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吳文婷
五一假期前夕,又有一線城市放出樓市大招。
近日,廣州市南沙區發布通知,落實《南沙區關于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有關精神。
通知指出,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自2025年1月10日(含2025年1月10日)起在南沙區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且滿足擁有該房產100%份額或者和子女共同擁有該房產100%份額的;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和子女在本市無房產,但適齡兒童、少年祖父母自2025年1月10日起在南沙區域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且同時滿足祖父母擁有該房產100%份額,隨祖父母同戶同住三年以上,均可實現申請入讀南沙區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區屬公辦學位。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當前一線城市中,首個落地“買房送學位”的區域。
早在今年1月10日,南沙區住建局印發《南沙區關于促進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圍繞“優化調整土地供應模式”、“全面提升住房建設管理品質”、“加快構建房地產新模式”三個方面,提出12項具體舉措。
彼時,上述措施中提出,實時監測房地產市場動態變化,加強房地產政策研究,探索“購房入學”,研究推進非本區戶籍人員在我區行政區域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可享受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區屬公辦學位(含政府購買的民辦學校學位)。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這應該說是現在一線城市中力度最大的。通俗來講,今年在南沙區買房就可以享受讀小學的保障,這使得買房的信心增加。因為有些地方學位緊張,廣州南沙的政策使得購房和學位掛鉤,符合大家買房需求。
“南沙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是三角形的中心地段,區位優勢非常好。”嚴躍進稱,也期盼其他城市也可以出臺類似的好政策,讓買房跟落戶、學位等老百姓關心的話題有效結合。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南沙模式”或許在短期內能加速去庫存、提振樓市信心,但長期而言,還需要警惕學位供需失衡風險。房地產政策需與公共服務解綁,探索保障性住房與學位供給脫鉤、租購同權等長效機制。
從市場表現來看,據克而瑞數據,2025年3月,廣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68萬平方米,環比、同比分別增長87%、14%。今年一季度,廣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15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3%。
庫存及去化方面,今年3月廣州新房存量為1428萬平方米,消化周期為20.6個月。監測數據顯示,今年2月廣州新房去化率為10%,3月份去化率較2月提高5個百分點,但3月去化水平也只有15%。
在克而瑞分析師看來,廣州等城市前期經歷了深度調整,今年出現穩中有增的弱復蘇跡象。當前仍為市場成交旺季,短期內如有積極因素加持,市場有望延續止跌企穩態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