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中國人,若要找到一本一輩子當中不可不讀、值得反復讀的書,那恐怕便是《論語》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為官從政必讀《論語》,其實為學、為商,乃至做一個成功的人,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都可以在《論語》中汲取滋養。《論語》之于中華文明的意義不言而喻,其所承載的精神內核早已嵌入古往今來中國人心中,并且落實于一言一行。
那么如何來讀《論語》?歷朝歷代的學者都曾做出過不懈努力,圍繞《論語》的注疏訓解,早已汗牛充棟,進入現代社會之后,相關的注本、譯本以及選本、解讀本,也已數不勝數。其中也不乏優秀的版本,因為被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而一版再版,譯注本中的經典莫如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注》和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至于選本以及解讀本中的經典則當屬傅杰先生的《論語百句》,近期中華書局又出版了增訂本,不但可以借此而入門,還可以借此而拓展對于儒學,乃至對于中華文化的認識。
我們說楊、錢二先生譯注的《論語》可算經典,但二者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楊先生作為語言學家偏重“訓詁”,而錢穆先生則注重“義理”,兩位先生又都采集了歷代學者對《論語》具體字句的不同注解,反復權衡,擇取最為恰當的一種解釋,并以時代之語言觀念加以申述,力求貼近孔子原意。與楊、錢二人一樣,傅杰先生的《論語百句》也對歷代學者的注解進行了全面的采集,但又與傳統《論語》注解有所不同,其重點不在于定奪一字一句的具體解釋,而在于挖掘字句背后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品質,在于讓現代人能夠理解孔子及其時代,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身處的時代、自己所要面對的人與事。所以說,這本《論語百句》不但通俗易懂,而且常讀常新,溫故知新。
《論語百句》精心挑選了《論語》中近百句經典的語錄,其內容涵蓋生與死、鬼與神、義與利、命與力、為學與為人、隱逸與從政,等等,基本囊括了全部《論語》所要表達的核心要旨,全方位、多角度、高標準地為讀者解說《論語》之精妙所在。作者考慮到了讀者閱讀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故而放棄了原先逐字剖析、逐句解意的“訓詁考據”模式,轉而援引了許多古今中西百家之格言、佳句、事例等加以整合、貫通,以求全面而深刻的闡發《論語》中的“微言大義”,于是形成了一整套與眾不同的解讀《論語》的新方式,這就是此書不同于其他有關《論語》著作的最大特點。傅先生在書中的旁征博引,跨越了文學、哲學、史學、美學、政治學等領域,一方面來自其廣博精深的學養積淀,另一方面則來自其幾十年來相關《論語》的教學經驗。在引語中,有的是關于對原句的解析和評價,例如在解讀“君子不器”時,引了學界關注較少的徐英《論語會箋》對此句的獨特解釋;有的則是符合原句所表達思想的詩歌、散文,例如在分析“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時,引了冰心《繁星》中一首短詩,從而大大增強了本書的趣味性;還有的是加入了體現句子所述哲理的典故和史實,例如闡述“殺身成仁”的含義,便提及了民族英雄文天祥拒絕投降而上斷頭臺的事跡,為我們理解句中深意增添了真實觸感。
作者不但洞穿歷史,還放眼世界,其征引會通古今中西,將世界文明之精華匯聚其中。解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分別引了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和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的名言,稱二者在這一點上“心照神交”,此為古今會通;解讀“君子三戒”,則摘取梁啟超《禁早婚議》中的言論之后,引了英國諷刺文學家喬納森·斯威夫特《預擬老年決心》中的一段話,“作為第三戒的注腳和補充”,此為中西會通。之所以要做較多的摘引與會通,除了增進同情之了解,深交古人,作者還希望讀者能夠窺見當今時代的良莠,喚醒思想。
較之于傅杰先生2014年復旦大學出版社版的《論語百句》,此次中華書局版的《論語百句(增訂本)》,在整體上改動頗多。首先是在篇幅上,《論語百句(增訂本)》由先前的60余篇增添至80余篇。其次是在新版中更改、替換了部分不夠恰當或不夠生動的引語,甚至推翻重寫了部分篇章,以增強可讀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解讀“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一句,舊版中引用了老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等句,以表明學問難被世人所理解,但這似乎與“學而時習之”的關聯性并不大,故在此次的新版中,刪去了老子的言論,轉而引用當代文學大師王鼎鈞先生《人比人》中的一段話:“真正的衰退不是白發和皺紋,而是停止了學習和進取。所以人間有二十歲的朽木,也有八十歲的常青樹。‘學而時習之’催人成熟,卻防人衰老,這是多么奇妙呀!”此段引語不僅提及了“學而時習之”,更強調了“時習”的重要性,相較老子之言確實更為恰當。經過此次的增訂與刪改,《論語百句》煥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特別溫和、妥帖的理解古典的伴侶。
錢穆先生在談及《論語》時說:“我認為,今天的中國讀書人,應負兩大責任。一是自己讀《論語》,一是勸人讀《論語》。”《論語百句(增訂本)》,正是這樣一本“讀”與“勸”《論語》的新的經典,譯文簡潔易懂,解讀趣味生動,為讀者解讀《論語》提供了多種可能性,也提供了反思自身以及社會的多種可能性。
原標題:《張天杰:為你解讀《論語》的更多可能——讀《論語百句(增訂本)》》
欄目編輯:郭影 文字編輯:蔡瑾
來源:作者:張天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