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譯文
古代專門設置了“命民”。所謂“命民”,就是指那些能夠尊敬長輩憐恤孤兒,能在利益上面能讓,熱心于公共事務的。這樣的人會被國君授予“命民”的榮譽頭銜。
被國君授予“命民”的榮譽頭銜以后,他才有資格乘坐華麗的雙駕馬車。沒有榮譽頭銜的人不能夠乘坐相應的車馬,如果乘坐的花將會受到懲罰。
所以說,一個人就算再富裕,但是只要不為百姓不為國家付出的話,也無法過上奢侈的生活。
如果老百姓都崇尚仁義道德看清物質利益,那么就不會因為利益產生糾紛,也不會產生爭強凌弱以眾欺寡的事情了。
這些,正式唐堯虞舜時代推行的政策,老百姓都不敢觸犯律法,所以社會變得安定和諧了。
詩經有云:“告誡天下的人,遵守法度以防變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02
原文
古者必有命民。命民能敬長憐孤,取舍好讓,居事力者,命于其君。
命然后得乘飭輿駢馬,未得命者不得乘,乘者皆有罰。故其民雖有余財侈物,而無仁義功德者,則無所用其余財侈物。
故其民皆興仁義而賤財利,賤財利則不爭,不爭則強不凌弱,眾不暴寡。是唐虞所以興象刑,而民莫敢犯法,而亂斯止矣。
詩云:“告爾民人,謹爾侯度,用戒不虞。”此之謂也。
03
沒什么好補的。
04
我在想,這一篇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到底是天子給的“命民”這個榮譽稱號重要?還是能夠乘坐華麗的雙馬車駕重要?抑或者,成為一個“命民”一樣的人更重要?
我對這一篇的理解是,能夠乘坐華麗的雙馬車駕更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炫富。
在我看來,這種外在的炫富其實是非常非常低端的。如果一個人真的達成了“命民”的各項標準,他就應該不會在意是不是一定需要乘坐華麗的雙馬車駕。而且這里還有一個問題,一般情況下,這種人應該也不會太有錢。
所以,我覺得這一篇講的就挺矛盾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