,安藤同時還愛上了拳擊,這一段他的生活,簡直如同電影《百元之戀》,17歲的安藤拿到了職業拳擊執照,然而當安藤近距離見識了一位職業拳擊明星的表現后,立刻感到,無論怎樣努力,也不能拉平天賦上的差距,再加上18歲成人之后必須考慮的謀生,于是安藤又回到了自己從小癡迷的“手工制作”中,成為一名年輕的室內設計師,邁出了向未來建筑生涯邁進的第一步。然而,安藤并沒有選擇進入大學學習建筑相關專業,而是一邊從事室內設計工作,一邊自學。當然,安藤雖然有天賦,但也坦白地說,自學是一件非常艱苦的事情,建筑設計有很高的理論門檻,他只能一邊閱讀相關著作和資料,一邊通過溜進校園旁聽,來把這些艱澀的知識吸收消化。安藤甚至講了一件有趣的往事,在一家舊書店里,他發現了一本法國建筑大師柯布西埃的建筑作品集,安藤匆匆翻了幾頁,頓時愛不釋手,但即使是二手書,這本作品集的價格也是囊中羞澀的安藤難以負擔的。于是安滕想了個主意,把這本書偷偷藏在了書店里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隔三差五來看一眼,生怕它被買走,同時拼命打工,足足過了一個月,才把這本經典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中。
20歲的時候,安藤特意給自己規劃了一趟開眼之旅:首先是環游日本。從大阪渡船到四國,繞到九州島、廣島,然后北上,前往東北和北海道,主要是沿途探訪、瞻仰那些二戰后新建的摩登建筑,以及日本傳統民居,比如白川鄉,以及飛驒(tuo)的傳統民宅。從后者中,安藤領悟到了日本傳統建筑獨特的魅力,那就是,與周邊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而又根據人類居住的切身需要而各具形態,這也是日后對安藤的建筑設計影響比較大的啟示。后來,安藤又毅然選擇前往歐洲旅行,親眼考察觀摩那些在書本上看到的歐洲經典古建筑,體味這種與日本截然不同的建筑設計風格。最終,在20世紀60年代末,他在大阪梅田開設了自己的個人建筑事務所,正式踏上了自己的建筑尋夢之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